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龙脑樟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龙脑樟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龙脑樟是吉安市林科所于1986年发现的一种樟树优良化学类型,通过加工其枝叶得到的右旋龙脑(天然冰片)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吉安市林科所 1989年开始对龙脑樟繁育推广种植并进行矮林作业,经过20多年的种植及加工利用,现龙脑樟全国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hm2以上,投产面积达到 333hm2。年产值已达数千万元,且每年还呈较快的速度递增。

1 龙脑樟矮林作业基本情况

龙脑樟矮林作业是一种采取龙脑樟密植、矮化的作业方式,以最小的面积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加工工艺要求的优质产品,是一种短周期、高集约的新型经营模式,具有周期短、单位产量高、经营效率高的特点。龙脑樟初植密度一般为5940~6930株/hm2,栽植后第2年即可进行采割,采割时将龙脑樟离地面10~20cm枝叶砍除。第2年龙脑樟又可重新萌发。

龙脑樟大规模集约连片经营势必带来高投入、高产出,也带来了虫害的突发性、大面积发生。龙脑樟为药源植物,其提取物天然冰片主要用于制药方面,如果防治措施不当,将给龙脑樟产业及用药人群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为了保障龙脑樟提取物天然冰片质量符合国家药用标准。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高效、无毒、低残留的原则。

2 龙脑樟矮林主要害虫生物防治

龙脑樟虫害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樟叶蜂、蓟马、樟巢螟3种害虫。

2.1 樟叶蜂

属鳞翅目害虫,在吉安地区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钻入土内结茧越冬,3月下旬左右成虫交尾产卵于龙脑樟新发嫩叶下表皮内,孵化出来后啃食龙脑樟嫩叶和新梢,幼虫经20~30天老熟。有些年份会发生第2代幼虫,第2代幼虫发生时间在5月上旬~5月中下旬间,由于温度适合,虫口密度极大,据调查平均每株多达40只以上,单株龙脑樟最多达100只以上。受危害林分往往嫩叶被啃食殆尽,形成秃枝。对龙脑樟林分危害极大。防治方法:可采3月底用苏云金杆菌水乳剂 500倍液于3月底~4月上旬选择晴天、无风的下午进行喷雾,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

2.2 蓟马

属缨翅目害虫,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龙脑樟幼嫩组织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春梢叶变青绿,并影响夏秋梢生长,严重时甚至不抽夏秋梢,植株生长缓慢,严重影响龙脑樟生物量的产量。从每年6~11月均有蓟马危害。防治方法:可在6月初蓟马幼虫孵化期使用1%噻虫啉粉和轻钙粉充分拌匀,采用轻型喷粉机在清晨露水时喷粉,667m2用量500g,蓟马杀灭率达95%以上,并6月底~7月初进行第2次防治,进一步杀灭下一代蓟马幼虫,从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2.3 樟巢螟

属鳞翅目害虫,在吉安1年发生2代,第1代约为6月底~7月初孵化幼虫,幼虫通过吐丝结成虫巢,并将周围的叶片粘连在一起,并取食粘连叶片。一般每巢幼虫多的可达30只。樟巢螟常常将龙脑樟叶片啃食干净,严重可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方法:樟巢螟由于会结巢,结巢后药物很难达到巢内,防治效果较差。因而应注意观察幼虫孵化期,在幼虫刚孵化时使用2%阿维菌素1000倍液进行喷雾。幼虫杀灭率可达98%。如幼虫已结成虫巢则必须结合人工清除虫茧,集中烧毁,以达到清除害虫的目的。

3 营林防治措施

通过营林措施改善虫害生存环境也愈来愈受到重视,龙脑樟原料林可以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及时抚育施肥,改善林地卫生状况来减轻害虫的发生。冬季龙脑樟原料林采伐后可采用炼山来达到消除虫害越冬环境的目的,草木灰又可增加林分地力。

相关知识

龙脑樟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2023年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目前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中,常用的生物防治技术有哪些?
铜川市召开生物防治蛀干害虫现场培训会
“害虫猎手”异色瓢虫上阵保护园林,西湖景区绿色生物防治
福建捕食螨援疆十年 生物防治技术花开天山南北
生物防治研究要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DNA条形码在热带龙脑香科树种鉴定中的应用
琼山县稻田害虫天敌的资源及其作用分析(水稻害虫天敌资源调查)
《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物防治》

网址: 龙脑樟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23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武职生物工程学院:把科研的种子撒
下一篇: 病媒生物防治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