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交通安全预警:今年“五一”假期民众旅游探亲需求强劲复苏,机票、门票、酒店等预订量已显著超过2019年同期,全国客流量将达2.5亿人次。热门旅游城市、重点景区道路交通压力倍增,路况相对陌生导致交通安全风险集中。
一是做好疫情防控准备。提前做好功课,了解旅游目的地疫情情况,备好疫情防控物品,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遵守“预约”“错峰”“限流”措施,遵守旅游活动中的疫情防护要求、安全警示和文明旅游规定,服从工作人员引导、劝诫。
二是选购正规旅游产品。选择正规旅行社和旅游产品,理性消费,提高防诈骗能力,来滇旅游建议选择“品质旅游”认证旅游产品。勿轻信政府补贴旅游、购物(会员)送旅游等宣传广告,切勿参加微信群、户外俱乐部、线上交友等非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活动,以防掉入“旅游购物陷阱”,拒绝参加涉赌涉毒涉黄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签订正规旅游合同。随团出游,出行前务必要与旅游组织者订立正规旅游合同,缴纳团费时首选汇入该旅行社的对公账户,并索取正规发票。拒绝向陌生人提供闪付、微信、支付宝等快捷方式付款,不要轻信对方各种口头承诺,以防出现违约情况难以维权。旅行中发生擅自改变行程、强迫消费、无理由增加费用等行为时,保留证据,及时依法维权。
四是安全出行开心游。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旅游产品,备好安全防护物品。建议老年人参加全包团,不宜报自费项目或用餐自理较多的低价旅行团;慎重选择高风险旅游项目和自费项目,密切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天气、交通和疫情等情况。
五是文明旅行显风尚。旅游过程中,遵守景区管理规定,请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和自然遗产,文明观景,文明用语,不乱扔垃圾,不采摘攀折花木、乱写乱画乱刻、随意投喂动物;途中就餐,要按需取餐,按需点餐,文明就餐,拒食野味,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文明交通,途中不影响促驾驶员工作,不开快车,顺序通行,把交通安全放首位;
六是理性消费慎购物。对于以各种噱头、借口推销的商品和低价旅游产品,不盲从轻信,不跟风,请三思谨慎购买,避免一时冲动掉进购物陷阱。
入滇游客如遇旅游查询、退货、投诉等问题,可以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手机客户端办理,或在旅游购物退货点办理退货。如遇诈骗、诱骗、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可拨打110报警,并向12315消费者权益投诉热线、昆明旅游投诉热线0871-12345、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和全国旅游服务热线12301举报投诉。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节日期间24小时服务电话:0871-65311101。
红色记忆(陆军讲武堂、寻甸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抗战胜利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康养度假(星河温泉小镇、嘉丽泽小镇、古滇温泉山庄、柏联温泉、安宁温泉)
游娱体验(七彩云南·欢乐世界、花都海洋世界、公园1903)
精致美食(云腿小饼、野生菌火锅、汽锅鸡、过桥米线)
鲜花斗艳(乃古石林花海、蓝花楹、高山杜鹃、斗南花卉)
非遗传承(云南省博物馆、火把节篝火狂欢、滇剧、石林刺绣)
春城驿站(银柜酒店、望月酒店、衡芷院、26族迹民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五一”出行健康提示,建议重点做好新冠肺炎、诺如病毒肠炎、手足口病、蜱传播疾病、动物传播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与防范。
中疾控提醒,目前我国境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地区,仅云南德宏州瑞丽市存在中高风险地区,但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流行,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放松了相关防控措施,近期疫情已出现了大幅反弹。此外,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短期内不会形成免疫屏障。
因此,假日期间,境外疫情呈高强度流行态势的可能性大,我国境内面临的疫情输入风险依然较大。应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继续做好自我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坚持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旅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就诊,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
旅行期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如旅途过程中出现头痛、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干咳、发热等症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取消或中止旅行。
中疾控建议,旅行归来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此外,节假日期间还应按照安排接种疫苗,特别是第2剂应在首剂接种后3周及以上至8周内尽早完成,尽量不要因为旅行影响第2剂的接种。
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叮咬。
避免进入野禽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综合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云南网、昆明信息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微、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五一超2.5亿人次要出游!中疾控、昆明均发布重要提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