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玉是古代名玉,早在秦代即采石制玉玺,有著名的和氏璧。今人开采的新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红星一带,距县城约35公里,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次为叶蛇纹石等。
中国古代著名的蓝田玉,就产于蓝田,其玉质为蛇纹石化大理岩。颜色以白色为主,也有黄色、米黄色、浅绿至绿色等。质地细腻、洁净,加工性能良好。现今蓝田县开采的蓝田玉,被雕琢成各种工艺品,如茶具、酒具以及玉枕、玉镯、健身球等,销往全国各地。
发展历史
蓝田玉根据亚洲宝石协会(GIG)地方玉石研究报告,蓝田玉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县城距西安40公里。县境除东、南部为秦岭山区外,余为川原丘陵地带。绕流长安的八水中的灞河和浐河即发源于此,著名的白鹿塬便夹居于灞、浐之间。战国时期,秦置蓝田县,因为玉之美者曰蓝,县产美玉,故名蓝田。现为西安市辖县之一。
人类聪明智慧的祖先们,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发现了蓝田玉这样坚硬的品质、细腻的纹理与美丽的颜色,用之于制造工具和礼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125件神木石峁龙山文化玉器中,就有一件用蓝田玉制作的菜玉铲。铲呈草绿色,刃端并夹有浅褐色,长梯形,体扁薄,平直背残一角,刃微斜,圆穿偏于一边,长16.8厘米,宽7.5厘米,极薄锐,厚仅0.2厘米。到了战国时期,蓝田玉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甘肃天水市发现的战国大玉钺,有着蓝田玉特有之绿灰色和斑驳的明暗纹理。该大钺体扁平作板铲状,宽弧刃,两角翘出。钺体两侧有美丽的内收弧线并各透雕两个长方形孔。因其主要功能为礼仪用器,不便装柄,故于装柄部位开一方形缺口来表示此即装柄之部位。钺末端作凤鸟或云朵状,前接一张口卷尾虎。钺体两面花纹相同,各以浅浮雕镌出兽面纹。其形象横眉内勾,“臣”字形眼,u形鼻,鼻翼两旁吊下垂外撇之长髯。兽面纹上方,各有弓形突纹左右对称,并向下延伸囊括兽面而闭合之,于是形成与突弧刃平行的一道弧线纹。接近透孔的钺面各饰有战国秦特有的方折卷云纹,旁填S纹。近柄部缺口旁雕平行的二道直线纹,与柄缺对应处有二圆点纹。末端两面亦饰方折卷云纹和圆虺纹。华丽壮伟,精美异常,给人以庄严神秘与强烈的震撼。
蓝田玉古往今来素有盛名。据考古秦始皇初定天下命丞相李斯采蓝田玉制玉玺,上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今人赞叹曰:观之其味无穷,藏之价值连城。
“蓝田玉”之名也正是因其产于西安北部的蓝田山而得名。但后来大概由于矿点被采空,后世人找寻不着,对“蓝田产美玉”之说产生疑问,推测蓝田只是个玉石的集散地,而不是产玉之地。1978年,地质工作者在陕西蓝田县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石,以与汉代等出土文物相比照,认为其极为可能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尽管对古代蓝田玉是否就是现今的“蓝田玉”还有争议,但大部分学者,如周南泉、栾秉傲等均认为现今发现的“蓝田玉”《汉书》等古籍中记述的蓝田玉。
李商隐的一句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成就了陕西的蓝田玉。“玉暖蓝田”这个蓝田玉品牌即来源此名诗!
