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细雨绵绵,公路人披着雨衣沐风栉雨,清理路边杂草枯枝;
夏日骄阳似火,公路人黝黑的脸颊满是汗水,修补着路面的坑槽;
秋日洒满落叶,公路人挥着沉重的铁铲,平整着路肩的积土;
冬季寒风凛冽,公路人搓一搓冻僵的双手,铲除路上的积雪……
一年四季,养护人始终在路上。历经多年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的不懈探索,徐州公路养护理念、管理机制、人员队伍、技术工艺不断成熟,推动公路养护技术不断创新发展。2023年,徐州公路聚焦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智慧化、发展集约化、运作市场化和服务优质化,凝练“精心为民”的核心价值,在全省率先打造具有徐州特色的“苏式养护”品牌,呈现了徐州公路人“匠心筑梦、徐路前行”的使命和担当。
狠抓大中修工程确保质量
104国道上,车辆川流不息,公路养护人员在作业现场封闭超车道,行车道两个车道正常通行。在封闭路段内,同时开展中间带绿化修剪、高草清理、“四沿”垃圾清理、路面裂缝灌缝及路面坑塘修复工作,使国道整体路况、服务水平、路域环境保持在较高水平。
这是2023年市公路中心在104国道徐州段开展整线化综合集中养护模式试点的一个现场镜头。施工作业同步化、生命安全防护加强化、路面病害维修精准化、应急抢修快速化、养护工程监管和交通组织专业化、路网监测现代化、整线养护保畅联动化……今年各项养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市公路中心狠抓大中修工程质量,确保实体质量稳定受控。
加强养护科学决策和全生命周期养护,定期开展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分析,统筹开展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和养护修复工程,促进养护投资效益最大化。结合徐州市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的发展需求,市公路中心启动三年养护规划工作,组织开展了公路养护管理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形成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程三年项目库,根据路况检测结果动态调整、滚动实施。2023年徐州市养护大中修工程抢抓原材料供应充足、物美价廉的市场机遇,精心组织,紧锣密鼓,加速推进,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年实施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13项165公里,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71公里,实施危旧桥改造工程11座、桥梁抗震加固专项工程26座,设置桥梁健康监测系统24座。总投资3.05亿元,工程优良率达100%,危桥当年处置率达到100%。
养护工程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全面推进项目科学化管理,强化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可追溯管理,精细化管控水平和建设品质不断提升。设计阶段加强调查勘测工作,提高设计精细化程度,强化总体性、系统性思维,加强动态设计,保证养护工程设计质量。施工阶段强化试验检测环节,督促承包人提高自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强调监理独立试验、平行试验和抽检频率,坚持业主质量跟踪抽检,将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做到多层把关、各负其责,确保工程质量。质量监管强化重点部位、关键工序、主要指标的检查,着重检查桥梁水泥砼构件强度、保护层厚度,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成型情况、沥青面层施工起步、收工部位和纵向接缝等薄弱部位渗水、厚度、压实度等指标,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监督整改,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进行返工处理,形成质量管理的高压态势。
养护大中修工程以及桥梁养护工程的实施,大幅提升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路面技术状况水平、通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沿线道路的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公路出行保障。
强化日常养护确保路畅路美
笔直平坦的公路,穿过闹市商圈、居民小区、公园绿地……公路两侧,环境整洁,绿树成荫。这是环境整治后的国省道沿路景象。
今年以来,市公路中心组织开展普通国省道沿线垃圾清理专项整治活动,对发现的沿线边坡高草、红绿灯路口漂浮物、机耕道搭接路口堆积秸秆等问题,逐点查看并现场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同时,结合“垃圾集中清理”活动,无死角、全方位清理路面、路肩、边坡、绿化带、桥下空间等存在的各类垃圾、杂草、堆积物等,逐条线路统计绿化缺损情况,及时进行绿化补植。积极做好洒水保洁抑尘,保持路面整洁。联合公安交警、沿线乡镇开展常态化联合整治活动,形成垃圾清理整治行动合力。
