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花的再生繁殖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2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六出花的再生繁殖技术研究
丁超 杨萍 王计平 任志强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提高六出花(Alstromeria aurantiaca)的繁殖效率,以其顶芽和叶片为外植体材料,比较不同试验时间外植体的筛选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及分株繁殖试验,初步建立六出花分株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顶芽初代培养以MS+6-BA 5.0 mg/L+NAA 1.0 mg/L培养基为最佳;生根培养以3/4MS+NAA 0.2 mg/L+IBA 0.5 mg/L为好;种子发芽试验基质选择以泥炭:沙:蛭石=1:1:1,(22±2)℃左右环境下3周,再放入5℃左右冰箱中处理3周最佳,分株繁殖最适合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2:1。分株繁殖选取生长健壮、花色鲜艳、无病虫害的植株,分株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2±2)℃。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秀;六出花的繁殖栽培及在长春市的园林应用[J];现代园艺;2021年21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小龙;尹万元;任莹;童冉;臧德奎;泰山椴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34期 2 张仁贵;张思露;花叶玉簪的组培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3 梁文斌;聂东伶;吴思政;柏文富;沈素贞;短梗大参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10期 4 冯敏;顾德峰;王阳;刘美彤;董然;长白山大花剪秋萝组织培养及保存技术[J];北方园艺;2014年10期 5 杨丹;顾德峰;董然;赵和祥;孙唯一;三种玉簪新品种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2年01期 6 王述贵;何燕梅;考安都;王艳芹;周永红;丁春邦;油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19期 7 吴则焰;刘金福;洪伟;郑世群;何中声;张晓萍;水松扦插繁殖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2期 8 邓文韬;张日清;袁德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菲油果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陈白冰;梁文斌;聂东伶;肖健;柏文富;吴思政;不同栽培基质对短梗大参幼苗生长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1年03期 10 祁宏英;徐洪国;梁艳;黄凯;六出花基因组DNA的提取[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超;杨萍;王计平;任志强;六出花的再生繁殖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25期 2 杨艳容;盆栽六出花的繁殖栽培技术[J];中国花卉盆景;2007年07期 3 王杰;盆栽六出花四季养护[J];中国花卉园艺;2013年16期 4 卢子豪;陈冠群;申瑞雪;申晓辉;六出花瓶插过程中乙烯代谢特征及其调控效应[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05期 5 吉醒;典雅富丽的六出花[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8年03期 6 Knst;家强;荷兰六出花切花生产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6年06期 7 柯昉新型切花材料——六出花[J];中国花卉园艺;2004年12期 8 吉醒;六出花[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4年06期 9 六出花[J];技术与市场;2000年04期 10 林依明,李书靖六出花[J];甘肃林业;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钱永强;孙振元;韩蕾;巨关升;野牛草相连分株对异质水分环境的生理响应及其调控[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2 胡蓬清;肖海燕;刘青林;垂花百合种子发芽试验[A];美丽大丰 球宿花开——中国球宿根花卉2015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谢全刚;闫吉治;王进;罗天;杨栋;刘庭;李雪梅;不同置种方式对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4 童家赟;张晓丽;何瑞;詹若挺;穿心莲种子发芽试验标准化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余刚;原雅玲;吴永朋;赵锦丽;王琪;李仁娜;五种葡萄风信子的种球保藏及繁殖技术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2014年 6 牛文魁;李中福;青檀种子繁殖技术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江汉;多巴产黑培养基在快速鉴定新生隐球菌中的作用[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王未名;陆文华;陈建爱;张道海;适合大量生产块状耳霉的培养基[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C];1996年 9 卢润生;李定越;蒋绍双;郑德福;王召伟;三种分枝杆菌-L型培养基的比较[A];2005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婉璐;氮添加对毛竹光合碳克隆整合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配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2年 2 钱永强;异质性水分胁迫下野牛草克隆分株间生理整合及其调控机理[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李伟;不同光暗周期下野牛草相连克隆分株间生物节律同步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慧;苎麻分株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株生理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2 廖茂芪;克隆整合对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相连分株间养分资源传输再分配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3 张露丹;松嫩平原碱斑生境芦苇种群匍匐分株生长与生理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龙茜;火柴头实生植株光照的生理整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魏花朵;养分异质对结缕草克隆分株生理特性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6 章超;基于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分析雷竹氮素克隆整合效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0年 7 白瑞霞;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克隆分株及土壤氮、磷、钾的含量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8 丁菲;松嫩平原不同播种时间虎尾草生殖分株生长与生产的可塑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别姿妍;差异光周期下野牛草相连克隆分株生理代谢节律同步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10 赵羽楠;养分异质对结缕草克隆分株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光卿;非法扩繁成六出花发展拦路虎[N];中国花卉报;2014年 2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余梦凡;新疆“雨水”仍飞“六出花”[N];新疆日报(汉);2022年 3 本报记者 唐玮婕;让国产培养基“绽放”国际市场[N];文汇报;2024年 4 李晓;价格走高 日本窃贼瞄准盆栽[N];环球时报;2023年 5 本报记者 郭馨怡;看似寻常的盆栽菊,其实充满无限可能[N];中国花卉报;2020年 6 记者 郭云龙;北京盆栽果树热销价格亲民[N];中国花卉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吴雪君;快速增量致盆栽菊行情走低[N];中国花卉报;2017年 8 本期主持 本报记者 韩益;小盆栽风头正劲谁能染指?[N];中国花卉报;2013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葛祥柠;盆栽果树销售红火年宵难见[N];中国花卉报;2011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戴呈玲;盆栽果树年宵市场前景看好[N];中国花卉报;2010年
相关知识
六出花的繁殖方法
盆栽六出花的繁殖栽培技术
六出花的繁殖方式以及贮藏运输
鲜花养护:六出花的花语以及繁殖要点
【六出花盆景】六出花的栽培技术
六出花水培(六出花如何繁殖)
杜鹃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鲜花养护:六出花的繁殖方式以及贮藏运输
六出花的栽培技术
紫阳花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网址: 六出花的再生繁殖技术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1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