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杰作品《凤舞》(榕树)
闽南盆景发展简史
文丨刘少红 摄丨桑莲居艺术馆 罗晓东 等
闽南,福建南部的简称。从地域、语言及文化习俗来讲,闽南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以及龙岩的新罗、漳平,三明的大田、尤溪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广东潮汕,西靠闽西客家,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其地形依山面海,呈倾斜状和台阶状,山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构成了一个冬暖夏凉的区域性气候,为丰富多彩的野生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气候优势,孕育出富有闽南特色的盆景艺术。
▲柯成昆作品《十八罗汉》(榕树,树高200cm)
闽南盆景起源于南宋,盛行于明清,湮没于民国,复兴于当代。
闽南盆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十月,南宋爱国名臣王十朋被起用为泉州知州。任职期间,他兴修水利,发展生产,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王十朋不仅是德高望重的清官名臣、大诗人,同时还是一位盆景艺术家。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王十朋在家乡乐清创作松附石盆景,撰写《岩松记》详细记录创作过程及心得。《岩松记》是截至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松树盆景的文献。
上任泉州之初,王十朋即在府衙栽植主题为岁寒三友的盆景,并赋诗《十月二十买菊一株颇佳置于郡斋松竹之间目为岁寒三友》:
三百青钱一株菊,移置窗前伴松竹。
鲜鲜正色傲霜性,不逐重阳上醽醁。
谁云既晚何用好,端似高人事幽独。
南来何以慰凄凉,有此岁寒三友足。
任职泉州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十朋创作了大量吟咏花木奇石的诗文,大开闽南花木盆景赏玩之风。
▲魏积泉作品《云横长天》(78×160cm)
经过五百余年的发展,闽南盆景在明清时迎来盛行期。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学者高濂在《遵生八笺》卷七《高子盆景说》开篇写道:
盆景之尚天下有五地最盛,南都、苏松二郡,浙之杭州,福之浦城,人多爱之。论值以钱万计,则其好可知。
他告诉我们,江苏南京、苏州、上海、浙江杭州和福建浦城是明朝盆景事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浦城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自古即为中原入闽第一关。
屠隆在刊印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考槃余事》一书中记载:
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列庭榭者次之。最古雅者,如天目之松,高可盈尺,本大如臂,针毛短簇,结对双本者,似入松林深处,令人六月忘暑;如闽中石梅,乃天生奇质,从石本发枝,具自露其根;水竹,亦产闽中,高五六寸许,极则盈尺,细叶萧疏可人,盆植数竿便生渭川之想。此三友者盆景之高品也。
明朝三大盆景品种,就有两个来自福建,实在说明福建盆景在明朝的风行之盛、影响之巨。
▲谢继书作品《同根共勉》(105×130cm)
到了清朝,有关福建,尤其是闽南盆景品种的记载,就更加丰富了。
同治戊辰刊本《重纂福建通志》、道光十五年刊本《龙岩州志》、清李元仲撰修《宁化县志》、清于敏中著《日下旧闻考》等文献详细记载了福建人、闽南人“可作盆景”“可植盆中案头之玩”“仅供盆盎之玩”的凤尾桧、榕树、水栀、雪柳、喷雪花、棕榈、红橘、潇湘竹、芸草、香橼等品种。
由清国驻屯军司令部编撰、日本博文馆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出版的《北京志》中有佛手、天门冬、美人蕉等福建盆景素材出口日本的记载。
由此可见,清朝的闽南盆景品种比明朝大为丰富,既有松柏类,也有杂木竹草类。这些明清时期的闽南优秀乡土树种,绝大部分一直被沿用至今。
▲魏积泉作品《甲子风云》(真柏,120×160cm)
民国时期,由于战事频仍,闽南盆景近乎湮没。
▲何华国作品《独木成林》(树高85cm)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闽南盆景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呈现出全面复兴的繁荣景象。
