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七夕|七夕鹊桥会,习俗知多少

七夕|七夕鹊桥会,习俗知多少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因“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成为爱情的象征,

成为现代年轻人心目中的“中国情人节”。

那么传统的七夕有哪些习俗呢?

穿针乞巧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指的是在七夕这天,女子要比赛结彩线,穿七孔针。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指的是在七夕这天,女子要比赛结彩线,穿七孔针。

汉族汉族岁时风俗,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喜蛛应巧

七夕习俗·喜蛛应巧

在“穿针乞巧”以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但果盆上要有这种喜蛛的踪迹,却也不容易,有时为了早点分到瓜果,孩子们中总有一人会偷偷捉一只放在果盆上。大人们其实也知道,睁一眼闭一眼的,在孩子“发现”喜蛛的欢呼声中,边把瓜果分到各人手中,边说道:“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七夕习俗·喜蛛应巧

投针验巧

七夕习俗·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象山习俗

象山七夕习俗·七夕洗头

在象山,过七夕需要洗头。这一习俗主要流布在西周一带。每年农历七月初六这一天,村里的女人们会采集一些苦槿树叶,捣烂后放入面盆内,掺水,并放在露天过夜。这么做据说是用来盛牛郎和织女的相思泪水的。相传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织女帮他洗干净一年的碗,等离别时间到了,他们只好含泪告别期盼来年的七夕,而织女在来年的七夕又要帮牛郎洗一年的碗。年年岁岁,织女总是含泪洗碗,那长长的相思泪,正好洒在了槿树叶上。

等过了一夜盆内滴入“相思泪水”后,再到七月初七晚上,把浸在盆内的叶水倒入铁锅内,并根据需要再加入适量清水烧煮,煮到清水变成绿色时停火,等水晾温后即可洗头。苦槿树叶开白花和粉红色花,开白花的又叫白槿花,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功能。树叶煎汤后,汤水韧滑。用苦槿树叶洗过的头发柔软滑顺,伴有清香,且泛着光亮。相传在七月初七那天用苦槿树叶洗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表达了旧时女子对美好爱情的期待。

经历史发展,

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

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祝大家七夕快乐!

END

往期分享

散文洋流|铜瓦门的船/沈学东

网上展厅|卢老师教国画——水仙花

象山北纬30°最美海岸线|红霞满天飞 美景惹人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艾君:对自然天象崇拜到“七夕鹊桥会”传说
【海报】网络中国节·七夕丨传统习俗知多少
“七夕”节趣味风俗知多少——中新网
七夕有哪些习俗? 七夕情人节由来及传统习俗盘点[1]
七夕情人节简单介绍
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看巧云的习俗 七夕这天可以洗头发吗
广东七夕情人节习俗有哪些
七夕和情人节的区别 七夕和情人节是一天吗
七夕有哪些习俗? 七夕情人节由来及传统习俗盘点[2]

网址: 七夕|七夕鹊桥会,习俗知多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88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又逢七夕,相约鹊桥
下一篇: 搭上共享单车,杭州西山登山节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