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疆六种蔷薇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新疆六种蔷薇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新疆六种蔷薇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摘要】: 蔷薇科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氰苷、酚类、黄酮类和有机酸类,因此本科植物中有许多药用植物如多种悬钩子和山楂。本文研究了蔷薇科的四种山楂属植物,包括红果山楂(Crataegus sanguine Pall.),黄果山楂(Crataegus chlorocarpa L.),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以及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major N.E.Br.)的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对悬钩子属的树莓(Rubus idaeus L.)和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 L.)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并研究了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以期从这6种可食植物中发现低毒、高效的活性成分,为新疆的蔷薇科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首先优化了四种山楂果实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不同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四种山楂果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0 min、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40。利用清除ABTS、DPPH自由基的方法测定山楂果实提取物的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四种山楂果实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γABTS=0.956,γDPPH=0.992,P=0.05);四种山楂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高低顺序为:山里红>山楂>黄果山楂>红果山楂。接着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筛选了13种大孔树脂对四种山楂果实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通过考察上样流速、径高比、洗脱剂(乙醇)浓度等因素,确定了最佳的纯化条件:利用HPD22型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上样流速为0.84 mL/min,径高比为1:4,总黄酮经树脂充分吸附后,用40%乙醇动态洗脱。四种山楂果实提取物经HPD722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芦丁、金丝桃苷、总黄酮提取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红果山楂、黄果山楂、山楂、山里红的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1.9、2.6、3.3、2.8倍,芦丁含量分别提高了5.1、4.9、2.8、2.4倍,金丝桃苷含量分别提高了2.6、2.8、2.9、3.7倍,ABTS清除能力提高了2.6、2.0、2.2、2.0倍,DPPH清除能力提高了2.0、2.8、4.0、4.6倍。说明HPD22型大孔树脂适合山楂果实总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同时,研究了黑果悬钩子和树莓的化学成分。将黑果悬钩子茎、叶和树莓叶、果实利用甲醇提取,分步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测定不同萃取部位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黑果悬钩子茎、叶以及树莓叶、果实的乙酸乙酯部位的PTP1B抑制活性较好。对PTP1B抑制活性较好的活性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半制备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通过颜色、状态等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氢谱、碳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进行鉴定。从黑果悬钩子茎、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到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1),鞣花酸(2)2个化合物,以上2个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从树莓叶正丁醇部位分离到1个化合物,鉴定为α-槐糖(3),从树莓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到2个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3-O-β-D-葡萄糖(4),槲皮素3-O-β-D-阿拉伯糖(5),从树莓果实中分离到1个花青素——矢车菊素3-O-葡萄糖(6)。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山楂果实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两种悬钩子属植物具有较高的PTP1B抑制活性,这6种蔷薇科植物在新疆分布广泛,对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从中发现高效低毒的活性成分,为新疆可食植物资源的更充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1290318664393818112

相关知识

蔷薇科(Rosaceae)六种植物繁殖生物学的研究.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4种常见蔷薇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
月季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月季花化学成分地研究.pdf
杜鹃花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红花化学成分研究
四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食用花卉棠梨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花花柴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
安徽贝母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网址: 新疆六种蔷薇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22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两种杜鹃花科植物中二萜毒素的化学
下一篇: 杜鹃花科马醉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