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以及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政治参与蓝皮书(2012)》,这项调查的主持者、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史卫民说,中国民众的“政策参与”实际参与水平低。
参与意愿越强 满意度越低
报告显示,从政策参与主观状况看,按照每项指标5分的评分标准,全体被调查者的“政策参与意愿”得分均值为3.37分(得分率为67.40%),“政策参与满意度”得分均值为2 .80分(得分率为56.00%),“政策参与效能”得分均值为3.15分(得分率为63.00%),显示被调查者政策参与意愿较强、政策参与效能较高、但政策参与满意度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较高参与意愿和效能的个体,满意度反而较低。报告分析,个体较高的预期与现实的差距,是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之一。
实际参与得分率仅11%
尽管政策参与意愿较强,但中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客观状况并不乐观。按总分为10分的评分标准,6000多名被调查者平均分仅为4.21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其中,得分率最高的为“权利与参与途径认知”一项,得分率为64 .67%,得分率最低的为“实际政策参与”一项,得分率仅为11%。
教育程度影响政策参与
调查报告分析,青年在政策参与客观状况得分高于中老年;受教育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政策参与综合水平,高于高中学历、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呈现出政策参与意愿较强、政策参与满意度低、政策参与效能感较强的特征;按收入水平分,低收入(1500元及以下)被调查者在政策参与客观状况得分最低,较高收入(3501-5000元)得分最高,高收入(5001元及以上)排在倒数第二。
公民政策参与意愿较强、政策参与效能较高、但政策参与满意度偏低。
民众参与以接受政策为基本特征
史卫民说,被调查者尽管较普遍认为公共政策重要,但政策议题并不一定是他们最喜欢谈论的政治话题;在政策参与权利和政策参与途径之间,民众更了解的是权利而不是途径。
这项调查还显示,全体被调查者的“政策参与意愿”得分率为67.40%,“政策参与满意度”得分率为56.00%。这样说明,中国公民“政策参与意愿较强”,但“政策参与满意度偏低”。
基于这样的调查结果,史卫民分析说,这显示出中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基本模式应是民众在政策过程中以“接受政策”为基本特征的参与,是“接受型的政策参与模式”。
专家:公民政策参与机会不足
“想去参与吗?肯定愿意去。去了吗?没去。满意吗?不大满意。”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史卫民对这一状况如此概括。
他表示,中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基本模式是“接受型”而非“改变型”,缺乏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尤其是影响决策的制度安排,或者已有的制度安排(如政策听证会、政策方案意见征求)实际作用不大,使公民政策参与较难提升到“改变政策”或“增加民众对政策尤其是决策的影响力”的水平。“未来的社会可能会要求民众参与决策,参与改进政策的过程,真正提升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
报告指出,政策参与是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问卷调查,可对当前中国公民的政策参与状况做出基本评估。在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孕育成长,政治体制酝酿变革的社会转型关键期,具有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认为,从调查结果看,公民对政策参与明显反映出的特点是“认知高于感知”,“意愿大于机会”。他表示,目前政策参与机会远远没有满足公众的需求,表现为“参与机会不足、参与渠道稀少、平台狭窄、方式单一”等。
(综合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消息)
相关知识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气候融资与低碳发展》发布
情人节卖花分析报告
江南学子三下乡实践报告:天明村花卉市场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李颖、刘晋宏、柳荻等. 2017. IC卡用于灌溉的农户参与意愿分析——以河北省三河市为例. 节水灌溉, 第7期
关于发布《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公告
新版《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发布
低碳试点方案的政策内涵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欧盟低碳能源法律政策
风向标
加快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网址: 报告称中国公民政策参与意愿强满意度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54780.html
上一篇: 宜宾:中国哪吒文化之乡 |
下一篇: 刘曙光:民众为什么不参与?——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