蓝田玉有芙蓉玉、墨玉、缠丝玉和姜花玉。按矿物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第一种为白色大理岩。第二种为浅米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三种为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四种为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五种为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
蓝田玉属于岩石通过变质以后才形成的。
蓝田玉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汉朝玉佩以及西安茂陵附近出土的西汉武帝的大型“玉铺首”,经鉴定,它们都是一种蛇纹石化大理岩,又称为蓝田玉,是以产地陕西蓝田县命名。
七十年代以来,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县发现蓝田玉。它是一种蛇纹石化大理岩。白色的大理岩中布满了草绿色的具有滑感的蛇纹石,当含有其他杂质时,还可出现红、黄、黑等色。蛇纹石化大理岩是碳酸盐岩石,由石灰岩、白云岩受到热水溶液作用后,重新结晶而成的。在变质过程中含镁质的矿物(如白云石)可以变成蛇纹石。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的定义是Lyell(1833)比较系统地提出的。变质作用是指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是在地壳形成和演化地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力的变化,使已存在的地壳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原岩的总体化学保持不变,形成新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
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岩浆作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之间比较容易区别,它们之间的界线是熔融,而和沉积成岩作用之间的重要标志是矿物组合的变化,一般认为以浊沸石开始出现为标志。控制和影响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有温度和压力。
温度作用
温度是控制和影响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变质作用是随温度升高而进行的。温度升高可使原来岩石中的一些矿物重结晶,更重要的是会使各种原始组分重新组合成新矿物。
先确定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范围,既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变质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和沉积岩的成岩作用。而是以浊沸石、蓝闪石、硬柱石、钠云母、叶腊石等变质矿物的首次出现,作为变质作用的开始。这些矿物出现时的温度范围为是在150℃—250℃之间。这就是变质作用发生的起始温度。而由于变质作用不包括原岩的大规模的熔融,终止温度就是原岩发生大规模熔融时的温度,现确定为为650℃—100℃之间。
其次是关于温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因素:
地热增温:岩石随埋葬深度的增加,而温度逐渐增高,但其幅度一般不大,按地区的地质环境有所不同,从每千米十几度到一百多度,然而其空间范围较大。地质工作者称此种变化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放射性元素衰释放的热量:其特点是总量大,不均匀,有时也极可观。
岩浆活动带来的热能:其强度和岩浆活动的规模有关,有时范围很小,仅限接触带,即是所谓的接触变质,有时也可能影响一个区域。应力作用下的摩擦热:其较为局部,如断裂带。
压力作用压力作用
变质作用均在一定的压力环境下进行,所以压力是控制变质作用的重要物理因素。按压力的性质可分为二大类:
静压力:是指岩石在地壳内一定深度时,所承受的重力,其大小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上覆岩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速率是25-30×106Pa/KM。不同类型变质作用的压力变化很大,一般接触变质和动力变化发生在地表3-5km范围内,故压力不超过0.1GPa。区域变质作用的压力范围为0.1GPa-0.8GPa。
应力:当物体遭受定向外力作用,其内部就会产生一种抵抗力,称为应力。应力通常和地壳活动带的构造运动有关。应力是引起岩石变质和变形的重要因素。地壳中岩石变形、板状流劈理和碎裂构造都和应力有关,而且它能增加变质反应和重结晶的速度,促使变质作用的进行。
介质条件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虽然岩石保持完整的固态,但其中仍有少量流体相。流体相存在于矿物粒隙之间或岩石的裂隙中,成分以水和CO2,还可含有其它挥发份。它们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活性。
变质级变质级
