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剂对山茶切花保鲜效应初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保鲜剂对山茶切花保鲜效应初探
王支槐 开通知网号
【摘要】:利用含3%蔗糖和适当浓度的8HQS(八羟基喹啉硫酸盐)、AgNO_3 、柠檬酸配制的保鲜剂,研究其对红山茶切花采后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保鲜剂处理可使红山茶切花的花重和花径增加,提高花内还原糖的含量,抑制蛋白质的降解,降低非蛋白氮的含量,提高蛋白氮和总氮的含量.保鲜剂处理还能显著地降低花瓣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延迟花的衰老,使红山茶切花的瓶插寿命延长4~6天.红山茶切花采后立即插入3,4号液中保鲜效果较2,5号为好,但所有保鲜剂处理均优于对照.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支槐保鲜剂对山茶切花保鲜效应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2 李广涛;高宏旗;吕清爽;梅文杰;红山茶组合物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J];香料香精化妆品;2023年06期 3 胡嘉琦 ;朱耘;林清轩对阵香奈儿,“红山茶花”之战[J];商学院;2022年05期 4 普猛;王玮玮;建水县野生怒江红山茶不同单株果实经济性状对比研究[J];热带林业;2022年02期 5 李芳;霍达;王进;徐嘉娟;朱亚艳;杨冰;许杰;罗扬;西南红山茶天然居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分析[J];种子;2021年04期 6 赵鸿杰;李嘉辉;许君宇;韦隆健;高菲;珍稀植物张氏红山茶和金花茶的抗污染能力[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年09期 7 殷国兰;王晓琴;郭聪;朱曼;陈宇;西南红山茶扦插繁育技术初报[J];四川林业科技;2019年06期 8 李彦福;霍达;王进;西南红山茶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J];生物资源;2018年04期 9 吕晓梅;刘海燕;邹天才;长柱红山茶种子营养成分的产地差异性研究[J];种子;2017年10期 10 刘连海;代色平;叶创兴;张继方;不同促根剂处理对张氏红山茶扦插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广东园林;201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凤;洪江;刘海燕;汪建文;杨乃坤;邹天才;山茶属贵州特有植物种子特性及种质创新前瞻的研究[A];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摘要集(二)[C];2022年 2 杨爽;何恒斌;王中轩;袁小娜;张铭芳;于雪;李成江;贾桂霞;西南红山茶的三个变异类型的染色体核型分析[A];2012年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操作与遗传改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黄万坚;刘信凯;高继银;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生物学特性及园林应用价值[A];200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倪穗;李纪元;基于花瓣色素特征的山茶属红山茶组部分物种的分类及其地理演化趋势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5 钟乃盛;叶琦君;刘信凯;严丹峰;高继银;杜鹃红山茶F_1代回交种性状表达趋向的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8[C];2018年 6 钟乃盛;冯桂梅;黄万坚;严丹峰;刘信凯;高继银;杜鹃红山茶种间杂交F_1代实生苗主要性状的遗传表达[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7 李婷婷;励建荣;胡文忠;张旭光;李学鹏;王任;保鲜剂处理养殖大黄鱼冷藏过程优势腐败菌动态变化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耿兴敏;丁彦芬;植物激素在切花保鲜中的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晓光;曹椿华;涂淑萍;保鲜剂及开花程度对蝴蝶花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2014年 10 邹天才;刘海燕;黄丽华;洪江;李媛媛;贵州高原亚地区山茶科植物资源及利用保护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佳;泽明红山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作用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倪穗;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李辛雷;杜鹃红山茶遗传多样性及其濒危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晶;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RAPD分类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2 杨春鹏;怒江红山茶的化学成分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3 鲁仪增;红山茶组若干物种及品种花色苷组分变异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4 田晔林;湖南省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分类及园林应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5 张文华;南蛇藤中雷公藤红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和长管红山茶化学成分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2年 6 莫迟;山茶属红山茶组主要物种开花物候及抗寒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严丹峰;杜鹃红山茶种间杂交及其F_1代性状遗传分析[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年 8 李建光;杜鹃红山茶F_1代单株评价优选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年 9 徐颖;山茶属植物个体内rDNA多态性及杜鹃红山茶的空间遗传结构[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张誉丹;酸性功能水复配保鲜剂处理对青椒保鲜效果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平;高艺绮 怒放在运煤专线上的红山茶[N];21世纪药店;2019年 2 本报记者 陈健儿;小小一株红山茶 植根昭通大扶贫[N];中山日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郭云龙;杜鹃红山茶度过濒危期全面绽放[N];中国花卉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骆会欣;杜鹃红山茶 绿化工程新靓点[N];中国花卉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骆会欣;杜鹃红山茶主攻园林高端市场[N];中国花卉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郭云龙;杜鹃红山茶濒危状况缓解[N];中国花卉报;2005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李唐柳;杜鹃红山茶珠三角悄然走俏[N];中国花卉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梁柳钰;IPM植物展四大亮点提前看[N];中国花卉报;2008年 9 ;苗木新品如何有效推广[N];中国花卉报;2010年 10 记者 廖兴阳张宏川;红云集团提前实现“三百”目标[N];昆明日报;2007年
相关知识
不同保鲜剂对花毛茛切花的保鲜效果研究
几种预处理液对马蹄莲切花的保鲜效应
不同处理对洋桔梗切花的保鲜效应
含无机盐的保鲜剂对洋桔梗切花的保鲜效应
不同蔗糖浓度对菊花切花保鲜的影响
SA对黄色菊花切花的保鲜效应研究
几种保鲜液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几种试剂组合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叶片衰老的调控及在切花菊保鲜中的应用
GA3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睡莲切花的保鲜效应
网址: 保鲜剂对山茶切花保鲜效应初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