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刚被太阳收拾4去,却教明月送将5来。
导赏这首诗以幽默俏皮的口吻,表达一种独特的生活情趣。花影重重迭迭,映在华美的楼台上。诗人几次叫书童来打扫,却怎么也扫不去因为影像不是实物,是不会被扫去的。要等到太阳下山,才能把花影带走,但月亮一出,又把花影送回来了。
诗歌所咏的是「花影」,诗中的每句都紧扣「花影」二字,但是通篇却没有一个字提到「花」或「影」。首句写浓密的花影映在楼台上,花影清雅,楼台精美,互相映衬,立刻便能把人带进诗意的国度去。第二句运用反语,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诗人不喜欢花影,要叫童子把它扫去。实际上似嗔实爱,读起来饶有情趣。接着两句以拟人手法写太阳和月亮,一个把花影带走了,一个把花影送回来。这两句语气好像有些不耐烦似的,其实表现了诗人的幽默。诗中的太阳、明月、花影好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与诗人玩着捉迷藏的游戏,而诗人的心也在这游戏中变得年轻而富有活力。诗人摆出一种很「认真」的姿态,像是很想把「花影」扫掉,但读者可以发现他赏花由白天看到夜晚,昼夜各得其趣,便知道他一点也不讨厌花影了。
这首诗写的是生活上的一件小事,但妙趣横生。全篇着墨不多,却有层层变化;语言自然,让读者彷佛听到诗人像个老顽童在装模作样戏谑花影,令人叫绝。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诗人观察事物的细腻,以及独特的艺术创造才华。
苏轼,生于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卒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〇三六──一一〇一)。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仁宗嘉佑二年(一〇五七)进士。 初任福昌主簿,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因「乌台诗案」,涉作诗讽刺朝政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北宋哲宗元佑七年(一〇九二),官至礼部尚书,其后屡遭贬谪,终任朝奉官。 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任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有治绩。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述丰富,散文、诗、词、书画皆有卓越成就。 其文纵横挥洒,其诗奔放豪迈,清新畅达,富于理趣,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突破了唐五代词绮艳柔靡的传统,开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有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吴兴茅维刊本《东坡全集》七十五卷和《四部丛刊》据南宋刊本影《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六十卷传世。
查阅次数:12833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相关知识
古诗文鉴赏的艺术:深入浅出的指南.pdf
我用这三招,带9岁儿子精读《三国演义》
中国古诗词 牡丹篇
超大基因组如何组装?41分的向日葵这样做! | 论文精读
【最新资料】大学英语精读第三课A DILL PICKLE的中文翻译
中国写意花鸟画
十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答辩.ppt
关乎美与发现美——《路边花》精读
《花艺》中国插花艺术的概念与范畴习题及答案.docx
花道插花技艺养成章节测试答案2020.docx
网址: 中国古诗文精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04693.html
上一篇: 《花影约重来》朱樱 |
下一篇: 海口龙华区羊山地区水菜花盛开 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