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酒泉子·无题》
译文离宫别院里,群花因伤感时节而落泪。双燕声声,好像诉说历代兴亡之事。
注释三十六宫:极言宫殿之多。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宫中花溅泪的景象,寓含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春声难掩兴衰之叹,燕子双双飞翔,更添一份凄凉与无奈。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辛弃疾《酒泉子·无题》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译文
流水无情送客,潮水拍打着空城,人因离愁而头发变白。听到离别之歌,我不禁抱怨夕阳无情,催人离别,顿生断肠之痛。
东风吹动,柳枝在雕花的宫墙上漂浮。离宫别院里,群花因伤感时节而落泪。双燕声声,好像诉说历代兴亡之事。
注释
空城:石头城,建康的旧称
叶梦得《满庭芳》:“一曲离歌,烟村人去。”
雕墙:雕花的宫墙。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这首词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淳熙二年(1174-1175)春,是辛弃疾送别友人时所作的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词的上片借助景色描写离愁。“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送行的场景是在长江边上,本来没有感情的江水此时扮演了一个无情的角色,因为友人就要离别,就像滔滔的江水不可逆流一样,让人产生无限的伤感,简直就要把人的头发都急白了。“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离别的歌曲惹人伤感偏偏夕阳也像是催促友人上路一样越来越向西斜。“残阳”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词人送别友人,肯定不会在傍晚才送,这里用“斜阳”是为了说明作者与友人依依难舍,从上午到下午都舍不得分离,一直拖延到了天色将暮,可是词人依然抱怨夕阳为什么不能多停留一会,可见其离愁之深。
下片由离别之伤感生发而去,写到古今兴亡之事。一般送
词的上片借助景色描写离愁,说与友人依依难舍,从上午到下午都舍不得分离,一直拖延到天色将暮;下片由离别之伤感生发而去,写到古今兴亡之事。这首词突破一般送别词单为离愁而作的窠臼,不仅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哀伤与不舍,还透露出一股沉重的历史兴亡之感,体现了稼轩沉郁雄浑的词风。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9篇诗文 ► 1692条名句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诗词名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赏析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全诗赏析
“花落花开春几度。”全诗赏析
咏花诗词之《双双燕 杏花》全诗原文鉴赏
赏析《春江花月夜》
关于宫花的诗词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称赞冬天的梅花经典诗词赏析(精选5篇)
诗词丨飞花令20首含有“花”的诗词
网址: “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全诗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2118.html
上一篇: 海菜花花语是什么 |
下一篇: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