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科学报】体验极地科考

【中国科学报】体验极地科考

企鹅岛 

无人机航拍南极长城站站区

南极石耳

南极松萝

北极石黄衣

北极采样小分队

北极出小艇需要穿厚重的防水服

  2016年1月5日,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延延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经历了11小时和16小时的两段长途飞行后,她即将踏上南极长城站。

  近日,在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报》记者见到了这位活泼开朗的姑娘,听她回忆自己的第一次极地科考:“马上就要抵达长城站时,虽然身体有点疲惫,但内心却无比激动。”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西南极洲的乔治王岛南部菲尔德斯半岛,年平均气温-2.5℃,最低气温-27.7℃,最高气温9.8℃,距北京17502千米。乔治王岛具有亚南极区典型的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特征,其陆地植被种类简单,开花植物仅有两种,而地衣却有350种以上。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对区域性或全球性气候环境变化具有敏感性,是开展南极生态环境动力研究和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

  南极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目前,长城站每年有十几名留守的越冬考察队员,王延延此行是作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度夏队员,主要工作是采集南极的地衣样本。“按照计划,我在长城站停留一个月的时间,但实际工作时间还得视天气情况来安排”。

  在长城站,王延延第一次见到搁浅的鲸鱼海冰和看海的企鹅,也遭遇了南极恶劣的气候,让她打心底佩服越冬队员在危险的环境下坚守岗位。“好不容易盼来适宜科考的好天气,我会和其他度夏队员结伴沿着固定区域进行地衣采样”。

  乔治王岛上分布着100种左右的地衣。当夏季地面冰雪消融后,便可看到陆地的大部分区域都被两种枝状绿色地衣——簇花松萝和南极松萝所覆盖。而在海边的岩石上,则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多种壳状地衣。

  王延延告诉记者,南极的地衣有的可以长达50厘米以上,但它们每年的生长速度却基本都在0.1毫米以下,很多壳状地衣连0.01毫米的年生长速度都达不到。因此,南极地衣很可能是地球上仍保持生命活动的最古老的生物,它们可以用来估算冰川的年龄,还可以用于推断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白天采样结束后,王延延回到站里进行菌藻分离,收集好样品带回北京留做基因分析。

  “因为天气原因,实际采样只有十几天,不知不觉离别的日子就到了。”王延延感叹道。离开的那天,王延延看到了南极美丽的日出,却因为云雾的缭绕,起飞时间一再延迟。“虽然我们来回的时间都是严格安排好的,但天气却不可控,可能天公也希望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多停留一些时间。”结果就是本该团聚的除夕夜,王延延还在法国转机。

  8月3日,王延延再次踏上极地科考的征程,她此行的身份是北极黄河站2016年科学考察越夏队员。北极黄河站是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也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在南极不同国家的科考站可能隔着一座海湾,而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有一座科考城,专门用来接待各国的科学考察队。她说:“在南极我们最近的邻居是智利站,在北极就像一个小型联合国,出门会遇到各国科考队员。”

  不同于南极科考可以驾车和步行抵达目的地,北极科考队员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艇,因此科考需要根据风浪大小来安排。“此外,北极熊也是一大潜在的危险”。王延延印象很深刻,自己刚到北极第一件事居然是学会如何使用来福枪,“我们出门都要求扛着枪,主要就是为了防范北极熊。科考城是由挪威王湾公司统一管理,管理方要求每间屋子都不锁门,也是为了方便大家进入房间躲避北极熊攻击”。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北极最有特色的地衣是北极石耳。王延延所在的黄河站虽然只有十几人,但每天还可以和来自各个国家的科考队员进行交流,这也成为她在采样之余的另一种重要学习。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很有幸在一年内参加了南北极两次极地科考。”王延延总结自己的极地科考时说,“南极长城站就像一个大家庭,科考队员不分职位和身份,大家的相处似亲人般融洽;北极黄河站则是小小联合国的一员,在和国际同行交流的时候,我们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并很乐意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11-21 第6版 院所)

相关知识

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
【中国科学报】守护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
夫妻花19万去南极不能同住,极地旅行是花钱买罪受?|第2眼
1982年,我作为中国外交官到访南极
【中国科学报】科普基地升温旅游大市场
【中国科学报】“科学大院”里的别样新年
【中国科学报】从化石窥见青藏高原生长的秘密
【中国新闻网】西藏墨脱原始森林植物科考:行走中不知脚下“藏着惊喜还是惊吓”
我校教授参加“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科学报】环保型发电机快速断路器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网址: 【中国科学报】体验极地科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0019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南极簇花松
下一篇: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举办“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