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10幅受花卉启发的名作

10幅受花卉启发的名作

春天盛开的花朵已经意味着结束了黑暗的冬季,并开始了新的春天的早晨和绿色的景观。

艺术家早已被花卉吸引,因为它们更具诱惑力,富有象征意义,这些精致植物的变化性质以及它们提供的各种调色板已被证明是几个世纪以来的灵感来源。我们来看看10位艺术家使用花卉作为主题和元素的创作。

①莫奈

莫奈一生共留下500多幅素描和2000多幅油画。

《睡莲》系列作品,从1897到1926年,莫奈总共画过181幅。

莫奈在1883年拖家带口搬去了巴黎北部的农村吉维尼,这小地方当年只有279个居民。

他拿22000法郎买了一个大宅子,然后就开始心花怒放地栽花种地。

从那以后,这片小天地就几乎成了难以远行的莫奈的全部世界。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最近身体状况还行,也想画画……我甚至想画点大画,我在地下室找到些旧草稿,克列孟梭看到后很是喜欢。总之,但愿,你们很快就能看到它们。”

莫奈《睡莲》

东京西部美术馆收藏

②梵高

在西方艺术史上,梵高是个谜

他不像莫奈这些画家一样能够说得清楚

我们很难揣摩他的一生

他的爱情是个谜

为何选择画画是个谜

就连死亡也是个谜

至今也被津津乐道

梵高是个奇才

出生在荷兰南部的一个小村庄

一生只活了37岁

他从27岁才开始拿起画笔

算下来,他画画整整10年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得不到的荣誉

梵高也仅仅花了10年

梵高《向日葵》

来自梵高博物馆收藏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这幅《向日葵》。

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

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精神情感。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博物馆。(这个数据还有待商榷,因为不断有真品问世,同时不乏赝品得到证明)

堪称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

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

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

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

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像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梵高绘画向日葵(by Paul Gauguin)

梵高博物馆收藏

一八八八年十一月,高更曾经为梵高画一张像,画像中梵高正在画《向日葵》。

③欧姬芙

乔治亚·欧姬芙

拍摄: 阿尔弗雷德·史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

佐治亚·欧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1887年11月15日~1986年3月6日)是一位美国艺术家,被列为20世纪的艺术大师之一。欧姬芙的绘画作品已经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闻名,其主题相当具有特色,多为花朵微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为主。她的作品中常充满著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具有韵律感的构图,某些时候欧姬芙画中的物品外轮廓,让观者感到此物品的清脆感。

欧姬芙的绘画作品已经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闻名。

"我们总是没时间也没花时间去看待一朵花如同对待朋友一般。"

欧姬芙《红色美人蕉》(Red Canna) 1924年

④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8.6-1987.2.22)

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

安迪·沃霍尔

有时候,某个东西看起来很美只因为它跟周遭其他东西有些不同之处。如果窗台上所有的花都是白色的,一朵红色的牵牛花会显得很美,反之亦然。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安迪沃霍尔《Flowers》

⑤Ambrosius Bosschaert

安布罗修斯·博斯查尔特

Ambrosius Bosschaert

(1573-1621年)

荷兰静物画家

最早将静物、花卉作为独立风俗画类别的先驱

万里丽花瓶里的鲜花,贝壳和蝴蝶的静物花1609-10

长老Ambrosius Bosschaert(1573 - 1621)

68.6 x 50.7厘米

铜上的油

以 464.5 万美元成交的Ambrosius Bosschaert静物油画

色彩艳丽,笔调丰富,栩栩如生。

安布罗修斯的代表作有《瓷瓶中的花》《静物·鲜花》《鲜花》等。

他出生在安特卫普,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但是大部分的时间,却是在米德尔堡度过。

⑥Rachel Ruysch

雷切尔·勒伊斯

(Rachel Ruysch,1664-1750年)

荷兰静物女画家

洛可可风格

Roses, Convolvulus, Poppies, and Other Flowers in an Urn on a Stone Ledge

(来自国家妇女艺术博物馆收藏)

⑦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834-1896)

英国纺织设计师、诗人、小说家、英国纺织设计师、诗人、小说家、翻译家和社会主义活动家。

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拉斯金思想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设计思想上主张哥特式风格与自然风格,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设计与制作相结合。是英国杰出的设计师。

莫里斯事务所所设计的金属工艺品、家具、室内装饰品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风格:

1.强调手工艺;

2.提倡歌德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求简朴、良好功能;

3.主张设计的诚实,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

具体来说,莫利斯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莫里斯是一位复杂的人物,在政治上和设计上他是激进的,但他又深深地迷恋传统,有时还体现出强烈的浪漫色彩。

他是一位积极的社会主义者,主张社会平等和反对压迫,但在其晚年却出现了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他的社会主义理想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他的设计又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他所接受的设计委托多是豪华宫殿的室内装修设计。

他的设计既体现了他对未来“乌托邦式”的理想,又不得不与英国工业化的现实相适应。

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正是这一时期设计改革家们的共性。

威廉莫里斯的玫瑰

(来自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

⑧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 - 1883.04.30)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

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

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 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ÉdouardManet的水晶花瓶中的白丁香

(来自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⑨安娜阿特金斯

1799年出生的英国植物学家、插画家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在19世纪中期颇负盛名。

她用氰版蓝晒法来记录快速生长植物的标本,出版了作品集《不列颠藻类》。

安娜在早期摄影史上留下了为艺术而不断探索的光辉印记,并且证明在那个摄影意味着刺鼻药水的时代,女性同样可以拥有与男性一样的艺术成就。

安娜阿特金斯的杓兰(来自J 保罗盖蒂博物馆的藏品)

⑩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葛飾北斎/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 Katsushika Hokusai,1760年10月31日—1849年5月10日),本名中岛时太郎。

1760年生于江户(现东京),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浮世绘师,日本化政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14岁学雕版印刷,18岁便和另一位浮世绘师胜川春章学画,开始了自己漫长且多产的画画生涯——但葛饰却是等到了60岁以后才开始出名的。

1826年,为了配合当时的日本内地旅游业的发展(多半也因为个人对富士山的情有独钟),北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样貌为题,创作了《富岳三十六景》一系列的风景画,因而远近驰名,其中以《赤富士》和《神奈川沖浪里》最为知名。

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

《Peonie and Canary》

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相关知识

10幅受花卉启发的名作
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新品种,这一过程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图中甲~丙分别表示棉花、小麦、玉米等植
西方名作中的花卉简史
花卉生长与温度
花木大余文化造型花卉产品受追捧
湿生鸢尾热烈绽放
“花”式建筑:春日里永不凋零的花朵:为了感受春天的到来
进口鲜花更受女性朋友的青睐
花卉的结构包括什么

网址: 10幅受花卉启发的名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79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以玫瑰之名:从阿芙洛狄忒到尼克•
下一篇: 赵之谦:花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