其一,积极参加各种展会活动,全面参与当代中国盆景事业进程。
1960年,厦门园林局应邀与上海、昆明、广州等八城市相关部门在广州越秀公园联合举办盆栽艺术展览,并召开盆栽经验座谈会。1979年,厦门、漳州、龙海等地受邀前往首都北海公园,参加由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园林绿化局主办的首次全国性的盆景艺术展览,共同吹响新时期中国盆景快速发展的号角。此后,闽南盆景参与了历届国家级及在大陆境内举办的各种国际性盆景活动。
▲柯成昆作品《阅历雄姿》(树高108cm)
其二,利用地域优势,联合台湾、广东等地打造“海峡两岸(厦门)盆景精品展”“闽派盆景精品展”等展会品牌。
十年来在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会长柯成昆等闽南盆景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已成功举办四届“海峡两岸(厦门)盆景精品展”、一届“闽派盆景精品展”,颇受业界好评。
▲美格农艺藏品《独木成林》(130×230cm)
荣获2018海峡两岸(厦门)盆景精品展暨首届闽派盆景精品展特等金奖
其三,努力向国家级协会申办全国性大展,对外展示闽南盆景的实力,提升闽南盆景的美誉度。
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厦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厦门中山公园举办’99“澳门杯”全国盆景雅石花卉精品展,吸引了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共展出盆景612盆、雅石190件。时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长苏本一评价,这次展出的盆景作品品种多,品位高,是历届全国展览中比较好的。
2004年,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福建省建设厅与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在泉州东湖公园举行。本届展览规模大、档次高,共展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2个省区市的118个展团的1203件盆景作品。闽南盆景在这两次大展中斩获多项大奖,获得极高赞誉。
▲陈文图作品《乡韵》(榕树,102×142×113cm)
其四,加强闽南盆景技艺的研究与探讨,持续不断地推出佳作与人才。
当代闽南盆景的杰出代表傅耐翁穷毕生所学撰著《盆栽技艺》,在全国盆景界产生深远影响,追随者甚众。新时期以来,闽南盆景界先后推出了《凤舞》、《风韵飘然》、《阅历雄姿》、《十八罗汉》、《金蛇狂舞》、《云横长天》、《玉屏呈翠》、《独木成林》、《削尽繁冗留清瘦》、《岱岳之魂》等荣获国际国内专业展会大奖的作品,并涌现出柯成昆、魏积泉、谢继书、曾文安、何华国、郑建明等国家级盆景艺术大师。
▲郑建明作品《一览众山小》(榕树,树高125cm)
其五,经过当代艺术家七十年来前赴后继的探索与实践,闽南盆景终于形成“苍古豪雄,野逸空灵”的地域风格。
榕树是闽南盆景的代表性树种,闽南方言的“榕”与“情”谐音,因此榕树盆景对于闽南人而言更加意味深长。榕树盆景在闽南盆景艺术家的精心培育与大胆雕凿下,呈现出苍劲古拙、豪放雄奇之美。
近些年来,在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柯成昆、魏积泉、曾文安等人的倡导下,闽南盆景界大力发展松柏,他们创作的柏树盆景,一派野趣飘逸、空寂灵动的景象。
相关知识
福建闽南花卉市场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
当“莲花楼”走进现实,闽南古厝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在闽南邂逅花朝节
【盆景艺术】桂花盆景制作方法
我校与漳平市举行海峡两岸花卉研究院揭牌暨闽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地授牌仪式
盆景与插花艺术心得12篇(全文)
插花艺术是啥艺术 盆景插花艺术心得体会(精选11篇)
盆景制作教程步骤图解 精美盆景作品赏析
景观盆景制作方法哪位知道?
网址: 一组闽南盆景作品欣赏,解读闽南盆景艺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9731.html
上一篇: 这几种花美的像艺术品,漂亮又喜庆 |
下一篇: 话说日本盆栽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