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药用价值比较广泛,在中国、日本及缅甸北部均有分布,不但可以盆栽放在室内观赏,还能栽种在花台或庭院的一角,非常特别。但是随着白芨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人工繁殖白芨的也越来越多,那么白芨究竟应该如何繁殖呢?
白芨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块茎繁殖一般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白芨如何繁殖和种植
白芨可以通过分株和种子繁殖。
首先,分株繁殖是白芨常见的繁殖方法。这种方法通常在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但繁殖周期长,效率低,而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
其次,种子繁殖是白芨另一种繁殖方式。白芨的种子非常细小且无胚乳,因此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不过,通过人工育种,可以克服这个问题。在种子萌发阶段,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一般来说,种子在温暖、湿润且避光的环境下更容易萌发。一旦种子萌发并长出幼苗,就可以将其移植到更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无论是分株繁殖还是种子繁殖,都需要注意土壤的选择。白芨喜欢生长在泥炭土和珍珠岩比例为1:1的土壤中。这种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有利于白芨的生长。此外,种植白芨的地方应有良好的遮荫条件,因为白芨不喜欢强光直射。
总的来说,虽然白芨的繁殖和种植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耐心,但只要掌握了适宜的繁殖方法、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并注意到光照、温度、湿度等关键因素,就有可能成功繁殖和种植白芨。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白芨种子怎么养殖(白芨种植技术与栽培)
白及作为国家二级濒危药材,其野生资源越来越少,而需求量逐年递增(2014年白及鲜货的需求量已达到2000t以上),因此解决白及资源短缺的问题,除了寻求替代品之外,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白及的繁殖方式主要靠假鳞茎的分株繁殖,虽然本实验室已通过催芽方式,大大提升了白及的发芽率,但仍存在无性繁殖系数极低的问题,难以形成产业规模。而白及果荚内存有种子3万~5万粒,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5%),能否通过提升萌发率使种子在自然条件有性繁殖长大成苗成为制约白及繁育的瓶颈。
本文通过对白及种子在大田内进行直播育苗,克服了种子细小、没有胚乳、在自然条件下极难萌发的困境,针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特别是兰科药用植物资源再生过程中的种源问题,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苗快速繁育及优良种质资源收集筛选为重点,突破人工环境下白及微小种子高频萌发技术难题,并自主创新工厂化快速繁育关键技术体系,使白及种子萌发率从自然条件下的不足5%提升至70%,球茎的催芽系数由传统技术的1~3提升至4~5,将白及种植成本从现在的300000元/hm2降低至9000元/hm
2。本研究为白及繁育提供充足的种源,为白及快速有性繁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为其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繁育提供了新的方法。
1实验材料与试剂
1.1实验材料
选择陕西商洛小韩宇村白及(E:109°48′18″,N:34°2′6″)种质进行种子直播。种质资源种植于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种质资源圃,在白及开花后(4月底—5月初)通过人工授粉技术完成授粉,后选择果荚发育良好、胚龄为18~20周的白及果荚。在成熟期采收白及果荚,装入牛皮袋中阴干放置冰箱中冷藏保存以备后续实验。
1.2实验试剂
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营养液(由实验室提供),多菌灵(上海华农化工有限公司),磷酸二胺,甲壳素、菌毒导抗剂(瑞士联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敌虫威(威敌化学制剂公司),树皮粉(发酵),营养土,河沙,滑石粉,透明薄膜,草木灰。
2实验方法
2.1检测白及种子的活性
白及大田直播时期选择4月上旬,首先通过TTC染色法对种子进行活力检测。
2.2育苗基地的选择与整理
选择年降水量达到800~1200mm、年平均气温14℃以上且水源方便区域的田地搭建塑料大棚,将大棚内的土地耕耙至上虚下实、平整至无坷垃,起低垄做育苗池。育苗池宽150~200cm,深20~25cm,在池上平铺上塑料布,塑料布四周与土壤之间撒上杀虫剂。
2.3配制基质
为了筛选最佳育苗基质,本实验分别选取了发酵过的树皮粉与腐殖质、营养土、鸡粪、草炭土按照一定体积比混合,旨在通过观察不同比例配制基质上白及苗子的生长状况,进而选出最佳的基质体积配比。
4结论