养护公路是主业,每一米公路的安全畅通是公路人责无旁贷的担当。徐州公路人秉持“工匠精神”,以路面养护为核心,抓住季节性养护,全面实施精心化养护。通过日常巡查、智能巡查、路况评定等工作,认真分析各管养线路存在的不足,加强日常养护工作的针对性,确保公路每时每刻的安全畅通。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积极探索红绿灯路口车辙处治、路面唧浆裂缝处治的新工艺、新方法,加强早期病害的处治,提升日常养护的效益;进一步规范施工工艺,在严格执行部、省养护规范、标准、规程基础上,将各类指导方案印发成口袋书,直接普及到一线施工工人;配备了8台自动化辅助巡查车、8台防撞车、8台成套养护设备,自动化辅助巡查覆盖率达到100%,有效解决冬季路面病害修补的难题……
在道路养护的同时,市公路中心还加强桥梁日常养护,通过在桥梁结构上布设各种传感器、采集设备和传输设备,对桥梁的荷载作用、环境作用以及结构响应等进行长期自动测量,对已建成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使用和数据运维分析,为管养单位提供在线预警、状态评估和决策辅助等,掌握桥梁长期性能变化,及早发现结构安全隐患,辅助管理部门制定合理、主动、预防性的养护与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大桥的运营养护成本,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
2023年,市公路中心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市公路养护现场观摩、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苏式养护”品牌创建内涵,提高全市公路养护职工业务技能,保持公路技术状况高质量均衡发展。
科技赋能创新养护方法
104国道睢宁段养护工程施工现场,无人驾驶的摊铺机、压路机组成集群驶入,在无驾驶员操作的情况下智能前行,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沥青路面摊铺、初压、复压、终压作业。无人集群驶过后,路面整修一新。这是我市首次运用无人自动化技术和集群协作机制来完成公路养护施工任务。
“三分建、七分养”,与新建工程“一张白纸绘蓝图”相比,公路养护是“在蓝图上绘蓝图”,这其中,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不可小觑。今年以来,市公路中心在养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广泛使用“四新技术”提升工程质量。
以提升大中修工程质量为核心,积极开展养护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养护大中修工程全面推广使用路面施工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对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各环节的全面动态监控,工程管理全过程精细化、智能化。
在养护大中修设计中积极采用道路病害调查机器人系统进行探测,通过对路面表观及内部结构信息同步采集,形成检测区域数字孪生模型,并对表观和内部结构病害的分布区域进行分析,进而对裂缝病害成因进行分析。
全面推广使用智能辅助巡查系统,做到公路养护巡查智能化、无人化,在降低人工巡查安全隐患的同时,提升了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
采用行业首创的微波、热风复合加热技术,配备立式加热搅拌系统,具备旧料加热再生、冷料加热、新料拌合、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拌合等功能,有效提高冬季路面维修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试点开展整线综合集中养护,加快推进公路设施养护数字化建设,建立公路基础设施三维数字模型和数字化平台,实现公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推进公路建设、交通、养护、性能、监测、检测、环境等公路养护相关数据融合,为公路业务的科学决策、政策制定、绩效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11月,我市首个智慧化绿色化现代养护工区在铜山棠张养护工区成立,该工区优化整合现有人力、设备、车辆、信息系统,加强新能源和智能养护设备的应用,全面提升养护工区管理规范化、作业高效化、应急处置精准化。
团结奋进新征程,奋楫扬帆再出发。市公路中心始终以科技创新赋能行业,持续推动“四新技术”发展,写好新时期公路养护徐州方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好“公路先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徐州市公路中心着力推动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
徐州市公路中心举办钢桥养护技术讲座
济宁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面掀起春季公路养护热潮
2022年信阳市公路工作会议召开
延津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扎实做好公路养护 提升公路管理能力
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直属中心2024
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动担当促“归落” 笃行实干护坦途
公路养护与管理基础知识
连云港市公路中心领导慰问东海一线养护工人
中国公路养护行业供给分析 截止2022年12月底企业有35459家
网址: 徐州市公路中心着力推动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8607.html
上一篇: 青白江 | 夏日养护三举措,有效 |
下一篇: 在为花卉摄影定基调时,一般获取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