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文山州:积极构建“一地一区两园”野生植物保护体系

文山州:积极构建“一地一区两园”野生植物保护体系

文山州:积极构建“一地一区两园”野生植物保护体系

森林云南 2024年11月01日 10:15 云南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7907种,隶属281科1746属,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224种,极小种群植物57种,文山州特有植物265种,极小种群植物资源独特丰富。近年来,文山州统筹推进就地与迁地保护和物种拯救、繁育回归等保护工程,着力构建“一地一区两园”的野生植物保护特色体系,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云南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冯云峰 摄

以自然保护地为基础开展就地保护

近年来,文山州加快建设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具有文山特点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出台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加大对自然保护地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境保护,加大巡查巡护和调查监测力度,实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监测项目、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自然公园保护展示项目,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生物多样性监测,野生植物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内新发现闵氏杜鹃、穗花柊叶、滇南堇菜等15种新植物物种,“滇南雨林邂逅新朋友”“云南丘北普者黑湖发现桃花水母”等保护成果被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

古林箐秋海棠

以保护小区(点)为补充夯实就地保护网络

近年来,文山州针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突出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通过建立保护小区(点),设置标桩、标牌,建设防护栏(网)、隔离带,安装监控监测设备,安排专项管护人员定期巡查巡护,着力补全保护空缺,构建起以自然保护地为基础、保护小区(点)为补充的就地保护网络体系。目前,文山州已建立蒜头果、水松、喙核桃、西畴青冈、德保苏铁、长蕊木兰、中华桫椤、华盖木、壮丽含笑、卵果木莲等原生境保护小区(点)10个,面积超过200公顷,2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以专类园(植物园)为核心开展迁地保护

近年来,文山州积极探索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路径,争取支持纳入“十四五”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建设方案和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2021—2030),启动实施占地3412亩的文山州滇东南极小种群保护专类园(文山植物园)项目,建设珍稀植物、兰科植物收集区和科普展览馆、种子园等11个区(园),全面开展野生植物的采集收集、引种实验、繁育回归和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建立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游憩展示和科普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迁地保护体系。目前,专类园(植物园)共收集保存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及特有植物200余种,繁育毛枝五针松、华盖木、西畴青冈、富宁金花茶等珍稀濒危和特有野生植物6万余株,有效开展水松、伯乐树、德保苏铁等极小种群植物迁地保护30余种。

以特色园(基地)为支撑健全迁地保护网络

近年来,文山州立足特有植物物种资源,充分调动各地林草人才、乡土人才和民间爱好者参与,同时加强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着力推动一批野生植物保护乡土特色园(基地)建设,健全具有文山特色的迁地保护网络体系。目前,在西畴县香坪山建设了木兰科及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园,面积350余亩,定植保护30科147种木兰科及珍稀濒危树种;在富宁县建设了德保苏铁、叉孢苏铁特色园,面积10余亩,定植保护德保苏铁、叉孢苏铁1万余株;在麻栗坡县建立了老山(药王谷)植物园和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麻栗坡研究基地,面积450余亩,定植保护喙核桃、漾濞槭、云南穗花杉等40余种极小种群植物和300余种兰科植物。文山州目前,共建设各类野生植物保护乡土特色园(基地)20余个。

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望天树群落

来源:文山州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张代兵

编辑:张正雪   王靖媛

校核:刘   峰

终审:彭杏资

云南林草微动态(二)33

云南林草微动态(二) · 目录https://mp.weixin.qq.com/s/tYeI-ee1oDLDAT9Z-GGc2g

上一篇省林草局高质高效推动建议提案办理下一篇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添新成员——黄连山湍蛙

阅读 36

相关知识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在京成立
文山州兜兰属野生花卉资源.doc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
北京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揭牌 开启保护新途径
野生植物保护
我市积极构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
云南推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护珍稀草木 守人间芳菲
北京市首个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揭牌
云南省举办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经验交流会
西藏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办法

网址: 文山州:积极构建“一地一区两园”野生植物保护体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410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云南西双版纳:花开冬季——暖冬的
下一篇: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