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22日 21: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济南八月二十二日电(记者 王鲁平)农历七月初七(公历八月二十六)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与西方情人节情侣们相互之间送玫瑰花、巧克力相比,中国人过“七夕”节多了些许传统文化的味道。
这几年,山东省城济南的时尚青年不但青睐西方的情人节情调,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越来越喜爱有加,就连情人间赠送的礼品也成双配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意味。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济南洛口的淳和手机商场,在手机销售柜台前,看到一对身着情侣衫的年轻人正在选购手机。女青年依偎着男青年,她告诉记者说,“早就想换手机了,在‘七夕’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买同一款的手机并经常通过它来与对方沟通,就会感到对方时时在自己身边。”
在济南银座购物商城,记者在与一对四十岁左右提着大包小包的夫妻攀谈中得知,他们孩子的姥姥、姥爷准备到台湾旅游。“我们为两位老人购买准备的太阳镜、遮阳帽、旅游鞋、背包等都是一样的款式,穿戴上这身行头,老俩口像情侣一样逛台湾,会非常开心。”这位女士高兴的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七夕”节前夕,山东省城济南的大、小商场都在主打情侣牌,情侣装、情侣信物等比比皆是,就连家电商场电视机的销售也冠以购情侣电视的名义,商家将尺寸大、小不一的电视机搭配在一起,采取买大电视机赠小电视机的方式借机促销。
“七夕”乞巧节起源于中国的汉代,宋、元之际已相当隆重。“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流传了千古的爱情故事,它与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完)
【编辑:张哉麟】
相关新闻
·90后网络新贵网上“抢”奢华美钻过七夕相关知识
国际日报:“七夕节”应多些“中国味”——中新网
中西“情人节”文化大不同 但都拥抱爱情——中国新闻网河北
年轻人“解锁”端午节新玩法 艾草门挂、粽子花成消费潮流
情人节来了!如何看待情人节,是消费主义符号还是不必要的?
由巧克力涂抹的“七夕”果真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山东鼓励民众改变节庆鞭炮消费为花卉消费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8中国(济南)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节庆消费品牌观察:浪漫情人节 消费全攻略
酒店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荐】
网址: 济南“中国情人节”消费成双配对 凸显传统文化——中新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18554.html
上一篇: 中国中国情人节 传统文化论文 |
下一篇: 2024沈阳朵朵桃花国风情人节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