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
《植物病理学报》 1995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
王金生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 植物对病原物的反应有抗病和感病两大类。从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角度,抗病反应又叫非亲和性反应,这一系统以寄主抗病和病原物无毒性为特征,寄主植物对病原物有抑制、排斥或减毒作用,病害不发生或受到限制;感病反应又叫亲和性反应,其特征是寄主感病和病原物毒性,结果严重发病。与脊椎动物不同,植物尚未进化到以一种基本机制就能有效地抗衡多种病菌的程度,而是以多种结构和生化防卫机制与一种病原物抗衡才勉强奏效。从40年代Flor研究亚麻锈病开始,已经认识到植物的抗病性是由寄主植物遗传型和病原物遗传型决定的,从而逐渐形成遗传学的一个新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生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J];植物病理学报;1995年04期 2 洪华东;福建口岸首次截获美雕齿小蠹[J];中国检验检疫;2017年05期 3 沈亮;张飘;徐荣;谭诗馨;朱军;李晓瑾;刘永萍;陈君;盐生肉苁蓉寄主植物种类鉴定及分布区域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年04期 4 苏国发;张玲;寄主植物对桑寄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3年03期 5 梁薇;麻亚辉;陈丽慧;魏洪义;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选择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物灾害科学;2022年03期 6 王怡;柴晓晗;胡学丰;孔维娜;李捷;马瑞燕;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植物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季节性变异[J];北方园艺;2022年20期 7 陈泓渝;王映山;李伦;杨陈;张建萍;陈静;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及嗅觉行为反应[J];植物保护;2021年03期 8 方思明;罗小凤;高惠良;朱玲珑;李家波;惠州地区桔小实蝇野生寄主植物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22期 9 刘欢;侯茂林;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与寄主植物间关系的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9年06期 10 邓澄郅;西双版纳南览河流域常见观赏蝶种及其寄主植物资源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胜波;王金涛;王玲;许冬;刘卫国;杨妮娜;万鹏;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峨取食和产卵选择的影响[A];植物健康与病虫害防控[C];2020年 2 景玉玺;任相亮;马亚杰;王丹;宋贤鹏;马小艳;马艳;不同寄主植物对棉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A];植物健康与病虫害防控[C];2020年 3 柳树国;马艳清;赵玉虎;李红玲;杨福瑞;腾冲市草地贪夜蛾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A];2019年云南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论文集[C];2019年 4 杨琼;祝增荣;方继朝;程家安;稻水象甲对离体寄主植物的选择性[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5 徐彩霞;任顺祥;烟粉虱和截形叶螨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种间竞争[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金莹;赵章武;冯国蕾;李梅;谢佳燕;何凤琴;不同寄主植物棉蚜抗性基因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凯歌;邱雪兰;赵静;曾鑫年;非寄主植物提取物对橘小实蝇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隆;文礼章;张友军;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消化酶和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A];华中昆虫研究(第七卷)[C];2011年 9 王琛柱;协同进化:铃夜蛾属昆虫与寄主植物的交互作用[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10 杨廉伟;王华弟;戴以太;陈将赞;丁灵伟;初夏灰飞虱寄主植物调查简报[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晓;烟粉虱—豇豆轻斑驳病毒—寄主植物互作及植物防御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王超;角倍与寄主盐肤木源库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3 杜娇;番茄褪绿病毒调控寄主植物影响烟粉虱选择的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4 杨丽梅;在拟南芥—昆虫互作模式系统下综合寄主植物抗性和生物防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陈智勇;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6 舒金平;两种寡食性昆虫对非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及产卵行为反应[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李娜;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对寄主植物选择的嗅觉行为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8 邵淑霞;角倍蚜瘿内世代种群动态及寄主植物对蚜虫刺激的光合和脱落酸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9 王明卉;北京枝瘿象致瘿对寄主植物小叶朴生理和代谢的影响机制[D];曲阜师范大学;2024年 10 张仲凯;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粒体在寄主植物中的装配与运动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芋果蝇访花行为与寄主植物开花物候、花序生热节律间的关系[D];云南大学;2018年 2 刘樾;寄主植物对二化螟寄生和感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张志中;大理地区多尾凤蝶的生活史及产卵偏好初步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4 李路莎;美国白蛾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及对次生代谢物质的解毒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5 赵驰;大螟对不同寄主植物趋向性和产卵选择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6 刘金燕;马铃薯Y病毒侵染烟草对烟蚜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7 李强;蚜属代表性物种的种群分化与寄主植物的关系[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8 张锋;不同寄主植物及不同氮水平对烟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9 王喆;六种非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对桃小食心虫驱避作用的初步探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10 马艳华;三种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蛴螬的诱集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顾钢;寄生植物不同寄主间传递信号机制揭示[N];科技日报;2017年 2 记者 罗连军 通讯员 宋晓英;我省完成有害植物普查工作[N];青海日报;2011年 3 黄辛;科学家揭示植物抗病性与繁殖力平衡机制[N];中国科学报;2021年 4 本报记者 赵汉斌;昆虫与植物间跨界交流的秘密被破解[N];科技日报;2021年 5 记者 瞿剑;水稻条纹病毒解除寄主植物防御机理揭示[N];科技日报;2017年 6 记者 孙霞云;紧急检疫香蕉穿孔线虫寄主植物[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7 ;农田冬季治虫的技术要点[N];吉林农村报;2007年
相关知识
龙胆花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
植物抗病性的机制
植物的免疫机制和抗病性育种
浙江大学师恺课题组揭示CO2环境调控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何祖华研究组解析植物维管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科学家揭示植物抗病性与繁殖力平衡机制
植物抗病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植保所解析真菌蛋白激发子诱导植物抗性分子机制
我校苟明月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联合综述植物数量抗病性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
河南农大、中国农大、西北农林联合综述植物数量抗病性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
网址: 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7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