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菜生长发育温度及冻害发生时期
油菜是贵州主要冬季作物,其正常生长发育的温度在0℃-30℃,气温在0℃以下则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因此,0℃以下可能发生油菜冻害现象。一般油菜冻害每年都有发生,正常年份仅在贵州局部高海拔地区发生,危害范围较小、时间短、冻害后恢复较快。油菜发生冻害的四个关键时期:初冬期、越冬期、蕾薹期和花角期。
1.初冬期,油菜缺乏一定的低温锻炼,抗寒力较弱,骤然降温,很可能受冻。连续降温幅度比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再加上秋播发育不良的弱苗(三类苗、甚至等外苗),油菜叶片冻伤,少部分整株死亡。
2.越冬期,植株的抗寒能力虽有所提高,但此时是一年中的最冷季节,最低温度经常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甚至达-10℃(主要在毕节、六盘水等高海拔地区)。若有冰冻,且持续低温,则易产生湿型冻害;在连续无雪无雨条件下,白天温度较高,晚上温度低,则易产生干型冻害,后者影响程度更为严重。
3.蕾薹期,油菜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期,如果气温0℃以下,油菜蕾薹受冻,生殖生长受阻,容易造成薹秆爆裂、死蕾现象,产量损失明显。
4.花角期(开花-幼荚期),3月上中旬以后遭遇“倒春寒”,或春性品种遇暖冬天气在元月已经抽薹初花,如果气温接近0℃甚至在0℃以下,油菜花蕾和幼荚受冻,生殖生长受阻、落花落果,出现明显分段结荚现象,产量损失严重。
二、冻害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1.叶片受冻:当气温低于-3℃时即有可能受冻,主要症状为叶片冻僵、发紫,呈水渍状,严重的失水皱缩(因缺水呈现烫伤状),慢慢萎蔫死亡。
2.根部冻害:常见症状为根拔,在严寒(0℃以下)时期、持续时间长,土壤水分凝结成冰,体积膨大,土层向上抬,根系拔断;或夜冻昼融,土壤下陷,根被折断,造成死苗。特别是整地粗放的田块、高脚苗容易发生根部冻害,出现叶片仍然是绿色,但整株已经冻僵死亡的现象。
3.缩茎段受冻:主要发生在冬季生长过旺的田块,由于缩茎段较嫩,受冻后缩茎髓部坏死、腐烂,最后在缩茎部位折断,严重者死苗,出现缺行断垄严重。
4.蕾薹受冻:蕾薹在0℃以下的低温就有受冻害危险,轻者皮层破裂但可恢复生长,重者薹茎萎缩下垂、折断、花蕾受冻变黄变干,凋萎枯死。蕾薹受冻的部位在恢复生长后常常出现茎秆纵裂的症状,对植株抗倒、抗病不利,较正常油菜容易感病和倒伏;花蕾受冻易导致受冻花蕾脱落,严重影响产量,特别是在氮肥用量过多,茎秆粗大的植株上较易发生。
5.花角期受冻:花角期遇低温冷冻发生花和幼角冻害而脱落,出现明显的分段结荚现象,产量损失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偏春性或半冬性早熟、中早熟品种在晚秋低温很快通过春化后,又遇干旱暖冬气候,在冻害发生之前已经抽薹,甚至个别田块已经开花、结角。
三、油菜应对冻害的预防措施
贵州一般以半冬性中熟和中迟熟品种为主,一般年份的冻害较轻、范围小、时间短,对油菜产量影响较小。防冻措施主要是培育壮苗、施用腊肥、中耕培土。
1.品种选择:一般而言,油菜品种感光性(冬性)越强越耐寒抗冻,表现为生育期长、晚熟;油菜品种感温性(春性)越强,越不耐寒抗冻,表现为生育期短、早熟。贵州一般用半冬性中迟熟品种,抗冻性较强。
2.中耕培土:冬季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增厚根系土层,对阻挡寒风侵袭,提高吸热保温抗寒能力有一定作用。尤其是高脚苗,培土壅蔸后,根茎变短,利于保暖。有条件的地方中耕时,可在行间每亩施猪牛粪500—1000公斤作腊肥,不仅能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而且可为春发提供养分。
3.增施磷钾肥:磷钾肥可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细胞的抗寒力,以施用火土灰、草木灰、猪牛粪为好。一般每亩施用10公斤—15公斤磷肥、5公斤—8公斤钾肥,在蕾薹期增加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更为理想。
4.打薹摘薹:摘除早薹也是防治年前或早春过早抽薹开花而遭受冻害的一项有效措施;如果在12月至元月初甚至11月中旬出现早薹早花,应及早摘除早薹,并结合施肥、中耕培土,可预防冻害。
5.控旺防冻:在苗床三至四叶期,对生长过旺的苗床叶面喷施多效唑,能使油菜苗矮壮,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增加抗寒能力。一般在越冬前(12月上、中旬)视大田生长情况,每亩用15%多效唑50—75克对水50千克喷施,能有效防止早薹、调整株型。
