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化妆品行业市场分析2023 美白化妆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化妆品行业市场分析2023 美白化妆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化妆品行业市场多大?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整体零售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万余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化妆品类零售总额4026亿元,同比增长14.0%(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016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1%。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有机化妆品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化妆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众多行业迎来国货替代浪潮,也包括化妆品行业。随着我国化妆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规范、支持行业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规范、引导产业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化妆品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品牌商及销售渠道三个环节,主要由品牌商占据主导地位。

上游原料商和生产商由于其技术研发能力、检验测试能力以及高阶工艺的欠缺性,整体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除原料和生产工艺以外,产品包装以及品牌营销宣传费用是驱动化妆品高溢价的主要原因,因此品牌商在化妆品产业链中拥有主导话语权与定价权。

从下游渠道商来看,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线上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发展,线上直营店、第三方综合平台旗舰店,达人带货等新兴模式不断出现,有力的促进了化妆品行业的飞速发展。

另据天猫平台统计数据,2022年“双11”天猫淘宝平台美妆护肤类目GMV(商品交易总额)排名第一,销售额达344.7亿元,相较于其他类目遥遥领先。究其原因,离不开消费者护肤需求的不断细化及对护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这也可以从护肤品市场规模的变化得到印证。沙利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从1016.5亿元快速攀升至接近2000亿元,并有望在未来五年内突破2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10%。由此可见,我国化妆品市场整体处于稳定高速发展阶段。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化妆品可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两大类。另根据《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中的功效宣称分类,可将化妆品分为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祛痘、滋养、修护、抗皱、紧致、舒缓、控油、去角质、防断发、去屑、保湿和护发等26类不同功效性质的化妆品。

在化妆品市场中,祛斑美白类产品是各大榜单的“常客”。抖音电商发布的《2022美妆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美妆功效内容播放量排名前十的为防晒、美白、清洁/黑头等。同时,该报告还指出,在彩妆类目下,消费者对面部底妆的功效需求中,“美白”成为产品选择的首要关注点。

数据显示,天然和有机护肤品是增长最快的五大潜力领域之一,预计到2027年天然有机化妆品将达到5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14亿元)。 对于品牌而言,天然护肤市场是其亟待挖掘潜力的新领域。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有机化妆品市场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据预测,2022-2028年天然和有机化妆品市场规模将从1704.24亿元增长至2973.78亿元,CAGR大约为9.65%。

据国家统计局化妆品零售数据,2021年全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402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41%,是近8年来我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的最大增幅。但根据最新2022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化妆品1-7月零售总额为2161亿元,同比下降2.1%。实际上,今年以来,化妆品零售总额就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6月每月化妆品零售累计分别增长1.8%、-3.6%、-5.2%、-2.5%,与往年两位数的高增长相去甚远。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化妆品消费大国,总体消费水平已超越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而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费水平还较低,还存在相当大的市场消费潜力。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儿童、男士、中老年人也加入到化妆品的消费行列,化妆品行业蕴藏着无限商机。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消费环境也逐年发生变化。如今,消费者对消费理念更加理性,不仅仅单纯追求品牌效应,而更多的关注化妆品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功效,由此带动了药妆市场以及有机/天然化妆品市场的火热,这也成为各大化妆品企业投资以及关注的热点。

化妆品行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开始将产品本身作为立足点,以产品力作为驱动力,进一步推进行业深化发展。当一个行业的消费者渗透率趋于稳定时,就意味着整个行业已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这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

我国化妆品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9月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该条例旨在加强对化妆品产品的监督。而2017年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规范》,详细规定了抽检行为各方的责任及信息公开要求,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从产品端来看,美白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基本与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一一对应,主要可以分为抑制三酶一素生成黑色素、阻断黑色素生成氧化链、代谢黑色素三部分。

美丽修行大数据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从市场端的反馈来看,热门美白类化妆品对于美白效果好、提亮祛斑、安全不刺激、成分浓度及配方等词汇具有更高的敏感度;所有美白淡斑类成分中,植物提取类成分占比高达45.7%,显示出消费者对于温和成分的偏好。

近年来,消费者对成分浓度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形成了“好成分≠好产品”的认知,意识到单一追求美白成分或浓度没有意义;但拒绝一切含有防腐剂或香精的产品是有失偏颇的,且天然活性成分单一存在是较为不稳定且容易失去活性的,需要在产品配方体系中添加一定安全剂量的稳定剂,才能保证其活性并达到美白效果。

整体美白淡斑市场的典型细分人群以Z世代人群与都市白领为主要量级人群,其中Z世代人群的量级相较于都市白领更大。调研发现,Z世代人群对于美白类产品的需求除功效外,还追求成分的安全健康,他们在选择化妆品时更注重产品的具体添加成分。该人群另一鲜明消费特征是,消费能力普遍不强且需求更为细分化。

除此之外,美白化妆品行业也出现了多场景协同效应及产品品类延伸等趋势,消费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脸部美白化妆品外,更加关注全身美白,进而推动身体美白、手部美白等产品逐渐兴起。同时,美白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也进一步得到拓展,25岁至34岁的男性护肤消费意识逐步提升,显露出对美白淡斑类产品的兴趣,这或将成为功能性护肤产品新的蓝海市场。

本报告根据有机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有机化妆品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有机化妆品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对有机化妆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有机化妆品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有机化妆品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相关知识

2023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举行,花皙蔻获化妆品行业ESG环境保护优秀案例
化妆品公关活动策划方案.doc
向美而生,聚势而行:2023化妆品品牌生态大会侧记
花本成化妆品行业新宠
美容化妆品行业调查报告
《中国化妆品》化妆品国家级刊物版面费多少
云朵艾杨化妆品加盟电话多少?云朵艾杨化妆品加盟靠谱吗?
“花西子”品牌化妆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论文】.doc
花皙蔻牡丹化妆品全国销售额第一,问鼎牡丹化妆品赛道
化妆品公共关系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3篇)

网址: 化妆品行业市场分析2023 美白化妆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6178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最新化妆品销售心得体会
下一篇: 药妆产品的概念与功能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