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油松潜在地理分布时空格局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09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气候变化对油松潜在地理分布时空格局的影响
唐兴港 袁颖丹 张金池 开通知网号
【摘要】:根据110个分布点数据和19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气候变化下油松的潜在地理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背景下,MaxEnt模型均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在不同浓度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对预测结果贡献较大的环境因子为年均温、平均日温差、温度季节变化方差和年降水量。当前油松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宁夏南部、湖北北部、辽宁沿海和甘肃东南部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以高度适生区为中心向外扩展,同时长江流域的沿途各省区都具有一定的适宜油松分布的条件。除RCP 2.6情景下油松的高度适生区面积有所下降外,未来其分布面积整体将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未来江苏和贵州两省将成为油松种植的潜在区域。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封成伟;何志瑞;油松繁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3年06期 2 张从明;满孝武;吴芳;员瑗;边禄森;北京西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土壤-林木连续体微生物群落比较[J];菌物学报;2023年10期 3 陈舒豪;程广有;基于MaxEnt模型的东北红豆杉潜在适生区预测[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3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飞龙;徐刚标;牟虹霖;李赞;伯乐树潜在地理分布时空格局模拟[J];植物科学学报;2020年02期 2 王祎琛;毛俊俨;陈星京;张忠强;杨秀云;应用最大熵模型预测黄连木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07期 3 段义忠;王佳豪;王驰;王海涛;杜忠毓;未来气候变化下西北干旱区4种扁桃亚属植物潜在适生区分析[J];生态学杂志;2020年07期 4 赵莹;蔡立新;靳雨婷;李俊霞;崔迪;陈振举;暖干化加剧东北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径向生长的水分限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10期 5 王茹琳;刘原;李庆;沈沾红;陆兴利;赵金鹏;王闫利;王明田;气候变化情景下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菌潜在地理分布模拟[J];植物保护;2020年02期 6 张劳模;罗鹏;庞丽峰;唐小明;运用最大熵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东北红松分布的模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年03期 7 张胜男;杨杉杉;闫德仁;油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研究进展[J];内蒙古林业科技;2020年01期 8 李宏群;刘晓莉;汪建华;符勇耀;金冬桂;基于MaxEnt模型荔枝在中国的潜在种植区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年02期 9 秦思思;颜玉娟;欧阳晟;基于MAXENT模型和Arc GIS预测蜡梅适生域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生态科学;2020年03期 10 徐思远;李斌成;田浩园;李雪萍;杜超群;连香树在东南亚潜在分布区预测与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真真;油松遗传多样性与空间遗传结构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兴港;袁颖丹;张金池;气候变化对油松潜在地理分布时空格局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09期 2 王绮;樊保国;赵光华;气候变化下毛榛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生态学杂志;2020年11期 3 张明珠;叶兴状;李佳慧;刘益鹏;陈世品;刘宝;气候变化情景下长序榆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生态学杂志;2021年12期 4 董京京;陈洁;杨宏;李蒙;王贤荣;伊贤贵;华中樱桃适生区模拟和生态特征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3期 5 吴帆;朱沛煌;季孔庶;马尾松分布格局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2期 6 陈禹锦;罗喻才;于芬;杨光耀;张文根;气候变化情景下毛竹潜在分布及动态预测[J];世界竹藤通讯;2021年03期 7 杨黔越;叶兴状;徐毅枫;覃名扬;刘宝;黄秋良;张国防;山白树潜在适生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5期 8 郎显鹏;樊如月;李青丰;中国北方地区蒙古韭潜在适生区分析[J];草地学报;2023年11期 9 刘凯;姚晓燕;寸得娇;张仪;李兰花;气候环境因子对我国森林革蜱适生区的影响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1年06期 10 张保得;谢准;马玉珊;赵艳丽;韦春冕;符莹莹;刘米;徐福荣;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金荞麦适生区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2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启杰;桫椤的潜在适生区及其变化研究[A];浙江省地理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环境与健康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C];2020年 2 黄阳洋;潘涌智;熊忠平;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and Zhang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A];云南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云海;何宏轩;利用生态小生境模型分析福寿螺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李文荣;齐力旺;张中秋;山西油松天然林的地理分布和种群变异规律的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5 高宗林;金亚荣;张亮;裴素华;周凤波;谈谈油松良种采收的技术办法[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宁晓雨;杨慧;王震;李毳;山西油松资源利用与保护[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7 江绪文;王建华;陈海军;孙文浩;冯志琴;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果籽分离仿生加工艺技术研究[A];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李毳;杨慧;宁晓雨;王震;娄晓;王烨;山西油松资源的遗传特征及应用[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俊林;张宗权;袁胜利;超声波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及作用机理[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范丽;油松容器袋育苗及10%浇水技术[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振江;全球变暖背景下杜松适生区变化及主要化学成分对环境因子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2 张晓芹;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8年 3 张宝刚;中国大豆根系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和共发生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李毳;油松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位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5 王聪;马铃薯甲虫全球扩散趋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6 高泰;中国树蜂属(膜翅目:树蜂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及适生区分布预测[D];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7 龙东风;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于显威;油松和樟子松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及结构调控模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赵正学;中国蜡蝉总科多样性格局及重要农林害虫适生区预测研究[D];贵州大学;2021年 10 房敏峰;远志资源生态化学评价及道地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光华;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酸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20年 2 陈禹光;福建省竹林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 3 马琦;黑森瘿蚊的适生区分析及其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4 李国营;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刺柏属植物潜在适生区预测[D];西藏农牧学院;2023年 5 罗恒毅;气候变化对喜旱莲子草及莲草直胸跳甲适生区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22年 6 吴艳;气候变化下黑龙江省杓兰属植物的适生区预测[D];东北林业大学;2022年 7 徐迎雪;气候变化对城市常见绿化树种高适生区域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2年 8 陈冰瑞;黑龙江省百蕊草适生区分布格局与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年 9 周小芬;丹霞梧桐种质资源分子鉴定及其潜在适生区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年 10 王绮;气候变化下毛榛在中国分布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晨 通讯员 李荣福;四川是三七扩种的潜在适生区[N];中国科学报;2022年 2 本报记者 白杨;陇南打造长江上游“低碳”适生区[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3 特约记者 铁铮 通讯员 李耀明;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培育有突破[N];中国花卉报;2016年 4 特约记者 铁铮 通讯员 贾忠奎;北林大聚焦油松25项关键技术研究[N];中国花卉报;2016年 5 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管理局 张素琴;油松不宜成活的原因及对策[N];中国花卉报;2014年 6 平原;油松大苗成活率提高两成[N];太原日报;2008年 7 吴志勇 刘丽莉;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将更新163棵油松[N];北京日报;2006年 8 记者 骆会欣;天安门广场的油松可以深呼吸了[N];中国花卉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郭馨怡;北海公园这棵油松缘何被称“遮阴侯”[N];中国花卉报;2022年 10 记者 蒋忠财;我市完成万余棵油松种植任务[N];海东时报;2017年
相关知识
中国野生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导环境因子
气候变化对濒危藏药红花绿绒蒿适生区分布格局的影响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流域植被覆盖格局时空演变研究综述
基于气候变化的非洲橘硬蓟马分布区预测与分析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数据集
基于MaxEnt探究东亚特有属−天女花属(Oyama)的分布格局变迁
气候变化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花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PDF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青藏高原生长季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网址: 气候变化对油松潜在地理分布时空格局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