6.适时灌水防寒:有条件的地区,在寒流来临前,对土壤含水率较低的干旱地区,按田间不积水的标准提前灌水,可提高地温1~2℃,减轻冻害。解冻过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免因渍水伤根。
四、发生冻害后油菜的补救措施
贵州的油菜生产出现的大面积冻害主要是冰冻所致,其表现主要为叶片、蕾薹受冻害,甚至出现根部冻害,个别早熟品种可能出现花蕾、幼角冻害的生产情况,建议在气温回升后,及时抓好如下田间管理:
1.清沟沥水,培土壅根。雪后结冰容易引起田埂倒塌和沟渠堵塞,化雪后要利用晴好天气彻底清理田内三沟,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降低田间水位,同时加深田外沟渠,预防渍害发生。解冻后可利用清沟的土壤进行培土壅根,特别是拔根掀苗现象比较严重的田块更要注意培土壅根,以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特别是水田油菜尤为重要,以防春季多雨造成渍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防止春季温度回升,形成“高温高湿”易感染病害。
2.摘除冻薹,应在晴天及时摘除呈明显水渍状的冻伤叶片、枯死叶片、断薹、枯死的薹及分枝、早薹、早花等,防止冻伤累及整个植株,用刀从菜薹或叶片冻死分界线以下2厘米处斜割,切忌雨天进行,以免造成伤口腐烂。
3.补施追肥,增施磷、钾、硼肥和生长调节剂(比如碧益、碧护及芸薹素内脂)。油菜受冻后,叶片和根系受到损伤,必须及时补充养分。摘薹后的田块,要视情况适当施肥,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以促进分枝生长。
(1)叶片受冻的油菜,要普遍追肥,一般田块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长势较差的田块每亩追施8—10公斤,使其尽快恢复生长。
(2)在追施氮肥的基础上,要结合中耕培土适量补施钾肥,每亩施氯化钾3—4公斤或者后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氮肥过量而长得嫩绿的油菜,每亩用0.2%—0.5%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连喷2次,间隔7天;对于较瘦弱的油菜田,在此基础上增加尿素0.1—0.2公斤喷雾;对叶片宽大旺盛的油菜田,在此基础上另加多效唑25—30克,可以缓解冻害程度,增加细胞质浓度,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促进生长,促灌浆壮籽。另外,每亩叶面喷施75g磷酸二氢钾、30g硼肥、30g碧护以促进花芽分化。
4.田间覆盖,提高地温。冰雪融化后,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中耕培土和雍兜,在油菜田撒施草木灰或谷壳,覆盖适量稻草或畜禽粪,以保温防冻,同时可以在开春后向油菜提供养分。也可喷施作物抗寒剂,提高农作物抗冻能力。
5.加强测报,防治病害。油研2020受冻后,较正常油菜更容易感病,要加强油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密切注意发生发展动态。对发生菌核病的田块,要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对发生病虫危害的田块,要及时用蚜虱净、抗蚜威等喷雾防治。
6.如果油菜因受冻已经死亡或大部分死亡,建议及时改种春季马铃薯,小白菜、生菜、茼蒿等速生蔬菜和速生性蔬菜,减少损失。
相关知识
福建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危害农业减灾科技服务手册
福建省应对低温寒潮危害农业减灾科技应急服务手册
寒潮来了!福建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危害农业减灾科技服务手册!请您查收!
种植业防寒抗冻技术措施
【日常】如何应对低温雨雪天气?这份手册告诉你→
应对桃花期低温危害技术措施
“贵州省观赏植物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研讨会”在院园艺研究所召开
院园艺所龙里湾滩河生态绿色防控试点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鹰潭市农业农村粮食局 公告公示 农作物防寒抗冻技术手册
浙江省种植业6月份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网址: 油菜低温冷(冻)害发生与减灾技术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10849.html
上一篇: 猕猴桃零下几度会冻坏 |
下一篇: 猕猴桃预防“低温寒潮”技术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