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外生菌根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外生菌根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外生菌根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摘要】: 本文利用巢氏PCR-DGGE技术分析了黄龙山林场不同样地油松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酶活性、水分含量等之间的关系。利用平板对峙等室内试验和对油松苗接种的盆栽试验,揭示了外生菌根真菌和菌根促生细菌—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生长及抗病能力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油松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其真菌群落多样性对黄龙山林场不同样地油松林土壤酶活性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表明,油松根际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坡端高于坡底,阴面高于阳面,林区路旁由于采样环境不同于林中样地,酶活性介于其他样地之间。DGGE图谱分析表明,该区域油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相似性较高,但不同样地DGGE条带的位置、亮度和数量存在一定差异,表明真菌种类、生物量和多样性不同。真菌多样性丰富,多样性分布特征与酶活性分布特征相一致。土壤酶活性、真菌多样性、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余酶活性与真菌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含水量与真菌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余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pH值与各种酶活性之间均未达显著相关(P>0.05)。2.外生菌根真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外生菌根真菌与病原菌对峙实验表明,乳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lactifluus(简称SL)、褐黄牛肝菌Boletus luridus(简称BL)、马勃Lycoperdon sp.、天台山5号(简称TTS-5)对立枯丝核菌均有拮抗作用,其中SL抑制率最高,66.89%,TTS-5抑制率最低,49.60%。在对峙菌丝接触处,SL和TTS-5号使病原菌菌丝老化,变形,抑制其菌丝的正常生长。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天台山5号进行鉴定,结果为裂褶菌属的一种真菌。3.荧光假单胞菌对外生菌根真菌和立枯丝核菌的作用荧光假单胞菌对外生菌根真菌的促生实验表明:不同浓度下P. fluorescensHDY-8、HDY-9、HDY-20、HDY-35对SL和TTS-5的生长、生物量有不同的影响。P. fluorescensHDY-20、HDY-35是SL的最佳促生菌株;除HDY-35外,其他细菌均可作为TTS-5的促生菌株。荧光假单胞菌与病原菌的平板对峙培养发现,仅HDY-20对立枯丝核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HDY-9和HDY-35对病原菌几乎无抑制作用,而HDY-8对病原菌出现促进作用。P. fluorescensHDY-20既对外生菌根真菌有促生作用,又对立枯丝核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外生菌根促生菌及防治立枯丝核病的最佳菌株。4.外生菌根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苗生长及猝倒病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外生菌根真菌乳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lactifluus(SL)和Schizophyllum sp.(TTS-5)。在盆栽条件下对油松幼苗接种ECM真菌(SL/TTS-5)、荧光假单胞菌(PF)、双接种ECM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SL+PF/TTS-5+PF),测定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猝倒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接种处理的油松苗成活率、生长状况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且SL+PF效果最好,其成活率、苗高、地径、地上干重、总干重及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提高22.10%、36.16%、44.86%、124.14%、161.54%和100%。双接种可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他酶活性均与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碳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接种ECM真菌、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双接种ECM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及未接种的油松苗,接种病原菌前后MDA含量大小为CK>PF>SL>SL+PF ,CK>PF>TTS-5>TTS-5+PF ; SOD、CAT和PAL酶活性基本表现出SL+PF> TTS-5+PF>SL>TTS-5>PF>CK,但不同处理酶活性增长幅度不同,除SOD外,CAT和PAL酶活性均以SL+PF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增长76.18%和112.64%。接种处理的油松苗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且SL+PF效果最好,分别降低60.94%和70.55%。可见,接种菌根真菌可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增强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促进油松苗生长,抑制猝倒病的发生,菌根促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增强了菌根真菌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1234187246572142592

相关知识

外生菌根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不同菌根类型林分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影响因素
亚福莱特拟地花菌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其中又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Annual Review丨中科院王二涛组发表有关菌根共生综述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杀虫剂和杀菌剂)
科学网—邓新/王鑫合作团队揭示植物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动态的毒力调控网络
气候变化对油松潜在地理分布时空格局的影响
兰花菌根影响养分吸收及生长的研究
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

网址: 外生菌根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04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脐橙落花落果太严重!怎么办?脐橙
下一篇: 葡萄各生长期重点病虫害防治策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