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琴立雪』流露文人画气质.doc
『宝琴立雪』流露文人画气质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贾母道:不管冷暖,你只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罢了。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 曹雪芹是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他笔下的诗画特性随处可见。多才多艺的曹雪芹,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在诗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绘画也有深入研究。他的艺术修养,直接影响了他独特的格调和叙事角度,体现在小说创作上的美学观。在《红楼梦》一百多回的叙述里,有关绘画的描述比比皆是,那些经典的瞬间、美人与大自然的合二为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真实情况。 如诗如画的场景 在书中第五回对“太虚幻境”的描写中,仙女们支演奏乐新制《红楼梦》的场景与五代画家阮郜所作的《阆苑女仙图》有情景上的相近。《阆苑女仙图》中的“阆苑”乃神仙的住处,图中描绘在一片宁静的云天间十来位仙女手持弦琴,敲动檀板,鸣乐作曲的场景。而仕女奏乐的场景,在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也有精彩的描绘。 其实,在曹雪芹的笔下,我们处处都能看到古代绘画的影子。如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的场景在意境上与明代沈周的《落花图》极其相似。唐寅有诗曰“万点落花都是恨”,也表达了对落花的悲伤情怀。第二十七回描写“宝钗扑蝶”的场景,与清代画家陈字笔下的《扑蝶仕女图》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中国绘画史上从五代开始就有关于《扑蝶图》描绘,《宣和画谱》中所记载的五代画家杜霄,所绘的仕女画《仕女扑蝶图》就有好几幅。著名的还有明代陈洪绶的《扑蝶仕女图》,图中两位扑蝶仕女的动态,轻盈的姿态及全神贯注的神情,反映出作者对女子扑蝶情景的关注和喜爱。《红楼梦》书中这几个经典场景与古代绘画作品所营造的场景如此相近,可以推断出曹雪芹是一个通晓绘画的才子,传统绘画艺术在曹雪芹独具匠心的经营下,不露痕迹地揉合在书中。 且来看看《红楼梦》里最经典、影响最深远的另一个场景――“宝琴立雪”。书中第五十回写道:“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这是“宝琴踏雪”场景的寥寥数语,却引来后代文人画家的特别钟爱,称这个场景为“宝琴踏(立)雪”“宝琴折梅”或“踏雪寻梅”。书中为薛宝琴和画的联系,埋下不寻常的伏笔。贾母将“宝琴折梅”的场景比与仇十洲笔下的《双艳图》――“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次日,贾母又叮嘱惜春:“不管冷暖,你只画去,赶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罢了。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作者借贾母之语,清晰表露出宝琴就是画里的人儿,体现“宝琴立雪”的场景在曹雪芹的构思中就是一幅充满美学意味的画面。 说到此不得不提陈洪绶的《策仗寻春图》描绘踏雪寻梅的情景。图中有一策杖长者,头戴玄色披肩?b巾,身着宽袍广袖;身旁一侍童衣着短褐,手捧一花瓶,紧紧尾随,花瓶上插着梅枝和瑶草。这场景与曹雪芹笔下的“宝琴立雪”有着惊人的相似。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对“踏雪寻梅”可谓情有独钟,仅存世的《踏雪寻梅图》或《骑驴踏雪图》就高达四五幅。此外,明代山水画家吴伟、郭纯,清代画家萧晨、任颐都画过《踏雪寻梅图》。伴雪而生的梅花傲骨芬芳,为银妆素裹、与世无争赢得一片高洁,是历代诗人画家寻求的至臻境界。 不在梅边在柳边 “踏雪寻梅”的场景历来是中国文人画的美学典范,梅与雪,在诗人画家笔下结成不解之缘。梅开盛时,有人赏梅;瑞雪过后,有人寻梅,“踏雪寻梅”便成为许多文人描绘的乐趣。曹雪芹在构思“宝琴立雪”的场景时,显然受到历代文人的影响。 追溯“踏雪寻梅”的根源,出自一则典故:唐代诗人孟浩然巧拒官位、归隐山林、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于是“踏雪寻梅”成为古代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向往高洁生活的精神寄托。宋代以后,借景白雪梅花而写其意象之美,赞颂梅花坚贞品格的诗画渐渐流行起来,后来逐渐演绎成千古佳话,成为诗人画家笔下表达雅逸情趣的题材。王安石便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名句。陆游的《梅花绝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元代画家王冕自叙“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寻梅,“冲寒不畏朔风吹”,他的《墨梅图》及其亲笔题写的《墨梅诗》,堪称歌颂梅花风骨的绝世佳作。 “踏雪寻梅”有高洁的意境,与薛宝琴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极为吻合。曹雪芹灵动地将薛宝琴刻画为古代文人文化象征意义上德才兼备的女性形象。“梅”是宝琴形象的一个意象特征,在第五十回中营造了冰清玉洁的环境,借“梅花”定位宝琴的格调,以简洁的笔墨将宝琴在雪中的场景描写得高洁典雅,照了一幅特写的“雪下折梅图 ”。在清代出版的王希廉评本《红楼梦》插图中,薛宝琴的侧图绘配的花卉就是“梅
相关知识
《《中国全史》 090一百卷 史仲文 胡晓林doc》.doc免费全文阅读
大连湾街道佳宝路景观升级.doc
[红楼之约]红楼梦花卉文化——红楼无处不飞花
北宋“湖州竹派”打开中国文人画的大门
家居养花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气质
金武元直赤壁图 卷
这三种植物号称“气质花”,典雅大气,你值得拥有!
2.2中国的古代艺术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3).doc
琴叶榕的禁忌摆放位置与适宜场所(教你正确地摆放琴叶榕,打造舒适健康的家居环境)
琴叶榕
网址: 『宝琴立雪』流露文人画气质.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3071.html
上一篇: 吴门四家:唐 寅作品欣赏(九) |
下一篇: 元宵节古诗词 描写元宵节诗句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