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荷花》
译文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
注释四面:四面围绕着。
赏析此句描绘了颍州西湖的迷人美景,塑造了一个依依垂杨、十里荷香的幽雅境界。
苏轼《浣溪沙·荷花》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问云句:袭用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问言何处荚蓉多”句。下句“画楼南畔”是“何处”的回答。
光阴句:承上句“人寂寞”,因寂寞无聊,所以要用酒消遣日子。唐人郑谷《样潼岁暮》诗:“美酒消磨日”、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诗“万事消磨酒百分”。消磨:消遣,排遣。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
上片首写西湖荷花盛多: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颍州西湖是安徽的风景名胜,其十里荷花更是秾丽迷人。人谓“东坡处处有西湖”,如杭州有西湖,颍州也有西湖,“性本爱丘山”的词人,他吟咏湖山,并热爱湖山。在十里荷香的颍州西湖,必会引发他描摹湖景的无限乐趣,故下文云:“画楼南畔夕阳和”。在四面依依垂杨和十里荷香的幽雅境界里,词人又看到南畔的画楼顶端正挂着一轮温和的夕阳,五彩的晚霞笼罩天空,映照着水波荡漾的湖面,给人以舒展惬意的美感享受。
下片突然转折,从快意煞时转向孤寂哀伤:“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天气乍凉引发了词人的寂寞感,真实而自然,但实际上,并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闰八月至九月间词人初到颍州太守任上。词人当时在观赏颍州西湖的荷花,忽然感觉当官寂寞孤寥,于是作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26-1128页
此词上片写初秋寻赏荷花,给人以舒展惬意的美感享受;下片突然转折,从快意煞时转向孤寂哀伤,写词人以酒来消解因秋天而生的悲剧意识。词人本欲在淡泊利禄中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然而却是“剪不断、理还乱”,使自己陷入愈加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之中,体现出其仕宦寂寞的心情。全词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强烈反差,寄慨遥深。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4篇诗文 ► 4814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诗词中的花 1、花非...
形容夏花绚烂的诗句
“二分明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写樱花最出名的诗句100句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全诗赏析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全诗赏析
20个荷花诗词名句,莲叶如盖,菡萏飘香,君子之花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全诗赏析
荷花名句
花开花落终有时全诗原文及赏析
网址: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全诗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1394.html
上一篇: 野艾蒿和艾草这样分别 |
下一篇: 多肉植物的养护技巧,让你的小盆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