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根据林下栽培金线莲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林地环境

根据林下栽培金线莲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林地环境

根据林下栽培金线莲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林地环境

掌握金线莲种苗培育技术、林下栽培环境控制技术。金线莲是一种多年生珍稀中草药,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在我国分布于南方各省份,在福建和台湾等地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大宗的生物资源品种。相关药理研究发现,金线莲全草可人药,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滋阴降火和消炎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腰膝痹痛、吐血、血淋、遗精、肺结核、咳嗽、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重症肌无力、慢性胃炎、肝炎、肾炎、膀胱炎、小儿惊风、妇女白带异常及毒蛇咬伤等症。金线莲主要活性成分为金线莲苷( kinsenoside)。另外,金线莲还含类黄酮、多糖、挥发性化合物、生物碱、萜类、甾体和丰富的苷类成分。在生物活性方面,金线莲主要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炎、抗病毒、肝舌保护性、免疫调节、镇静和抗肿瘤等作用。金线莲为民间常用“药食两用”中药材,其保健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 睐。金线莲经特殊的“食品化炮制”可做成药膳膏方,适用于亚健康人群、重病患者辅助治疗及病后康复,具有滋补保健疗效。此外,金线莲加上苦丁茶、罗汉果、甘草、杭白菊和山楂等常见食材调配口感,可开发出新一类降“三高”保健品及改善代谢功能障碍的固体饮品。

1.形态特征

金线莲,又称金线兰、金线虎头蕉、金蚕、树草莲、金钱子草、乌人参等,学名花叶开唇兰(Annectochilus roxburghii)。陆生草本,高10 - 18cm,茎基部匍匐,淡红褐色,稍肉质,被柔毛。下部聚生2-4 片叶,叶互生,宽卵形,长1.5-3. 5cm,宽1- 3cm,顶端急尖,基部近截形或圆形,叶上面为暗的天鹅绒绿色而具有金黄色的网状细脉。叶下面淡紫红色;叶柄长9 - 10mm,基部为阔而短的鞘。总状花序,具 2-6 朵疏散的花;花苞片淡红色,卵状披针形,长6-9mm;萼片淡红色,被短柔毛,中萼片卵形、舟状、顶端钝,侧萼片近长圆形、稍偏斜、较长而稍狭;花瓣白色,近镰刀形,与中萼片靠合成兜状唇瓣2裂;裂片舌状条形,长约6mm,宽约1.5mm,中部收狭成颈,颈长约6mm,两侧各具 5-6 条长4~ 6mm的;距圆锥状,指向唇瓣。花期10 - 11月。

流苏


2.生态习性

(1)气候条件

金线莲喜冬暖夏凉、潮湿、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怕暑、怕寒,夏天夜温最好不要超过20℃,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其生长。因此,金线莲产地区域生态因子值范围为:最冷季平均气温6.6 - 22. 9℃,最热季平均气温19. 1- 31.1℃,年平均气温14.7 -200W/m2,因此我国南方各省份气候条件均适合金线莲栽培。

(2)土壤条件

金线莲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适合生长在土壤腐殖质含量高、通气透水条件好、pH为5.6左右的酸性土壤上。若个别土壤因子不满足条件,在宜林地选择时可以通过改造土壤环境达到栽培目的。

(3),光照条件

光照条件是金线莲生长好坏的重要因子。在郁闭度0.7左右的下,光质以漫射光为主,金线莲生长状况较好。人工补充蓝光可以有效地提高金线莲的品质,叶片数、茎粗、根重和全株干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多酚和总酮等内含物含量增加明显。

林分

3.种苗选择标准

种苗来源差异也是影响金线莲品质优劣的原因之一。不同区域的种源内含物研究表明,栽培品种宜选择福建大叶金线莲、台湾金线莲、云南大圆叶金线莲、湖南郴州金线莲等。

种苗标准:①选苗时主要考虑苗的生长时间,生长期需达4-5个月,时间不够则组织幼嫩、节间白化,种后返苗期长、成活率低。②培养基中金线莲根的生长量。把瓶苗倒翻看金线莲根的生长情况,根长≥2cm,根透过培养基多,则苗壮,反之则苗弱。③种苗高8 -12cm,叶平展、3-4 片,茎秆粗度≥2.5mm,茎粗则苗壮,叶卷则返苗慢。④叶背颜色鲜红、色深则种后返苗快,反之则慢。⑤培养基表面无杂菌污染。若杂菌白色,即白霉,青绿色即绿霉,橘红色即黄曲霉,不宜选用。

相关知识

金线莲种植技术
金线莲该如何套种?金线莲套种技术要点
林下石蒜花卉的生态学特性选择
金线莲的养殖方法以及繁殖方式、病害防治
在树林里种植哪些植物:选择与适合各种环境的树木推荐
金线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想要种植的朋友一定要看看!
金线莲种植技术方法(金线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金线莲的养殖技术(人工栽培方法)
珍稀药用植物金线莲研究现状与展望
金线莲的生长周期到底是多长时间?(解析金线莲的生长过程及时间表,了解自然奇迹)

网址: 根据林下栽培金线莲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林地环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3678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金线莲工厂化栽培方法和栽培模
下一篇: 金线莲种植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