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蓝染?
蓝染是利用蓝草的茎、叶提取色素作为主要原料进行印染的工艺,通常会配合不同的染色技法进行染色,从而产生漂亮的花纹。
通常与之搭配的技法包括:绞缬(xié)(扎染)、灰缬(型糊染)、夹缬、蜡缬(蜡染),也包括现代蓝染设计者综合古老方法开发出来的一些新玩法,如:吊染、云染、山形渐变等等。
蓝染文化历史
这种古老的印染工艺,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史载,六朝时绞缬已是“贵贱服之”。隋朝时期,绞缬更是风靡一时,唐代名作张萱的《捣练图》中,几位贵族侍女穿着的服饰就是绞缬工艺制作的,体现了当时流行风尚和工艺水准。五代时,梁缬沿袭唐代的繁盛并继续发展。
蓝染步骤过程
1浸泡
浸泡处理布料上的杂质,容易染上色。
2捆扎
根据喜好设计扎染的花纹,用棉绳胚布捆扎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3浸染
将捆扎的形状完全浸泡在蓝色染缸。
4氧化
将浸泡的布料晾干,停留一段时间进行二次浸泡。
5漂洗
用清洁的自来水漂洗3到5遍,洗净浮色。
6固色
用盐水或明矾环保固色,随后将所捆扎绳子解开,用夹子夹起来在阴凉地方吹干。
精彩作品展示
多年来,艺术设计与教育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非遗文创设计服务内容,开设蓝染特色实践类课程,推进非遗项目进课堂、进展馆、进社区。我系苏萍老师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素-蓝染”版画工作室主理人,作品多次参加各类艺术展览。
现如今,由于制作工序的繁琐和严谨,国内学习继承这蓝染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我系开设蓝染特色实践类课程,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到蓝染这项非遗文化,同学们要善于运用专业知识,让古老的工艺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助其走进大众视野,走入现代市场 ,形成良性循环,让蓝染文化焕发出新的光芒。
相关知识
文化中国行丨非遗蜀绣:承七夕习俗 享诗意浪漫
企业与非遗牵手的新探索:蓝花布今天怎么染
民俗非遗文化体验之旅
JOYYE卓艺染韵生花新品发布会,传递非遗文化生活美学
体验非遗魅力 感受“敲敲”神奇——非遗植物敲拓染技术引入西译课堂
【境泉·讲座】 弥望如雪,素雅馨香——素馨花文化非遗保护讲座
美术学院开展“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非遗植物拓染艺术手工体验特色活动
第12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闭幕 我县三项非遗项目获好评
探寻非遗之美,传承文化精髓——临夏市各校园广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体验活动
生动诠释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
网址: 中国非遗文化丨蓝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95369.html
上一篇: 栀子花的花语寓意及其传说故事 |
下一篇: 翡翠手镯蓝色偏灰色:正常吗?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