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1.
项目名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建设单位:上海市绿化管理局项目实施范围:本项目实施范围位于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面滧自北八水闸开始,南部大致接崇明东滩1998大堤中部,西以崇明东滩1998大堤为界,东边界为2007年4月互花米草集中分布区外边界以外约100m处。项目实施面积:实施范围总面积为24.19km2。其中8.98km2位于保护区核心区,5.33km2位于缓冲区;9.88km2位于实验区。项目范围内各分区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关系见表1。
1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
项目范围内分区核心区(km2)缓冲区(km2)实验区(km2)总面积(km2)
鸻鹬类主栖息区(A区)//9.889.88
苇塘区(B区)0.663.05/3.71
雁鸭类主栖息区(C区)3.311.34/4.65
鹤类主栖息区(D区)4.70//4.70
项目实施范围科研监测管理区(E区)0.310.94/1.25
总计8.985.339.8824.19
工程总投资:81507.39万元。本项目属于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工程,因此环境保护投资占总投资的100%。计划竣工时间:2010年10月底。工程内容:(1)互花米草生态控制工程。①控制形式:新建的25km长的围堤构成整个项目实施范围的外边界,从空间上阻断互花米草继续向外扩张。②清除、控制措施:近期以物理控制法为主,通过刈割、水淹、晒地清除互花米草;远期以生物控制法为主,采用定植、调节盐度与水位控制互花米草。(2)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①鸟类栖息地分区:从有利于鸟类群落稳定,鸻栖息地改造的可行性和工程成本等方面考虑,设置鹬类主栖息区(A区)、苇塘区(B区)、雁鸭类主栖息区(C区)、鹤类主栖息区(D区)和科研监测管理区(E区)。②优化措施:通过在98大堤内开挖环形随塘河、在项目实施范围内藨补植芦苇、海三棱草,设置粗放型生态鱼塘等措施来优化鸟类栖息地。
2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主要项目组成
相关知识
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关于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竣工验收的批复
崇明东滩:智斗互花米草,守护鸟类栖息“圣地”
上海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pdf
【生态地理】崇明与互花米草的十年苦战(附考点设计)
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优秀实践案例展示
互花米草的生态治理
治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他们这样做!
互花米草的生态治理——人民政协网
互花米草入侵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的生态后果
网址: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41037.html
上一篇: 昌茂春天里|一个坐拥南部生态保护 |
下一篇: 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政协昆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