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详解草莓白粉病控防用药攻略

详解草莓白粉病控防用药攻略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在防治之前,正确辨别白粉病也是前提,下面教你如何一眼认出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病原菌逐渐漫延扩展,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

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

花染病后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花蕾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

果实染病后,果面覆有一层白粉状,果实不能正常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完全不能食用。

草莓白粉病发病特点

白粉病发病适温为20℃左右,相对湿度为80%~100%。湿度大利于其流行,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大流行。大棚里温度高,湿度大,光照差,空气不流通,白粉病较露地草莓发病早而严重;基肥不足,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长势弱者均有利于白粉病发生。

草莓白粉病防治措施

1.采用种植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采用脱病毒组培苗。

2.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除施用氮、磷、钾粪肥补充营养成分外,还要平衡施用锌、铁、钙、锰等微量营养元素肥料。底肥以农家肥为主,追肥以滴灌和叶面肥为主。

3.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4.通风操作。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草莓白粉病防治用药

一、预防用药:

草莓定植成活后(定植10天左右),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杀菌剂)1000倍+70%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保护剂)600倍防治一次。或者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预防。

采收后全园割叶,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二、防治用药:

草莓白粉病发生后选择安全性较高针对白粉病特效的杀菌剂“白胜+乐助”750-1000倍液或10%世高2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硫悬乳剂500-6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等杀菌剂对作物进行喷雾,进行防治白粉病。

其中曹氏天正出品的“白胜+乐助”,效果非常好,不伤果面,治愈率98%以上。

注意事项

1.喷药要均匀周到,叶面、叶背均要喷到,并要注意防治药剂的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性。

2.开花后不要喷药,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每亩用量为250克左右。

3.要选用安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大棚草莓,特别在扣棚后对药剂非常敏感,各种药剂要按低限浓度喷施,同时不得与其他药剂、微肥混用,避免产生药害。

相关知识

草莓白粉病诊断与防控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提升草莓种植效益的绿色防控生产技术
凉山州植物检疫站开展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无公害版(上)
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
草莓穴盘苗繁育阶段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生物农药:防治草莓抗性白粉病要点一文讲清
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网址: 详解草莓白粉病控防用药攻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378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凤尾竹风水有什么说法?
下一篇: 凤尾竹放客厅风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