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柑橘达到年年优质丰产的效果,一系列的管理是必不可免的,而作为比较基本的土壤管理,却也是不能忽视的。关于园区土壤耕作的方法与技巧,只要掌握到位,便能为柑橘优质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常我们在进行土壤管理时,采用比较多的有深翻扩穴、间作、培土、覆盖、免耕法、中耕、生草法等,具体详细操作且看详细介绍。
1、深翻扩穴
丘陵山地幼树在定植后几年内应继续在定植沟或定植穴外进行深度相等的扩穴改土,以利根系生长;成龄柑橘园土壤紧实板结,地力衰退,根系衰老,也应行改土和更新根系。
深翻改土时期依地区而异。据广东试验全年均可进行,以4~10月最好;四川、重庆以9月为最好。在根系生长高峰期进行,断根后伤口易愈合,发根多;抽梢期及有冻害地区冬季低温期不宜扩穴,以免影响新梢生长和加剧冻害。
在广东普宁没有冻害,对幼树利用冬季扩穴断伤部分根群和土壤经几天干燥,能促进花芽分化。
幼树可在植穴外围挖半圆形沟或在植沟外挖长方形沟,分年深翻改土。成年园根系已满全园,为避免伤断大根及伤根过多,可在树冠外围进行条沟状或放射状深翻改土,深、宽为0.6~1m,分层埋施绿肥等有机、无机肥料,可以隔年或隔行或每株每年轮换位置深翻。
广西华山农场及广东红湖农场深耕时每株施土杂肥或堆肥50~100kg、豆饼0.5~1kg、
过磷酸钙0.5kg(或骨粉1kg)、石灰0.5kg,与表土拌匀填人坑中层,心土堆置坑面并高出地 面10~15cm,以防渍水。
2、间作
土壤每年约消耗2%的有机质,及时补充有机质是维持和提高柑橘园地力的必要措施。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封行前的株行间生草种绿肥。
一般山地柑橘园土壤较瘦瘠,有机质缺乏,冲刷严重,更应该生草种绿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以园养园。
绿肥覆盖地面,夏季可防止冲刷,降低土温,增加空气湿度和抑制杂草。在盐分高的柑橘园有机质吸水力强,能缓冲和淡化盐分。
豆科绿肥能增加土壤含氮量,非豆科绿肥形成腐殖质较多,两者最好混播或轮作。一年生绿肥每年可轮作2~3次,多年生绿肥每年可割数次。
高温地区可选植山毛豆、印度豇豆、假花生、巴西苜蓿、田菁、柱花草、黑饭豆、猪屎豆等,低温地区可种植黑饭豆、印度豇豆、白豆、乌豇豆、豌豆、田菁、蚕豆、苜蓿、绿豆、苕子、紫云英、肥田萝卜等。
海涂土壤含盐分较高,宜先种田菁,然后种豇豆、绿豆、苜着、蚕豆等。此外,还可间种甘蓝、白菜、瓜类、大蒜、西瓜等。在广东,与香蕉、大蕉、番木瓜、李、菠萝间种,能适当遮阴,增加果园早期收益。间作前应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并保证与柑橘植株有一定距离。
3、培土
培土可以加厚土层,改良土壤,增加养分,防止根系裸露,防旱保湿,防寒保温,促进水平须根生长。培土宜在旱季来临前或冬天采果后进行。一般培干土,多用塘泥、河泥、草皮泥等。
如园地属黏性土,可培沙质土,反之培黏性土。培土不宜太厚,一般3~10cm即可,以防根颈部和下层根系腐烂。最好在深翻改土的基础上进行。
4、覆盖
地面覆盖可防止土壤冲刷,夏季降低土温,冬季保温,又能保水,抑制杂草,增加有机质,使表土松软通气,保存养分,减少硝态氮流失,促进土壤微生物话动和表层根系生长。
海涂盐碱地区的温州蜜柑园,在0~20cm的土层内覆盖比不覆盖的含水量增加3.24%~6.39%,这在海涂及滨海沙滩是抗旱、降温、防止返盐、促进柑橘生长的有效措施。