由于许多变质矿物可以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由不同变质反应形成,因而由标志矿物划定的等变线往往不是等变质条件的。因此温克勒提出,根据常见岩石中,反映矿物共生组合重要变质变化的特定矿物反应来划分变质带,成为变质级。温克勒讲整个变质作用区间分为
四个变质级:
(1)很低级变质:其低限以基性岩中浊沸石开始出现为标志,其温度界限在200℃左右,它与低级变质之间的界限是基性岩中绿纤石或葡萄石和绿泥石的反应形成黝帘石和阳起石,临界温度在350℃左右或稍高;
(2)低级变质:温度范围在350-550℃左右,和中级变质的界限是泥质岩石中十字石的出现或黑云母存在时,堇青石的形成;
(3)中级变质:温度在550-650℃左右,和高级变质的界限是白云母和石英反应形成矽线石+钾长石的组合;
(4)高级变质:温度>650℃时,属于高级变质,上限可达800℃左右。
变质相变质相
所谓变质相,是指反映多种原岩成分,在一定的p,T条件下,与变质矿物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P.爱斯科拉认为“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并达到化学平衡,其所形成的任一种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仅受化学成分控制”。即一个变质相包括了在一定物化条件下形成的,代表多种原岩化学成分的变质矿物组合。
P.爱斯科拉最初划分了八个变质相,随着对变质作用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共划分了十一个变质相,每个变质相都有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大致可见示意图。
变质岩---化学成分
由于变质岩是一种转化岩石,所以其成分与原岩的总化学成分和变质作用的类型、强度戚戚相关。在变质岩中的主要造岩氧化物仍为SiO2,Al2O3,Fe2O3,FeO,MnO,CaO,K2O,Na2O,H2O以及P2O5等,但在不同的变质岩中其含量变化很大。当原岩是火成岩时,常称其为正变质岩,原岩是沉积岩时,常称其为副变质岩。组成它们的主要成分特征如下:
SiO2:正变质岩为34-80%,副变质岩为0-95%;
Al2O3:正变质岩为1%,达到2-3%;
P2O5:正变质岩通常<3%,副变质岩可达16%,甚至超过40%。
对变质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是恢复变质岩原岩性质的重要依据。
变质岩---矿物成分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既决定于原岩性质,还与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密切相关,因此变质岩具有自己的矿物成分特点,又和火成岩、沉积岩有一定联系,且比它们更复杂多样。主要造岩矿物在三大类岩石中分布情况列入下表:主要在岩浆岩
蓝田玉
中出现的矿物 主要在沉积岩
中出现的矿物 主要在变质岩
中出现的矿物 三大类岩石
均有的矿物,鳞石英,歪长石,白榴石,方钠石,黝方石,蓝方石,玄武角闪石等,蛋白石,玉髓,水铝石粘土矿物,海绿石
蓝田玉首饰
盐类矿物,卤化物矿物,刚玉,石墨,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 叶腊石,十字石,堇青石,硬绿泥石,硬玉,浊沸石
方柱石,钠云母,绢云母,,帘石类,葡萄石,硬柱石,绿纤石,钙铝榴石,符山石,绿泥石,阳起石,蓝闪石,滑石,蛇纹石,直闪石,硅镁石,透闪石,钙镁橄榄石,钙铁辉石,蔷薇辉石,硅灰石,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类,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锆石,金红石,榍石,碳酸盐矿物
变质岩---构造特征
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和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特征,称之为结构。变质岩的结构,颇为特别,因为其是一种转化改造原岩的岩石。根据成因,其结构一般可分为四类:碎裂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和交代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所反映的岩石构成方式,着重于矿物集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按其成因可划分为三类:变余构造,变成构造和混合岩构造。
结构构造是变质岩的重要特征,常用作变质岩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结构和构造的研究,还可以了解变质岩的原岩,判断原岩所经受的变质作用、环境、方式和程度等特点。
阅读全文
相关知识
中国四大名玉、四大名菊、四大名陶、四大名雕塑、四大名大米、四大名花、四大名醋、四大名绣、四大印章石、四大名杏、四大名砚、四大名扇、四大名吃(一)
百家石说|更简 更巧 更美——蓝田玉花卉雕刻思考
中国的“四大名锦”
翡翠的兰花翠:揭秘四大名翠及其含义
天工雕奇石 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带来视觉文化盛宴
◆牡丹花谱 蓝田玉
中国十大名花之山茶花
中国十大名花之
中国十大名花之菊花.pptx
中国十大名花之兰花
网址: 蓝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76753.html
上一篇: 带玉的诗句 |
下一篇: 国学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