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占明演唱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口琴演奏《桃花红杏花白》
混声合唱《桃花红杏花白》 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演唱 芝达林改编合唱
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是一首经典的山西民歌,而山西民歌在我们中国民歌的海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山西民歌分很多种,有荆州民歌、祈太秧歌等等,山西民歌最大的特点便是曲调非常悠长、旋律非常优美,特别是在表达人的情感上,会有非常牵肠挂肚的那种感觉!《桃花红杏花白》是每一个山西人都非常熟悉的,是一个反映爱情题材的歌曲,非常好听。”
说起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就得讲一讲歌唱家刘改鱼的故事,1955年对刘改鱼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年她15岁,上小学六年级,元宵节在县城演唱了《土地还家》、《苦相思》、《逃难》、《红都炮台》、《左权将军》等一组民歌后,就被县文化馆看中,县里选了她和两位当时当地的著名民歌手郝玉兰、赵三珠一同上行署所在地榆次进行选拔。这是刘改鱼第一次离开太行山。没有想到的是,在榆次,她受欢迎的程度远远大于同来的成年歌手。于是她又被送到太原,在省城,她演唱的《土地还家》,一嗓子“啊呀呀呆”,引起的轰动几乎使她的歌风靡了起来。
更没有想到的是,刘改鱼的节目再次被选中,代表山西送往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群众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和她一同被选中的,有河曲的民歌手王玉秀、晋北的舞蹈《过大年》、晋东南的舞蹈《九连灯》。正是因为出现了刘改鱼这样的歌手,“左权民歌”和“河曲民歌”一样,成了山西民歌的一大流派。那么刘改鱼无疑是第一个代表性人物,并且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
在屋子里宣布完上北京的名单之后,15岁的刘改鱼悄悄跑到院子里哭了。她不是激动,是伤心。因为已经耽误了好多天功课了,再这样耽误下去,她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更差。她本来学习就不好,所以,上北京不是她盼望的事。可山里孩子老实,不想去北京,又不敢吭气。省里给做了红上衣、蓝裤子,还给买了白边黑布鞋。告诉小改鱼就给你了,所以,她演出也穿,不演出也穿。
在北京同样受到了欢迎,她获得了“优秀节目奖”,在那时,这就是最高奖了。她的照片登在了《人民日报》上,她还被带着逛了万寿山、故宫、北海。1955年4月9日,载誉归晋。
回到家乡,刘改鱼继续上学,但是对民歌的热情未减。她下午放学后跑到离县城七八里远的小会村,找老一代民歌手郝玉兰、赵三珠学习。这两位和她一起上过榆次,舞台效果没有她好,但是他俩知道的歌多,张口就能唱。小改鱼有时还住在郝玉兰家里,一边帮助干点活,一边学歌。
一次,郝玉兰说,俺村还有个人会唱哩,咱带你去问问教不教?去找到了,人家老婆不让丈夫唱,说,你一个大男人,教一个小闺女唱情呀爱呀的,丢人不丢人?刘改鱼不灰心,跟着老民歌手就下河滩沤麻,还花三分钱给老人买了一盒烟,老人说:“这闺女真能缠,好,就给你唱一个!”
于是就有了《桃花红 杏花白》。一共四段,除了开头的三段外,还有一段这样唱:“金针开花六瓣瓣黄,咱俩人坐在地边念西慌。”刘改鱼觉得这两句不好,就没有唱出去。
带着《桃花红 杏花白》到县文化馆,能记谱的周左峰听了觉得不错,馆长杨凤鸣听了也觉得好。但是杨馆长说:“陕北民歌《兰花花》要说个故事哩,咱这歌里没故事,重新编编吧。”于是把一首纯粹情歌《桃花红 杏花白》改编成有点反封建色彩的《刘梅躲婚》。在1980年出版的《左权民间歌曲选》上看到的歌词是:“桃花红,杏花白,爬山过岭照你来。送妹子躲婚刘家寨,躲过这日期你再回来。刘家老头娶新娘,今晚看他守空房。小妹子不要把心伤,哥哥得空再照你来。”
1956年,刘改鱼按照改编后的唱词到太原唱,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她说,我还有原始的版本,于是,真正的民间留在了高校的教材里。而《左权民间歌曲选》里只有《刘梅躲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民歌中国]陕北民歌《兰花花》 演唱:郝亮亮
民歌《茉莉花》赏析
陕北民歌《兰花花》赏析
多识花草
新疆区域性农耕文化环境对西北原生态民歌“花儿”的影响
「麝香」占春芳·红杏了
梨花白,薄荷荼靡梨花白
桃花红梨花白,桃花红梨花白歌曲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陕北民歌改编作品《兰花花》音乐分析.pdf
网址: 【音乐赏析】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28725.html
上一篇: 有些人看起来花痴,其实背地里连桃 |
下一篇: 杏花是什么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