覆盖有全园覆盖及树盘覆盖,常年覆盖及短期覆盖。广东化州柑橘老区行全园常年覆盖,从植后开始,每年每公顷覆盖芒萁37500kg,可以减少土壤冲刷,常年不需中耕灌溉,但是柑橘根浅。
树盘覆盖即距树干10cm至树冠外围30cm处进行覆盖,可用绿肥、芒萁、杂草、稻麦玉米秸及落叶等。浙江温州柑橘园一年覆草两次,第一次7月上旬,因雨水多易腐烂,翻入土后再盖。
5、免耕法
夏干区许多柑橘园土壤有机质丰富,可采用裸地免耕法结合除草剂灭草,完全不中耕。由于保持土壤原来结构,灌溉水、雨水透人较易,细根量较多,产量比中耕园高,且较省肥料和劳力。
在夏湿区也有一些柑橘园采用免耕法,效果相当好,但不如夏干区那样广泛采用。
不同免耕方法比较:绿肥间作区,土壤含水量最高,由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土壤物理性状良好,表土疏松易透水,产量高,但易发生果皮粗厚松浮、着色较迟、果汁酸量增加、糖分减少、风味较淡。
化学除草不中耕区,地面板结,土壤含水量少。
放任生草不中耕区,含水量也少,因杂草抢夺大量水分、养分,产量均低而品质劣。
每年行6~8次的中耕区,造成犁底或中耕层下的硬盘,土壤含水量少,以及经常断根,营养恶化,树势生长明显受阻而低产。
最好是实行绿肥与有限中耕结合,或带状生草与覆草中耕结合,并轮换局部深耕,使土壤中腐殖质分布较深,增加土壤孔隙度,石灰和磷肥也能深施,改善土壤理化性,促进根群发达。
6、中耕
我国柑橘园一般以中耕0~3次为宜,水田柑橘密植,不宜中耕。对柑橘园地试验证明,从每年耕犁12~15次改为2次,土壤的浸透水增加4~12倍。
广东在水位能降至0.8~1m以下的柑橘园,表土下10cm即有细根密生,采果后可中耕6~10cm,雨季除草,浅松表土,中耕深度以在最浅根层3~4cm以上为宜。
山地、旱地中耕深10~15cm,采果后和雨季结束前各中耕1次,不碎土,清明前后浅中耕1次,或结合间作进行。
中耕使地面凹凸疏松,易于透水,对山地、早地保水保土起良好的作用。但中耕次数过多,土壤有机质分解快,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
7、生草法
生草法是在柑橘园株行间播种草种,长到一定程度后割短翻压人壤。
日本的柑橘园越来越多采用生草法,裁培一年生牧草多花黑麦草。这种牧草不择地,pH6~6.5最适,耐湿、耐寒性强,浅根多,春天生长迅速繁茂,使得其他杂草无隙可乘,茎细柔软,一经伸长即倒伏,初夏变黄结实,8月底至9月初种子撒落,下一代自然生长。
近年来,我国的柑橘园也普遍采用生草法,但以自然生草栽培为主,铲除深根高秆的恶性杂草,保留浅耕矮秆的天然杂草即可。以藿香蓟进行生草栽培可增加捕食螨,控制红蜘蛛,现在广东、广西、湖南大力推广。
相关知识
柑橘土肥水管理技术要素.ppt
柑橘线虫病
花友总结:最全的盆栽花卉浇水窍门,值得一看!
日光温室土壤耕作|要种好地也要养好地,土壤有活力,菜农有效益
耕作学复习重点
寒冬时节,柑橘防冻保温小技巧
没条件测土?这10个方法一样可以检测土壤肥不肥!
柑橘的生长周期(从种植到结果的完整过程)
柑橘高产栽培关键管理技术
盆栽向日葵的种植教程,值得一看
网址: 柑橘土壤耕作七要素,值得一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17214.html
上一篇: 柑橘9月管理要点,注意施肥补水还 |
下一篇: 【果技精选】柑橘全年管理、用药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