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尤其涉及一株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火石花(oreoseris delavayi(franch.)产于云南、四川南部等地,为菊科宿根草本植物,因其叶背纤维被用作燧石取火的打火绒而得名,又名火草、钩苞大丁草(gerberadelavayi franch.)。目前通过分类学研究,已将其从大丁草属归并到火石花属(oreoseris)。目前,火石花主要应用于纺织及制作鲜切花等领域,由于其根系含有香豆素等杀菌成份,还可作为中药材用于治疗痢疾、胃痛、消化不良等。火石花纺织艺也是唯一将植物叶背毡毛纤维直接用于手工纺织的技艺,已被列为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织品还是国内外大量民族文化爱好人士的收藏佳品;可见,火石花纤维的市场潜力巨大。
2、但是,野生火石花资源短缺,火石花的人工栽培为保护性开发的最有效途径;人工培养过程中,优质种苗的供应是火石花人工栽培成功落地的前提。研究发现,火石花属于完全异交植物,种子繁殖的后代会呈现显著的性状分离现象,导致纤维品质和产量的一致性、稳定性较差,极不利于火石花的产业化种植;因此,最适合火石花优质种苗生产的方法是组织培养快繁法。但是通过三年的实践,申请人发现:火石花的组培苗移栽已成为种苗繁育的技术瓶颈。具体为,火石花的组培苗移栽后,容易产生茎腐病导致短缩茎坏死,而茎腐病是火石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盆栽植物茎腐病、根腐病的致病菌主要有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腐霉属(pythium)真菌、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如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真菌、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细菌等引起。同时,上述病原菌在野生火石花的土壤中也大量存在,但野生火石花却很少发生茎腐病和根腐病。相反,火石花的组培苗大都是无菌的,因为在初代培养的消毒过程中,外植体的内生细菌可能都被杀灭了。在火石花组培苗移栽时,由于缺乏有益内生细菌对茎腐病和根腐病的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因此发生了大量的茎腐和根腐现象,最终导致移栽成活率不到50%。可见,在组培苗移栽过程中,如果不对移栽基质进行任何消毒处理,移栽成活率仅为5%左右;在对基质进行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消毒、或高温灭菌等各种处理后,移栽成活率也只能达到40%左右,严重制约了火石花优质种苗的快速繁育。
3、鉴于以上情况,有必要研究一种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株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及其应用。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3、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所述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的分类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ode18,已于2023年8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275,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4、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ode18新株系与gy9株系(on209554.1)的16s rrna碱基序列相似率最高,为99.80%,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ode18的具体序列如见seq id no:1所示。
5、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的培养方式及其在提高火石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中的应用。
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7、(1)所述火石花内生细菌,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获取。
8、(2)所述火石花内生细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6~30℃。
9、(3)所述火石花内生细菌可生长ph=6.5~7.5,其最适生存ph值为7.0。
10、(4)所述火石花内生细菌的培养基为luria-bertani(lb)培养基,其成分为:10.0g/l胰蛋白胨,5.0g/l酵母提取物,10.0g/lnacl,蒸馏水;加入15g/l琼脂即可配置为固体培养基。
11、(5)从火石花筛选出的一株芽孢杆菌属菌株ode18,接种后对火石花组培苗。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发明提供的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可显著提升火石花无菌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
14、(2)回接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的植株,在后期生长发育中,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
15、(3)火石花内生细菌对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的致病菌-禾谷镰刀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茎腐、根腐、茎基腐等病害,实现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技术特征:
1.一株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ode18,其于2023年8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827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ode18在提高火石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及其应用,火石花内生细菌的分类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OdE18,已于2023年8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275。该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来源于火石花植株,其可使火石花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由40%提升至90%以上,突破了火石花优质种苗繁育的技术瓶颈,有利于促成火石花的人工种植。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丹,张睿,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5
相关知识
一株防治香蕉枯萎病的细菌及其应用
探析植物内生细菌生物学效应
内生细菌22.ppt
红树植物内生海洋细菌CⅢ
七叶一枝花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2株内生细菌促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四种花卉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其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及其病害生防机制研究进展
内生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多花黄精内生贝莱斯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与促生作用分析
一株巴氏假单胞菌及其在抑制植物病原菌中的应用
网址: 一株火石花内生细菌OdE18及其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73637.html
上一篇: 种植em菌及养花知识及主要花卉养 |
下一篇: 鲜花种子崔芽时不是长白毛就是发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