针对优良白及种质的保存与繁育技术,本研究攻克了白及种子直播萌发技术,解决了白及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的难题。白及果荚在冷藏5个月后,其活力为83.38%±11.04%,筛选出树皮粉、腐殖质、营养土、鸡粪和草炭土体积比在15∶20∶8∶1∶5为最佳育苗基质。通过控制不同阶段需要的吸水率和营养需求,通过大田直播45d,种子的萌发率为69.7%±3.13%;在直播180d后,苗子均长成4~5片真叶、植株个体为10~15cm、植株根须发达、假鳞茎约1~1.5cm,可以作为成品苗进行大田移栽。将第一年倒苗后的假鳞茎翌年进行移假鳞茎栽,120d后,植株长出4~5片叶子、高度普遍超过12cm,在播撒180d后,假鳞茎直径普遍可以达到2cm以上。
本技术体系大大降低了白及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为白及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兴的人工种植方法。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提高至70%,而且在生产上将种植成本从300000元/hm2降低至9000元/hm2。同时,本技术体系采用有性繁殖的方式,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利用已建立的育苗技术体系,每年指导中药材种植企业和药农大规模繁育优良性状白及种苗1.2亿株,解决了白及种苗极缺的现状并保护了白及野生资源免受进一步破坏。
中草药中白芨如何种植?适宜什么土壤和肥料
生长特性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病虫害防治
1烂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
2地老虎、金针虫
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用地虫绝施入床上。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浇灌床上。五、采收加工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把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炕至全干。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一般亩采收鲜品800-1000公斤,可加工200--300公斤。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六、有效成分块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根含有白芨甘露聚糖。
白芨是如何种植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芨的种植方法
白芨是一种忌阳光、积涝、耐阴不耐寒,喜爱生长在暖和湿润中的植物,种植地块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照射不强烈的地块,整地前施放农家堆肥作为基肥,并把地块进行翻耕,把土壤整细平后作宽大畦备用。白芨种植一般都是采用分取茎块进行繁殖,选择在无病害、芽多的茎块上截取,截取后伤口沾草木灰进行栽种,栽种时注意芽向上,浇水后覆盖草杆并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选择优质的壮苗进行移植到整好的地块上。
白芨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根据天气来管理,干旱季节勤浇水,雨天季节注意排水,避免田地形成积水,发生腐根病,同时由于白芨的生长土壤肥沃,很容易长草,所以一定要及时的除草,避免草吸收其生长养份,造成白芨生长不均匀的发生。白芨的茎块膨大期大概在7月至9月,这期间如何施肥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收成,所以一定要合理的施肥,可以在这期间施放氮肥、钾肥和磷肥,并且浇施农家粪水,让茎块有充足的养份生长。
白芨在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只要是植物都会发生病虫害,白芨也不例外,所以在管理上要以预防为主,特别是闷热多雨的天气,如果发生病害一定要对病株及时清理,并及时用药防治,避免病害范围扩大。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白芨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可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等。白芨是吐衄咯血要药,由于白芨主入肺、胃经,故临床上多用于肺胃出血证。白芨止血可单味研末冲服或外用。消肿生肌:主要用于臃肿疮疡,手足皲裂及水火烫伤、肛裂等。疮疡者,无论未溃或已溃均可使用,疮疡初起可使用单品研末外敷,或与银花、皂刺、乳香同用;疮痈已溃,久不收口,可与黄连、贝母、轻粉、五倍子等研末外敷。
手足皲裂者,可研末后,麻油调敷。水火烫伤者,可研末以油调敷,或以白芨粉、煅石膏粉、凡士林调膏外用。
相关知识
白芨的繁殖方式
一种白芨快速繁殖成苗的组培方法与流程
白芨种苗培育技术,可采用不同的繁殖方法(10)篇
白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白芨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措施(保障白芨品质,科学防治病虫害)
白芨
白芨白及种苗驯化苗 重楼云南基地白芨组培苗 三岔紫花白芨种苗
文竹栽培要点与繁殖方法
白芨种子育苗方法
白芨的生长环境与地理分布情况(探寻白芨生长的适宜条件)
网址: 白芨的繁殖方法与要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1927.html
上一篇: 白芨的种植技术,白芨应该怎么种才 |
下一篇: 白芨种植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