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活动预告|【孟晖】素馨花艇渡七夕:古代广州的香料贸易与制香业

活动预告|【孟晖】素馨花艇渡七夕:古代广州的香料贸易与制香业

前几天看孟晖写软香扇坠,介绍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在衣襟上挂香包,猛然想起确有其事,小学时学校还给学生发香包,依稀记得那味道和香包上的刺绣花纹。而在看到孟晖这篇文章之前,我只记得吃粽子划龙舟,佩带香包这一传统早已忘记。

今天意义上的“香水”属于晚清以来传入中国的“洋货”之一。但类似的以蒸馏方法提纯的芳香剂的使用,在中国早已有千年的历史,早年,它们叫“花露”。

早在公元前9世纪,阿拉伯人的蒸馏技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五代时已有藩国进贡的成品香水,宋代即形成规模有限但稳定的进口,称之为蔷薇露、大食蔷薇水、大食水等。

胡驮队

北宋,香水蒸馏技术传入广州。岳飞之孙岳珂所著《桯史》、赵汝适《诸蕃志》、周去非《岭外代答》、蔡京之子蔡絛的《铁围山丛谈》,等等,皆有相关记录。

广州,凭借先天的丰饶花木资源,与后来愈发得到重视的贸易港口,逐渐成为香料贸易与制香业重地。

南越王时期的香片

现在我们想起中式香,脑海里浮现的是烟雾缭绕的香炉,和香炉内燃烧的各式各样的熏香。这些固体香,它们往往配方繁复,所取香料或珍贵奢侈如沉香、龙脑,或稀松平常如橙皮、荔枝壳,且有着和香水完全不一样的制造方法。然而,熏香和香水,都是中国古代非常流行的制香,极受王公贵族和平民的欢迎,可以讲是全民“香控”。

合浦汉墓陶熏炉内香料痕迹(已碳化)

香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多面的,远不止日常佩带、节庆用香那么简单,宋代人的香料消费更是惊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配方有着不同的寓意,因香而起的典故与诗词不胜枚举,每一款香的名字,也是美而富有意境。

日本京都著名的香品店曾特意复制了《源氏物语》中提到的“黑方”等古香品,引起文艺青年慕名购买,不知我们能否复制宋代名香,做一回雅致“香人”呢?

香不仅呈现了古代中国的生活方式,也显示着当时的贸易往来与外交情况,借助相关史料文献,还能澄清一些流传甚广的误解。这一次,跟随孟晖老师的讲述,进入古色古香的世界。

嘉宾:孟晖

达斡尔族,60年代生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肄业,曾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三联书店、《读书》杂志工作,现为自由撰稿人。著有《中原女子服饰史稿》《盂兰变》《潘金莲的发型》《画堂香事》《花间十六声》《贵妃的红汗》《唇间的美色》《金色的皮肤》《花点的春天》等,译著《西洋古董鉴赏》(合译)、《我不是杀人犯》、《战争与电影》。

/ 活 动 信 息 /

时间:2019年8月31日(周六)下午14:30

地点:学而优书店(新港店)4楼多功能厅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

咨询:020-89020951

扫码报名

/ 推 荐 阅 读 /

《花间十六声》

《唇间的美色》

《花露天香》

《画堂香事》

「贵妃的红汗」丛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染指甲、洗头发、坐花艇,传统七夕的草木之味
广州昔日宠素馨 花开时节满城雪 素磬花集
不为人知的旧广州市花——素馨
清代广州的鲜花消费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七)
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开展“以花为名,为爱献礼”主题插花活动
素馨花和茉莉花在古代女性生活中的应用
读懂广州:古有花地,香自西汉
南国庄头‘素馨花’ 芳香美名‘冠天下’
读懂广州·粤韵|古有花地,香自西汉

网址: 活动预告|【孟晖】素馨花艇渡七夕:古代广州的香料贸易与制香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239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桐汇社区:开展亲有礼·黏土玫瑰花
下一篇: 《诛仙3》七夕活动爆炸丨眷恋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