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把女人比做鲜花
萧春雷
在厦大与林丹娅教授及其研究生们一起观看了《阴道独白》,很有感触。这个女性主义经典话剧由中山大学师生表演,虽然不专业,却很质朴,由于所涉主题重大敏感,极具震撼力。“我的阴道是青山绿水,原野粉嫩,牛儿欢叫,阳光普照,甜甜的男孩手拿着金黄的麦穗轻轻地抚过。我的阴道总是喋喋不休,它不会等待,它总是会说很多,很多……”当我听着这么优美的台词,突然想起的,是中国旅德女摄影家王小慧的花卉摄影。
人们说,第一个把女人比着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事实上,不但我们生活中一直夸女人如花,在文学艺术中,花朵也一直是女人的基本意象。从《诗经》描写女人的脸蛋如木槿花的“颜如舜华”,到《西厢记》的性描写“露滴牡丹花”、“嫩蕊娇香蝶恣采”,汗牛充栋,不留给后世诗人任何机会。这些都是男性话语霸权下的比喻关系。上世纪女权运动兴起,女性主义者试图从女性的视角创造艺术史,她们别无选择,冒着被讥讽为庸才的风险,仍然把女人比着花。
王小慧是近年来扬名国际的大摄影家。她的作品,1998年入选由英、美、德跨国出版公司Prestel所编撰的《150年大师摄影作品集》,2002年编入世界10位女摄影家作品合集,这都是华人摄影家取得的最高荣誉。王小慧多才多艺,同时在观念摄影和电影领域也很有成就,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她独树一帜的花卉摄影。的确,王小慧的胶片上出现的全是各种各样的花,有的含苞半开,欲望像海蚌一样警觉;有的花瓣重叠,新娘般娇羞生怯;有的花心游动着无数触须,丰饶而灵敏;有的花朵辉煌地敞开,如同土地与星空。然而,她镜头下的所有花卉都指向女性最隐秘的生命。事实上,她在借用花即女人这一传统意象。
当女性主义艺术家把女人比着花的时候,与男性艺术家这样做有什么不同吗?的确不同,对后者来说花朵只是一个顺手拈来的比喻,对前者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象征体系。《圣经》说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做成的,亚里士多德说男人天生高贵女人天生低贱,直到弗洛伊德还假定女人是身体不健全的人。女性主义反对这样一个传统观念,因此在艺术上肯定和赞美女性身体,尤其赞美女性的性别特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女性艺术家茱蒂·芝加哥创作了著名的《穿越花朵》,象征女性的特质。这是一个由花朵提炼而来的装饰性图案,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圆满自足。此前,从没有任何艺术家如此热烈地礼赞女性的身体,从没有人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的女性自尊和自我意识。芝加哥说:“我用花朵来象征女性特质,像奥基弗做过的,但我的花瓣是分开的,你可以看到一个诱人又暧昧不明的空间,这个空间超越了我们女性特质的界限。”
作为王小慧摄影创作的先驱,上世纪两位女摄影家都曾经着迷于花朵与女人的隐喻关系。1925年,美国女摄影家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1883—1976)拍摄了著名的《木兰花》,没人会忽略影调优美的画面上隐含的性意味。另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女性摄影家蒂娜·莫多蒂(Tina Modoitti,l896—1942)从她的情人、美国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那里学习了摄影技术,也在花卉摄影中注入了人类的性爱激情,她的代表作《玫瑰,墨西哥》在1991年的秋季拍卖中价格高达165000美元,刷新了当时的照片拍卖记录。
茱蒂·芝加哥提到的奥基弗(Georgia O’Keeffe,1887—1986)是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之一,同时也是一位迷恋花朵性象征意义的传奇女画家。从1924年开始,她致力于描绘罂粟花、玉簪花、蝴蝶花、毽子花、牵牛花等等花卉,不但花形与女性生殖器官明显相似,而且花大色浓,富有挑逗甚至挑衅的意味。她说:“若将一朵花拿在手里,认真地看着它,你会发现,片刻间整个世界完全属于你。”看了她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女性主义艺术渊源有自,并非空穴来风。
女人与花的生命是如此相似,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不同的人看到的并不一样,男人与女人所看到的也大不一样。在男人看来,花朵是内敛的,谦让的,柔弱的,被动的,虚怀若谷的,召唤和吁请的、有所期待的,这是传统赋予花朵的女性气质。女性主义艺术家正在建立一种新的审美传统,她们创造的花卉意象,如同一个充满生机的宇宙,辽阔而深远,神秘而富饶;她们赋予花卉一种新的女性气质,坚强、独立、骄傲、浑身散发热力与光辉。做第二个把女人比做花的人也没什么,只要你有新的发现。
女性主义是一种很有深度的理论,我稍稍了解一点,便有高深莫测、振聋发聩的感觉。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大约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已经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家,经常举办展览。印象所及,与植物意象相关的,有画莲的栾伟丽,她画的莲房饱满如肿胀的乳房,孕含着生殖伟力;蔡锦笔下的美人蕉如同备受摧折的肉体,憔悴不堪;陈羚羊的《十二月花》则将月经与十二种花卉的周期感觉相互关联。她们正在开拓疆土,为女性身体寻求更多样的象征与隐喻。
2004年11月21日
相关知识
女性艺术中的花意象浅析
当女性艺术家遇到浪漫花卉,都有何奇妙灵感?
抗争的“女性艺术家”:奥基弗“花卉”系列
彩笔生“花”——当代女性油画花卉主题研究.pdf
彩笔生“花”——当代女性油画花卉主题的研究.pdf
意象对话基础
《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中的花卉意象研究
女人的嬉戏 女人的记忆:评《5+3花聚锦官城艺术展》
艺术家蔡锦:她的花卉创作,交织着繁盛和腐朽的生命
画笔下的生命日记:蔡锦个展“女人花”亮相“頌”艺术中心
网址: 女性艺术家的花朵意象——第二次把女人比做鲜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7939.html
上一篇: 2018年5月 |
下一篇: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