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树
香榧系第三纪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名果又名榧树、玉榧、野杉子,为红豆杉科,榧属常绿乔木。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
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25m,树干端直,树冠卵形,干皮褐色光滑,老时浅纵裂,冬芽褐绿色常3个集生于枝端,小枝近对生或近轮生,叶条形,长1.2-2.5cm,宽2-4mm,螺旋状着生,在小枝上呈两列展开,叶端具刺状尖头,基部聚缩成短叶柄,叶表深绿光亮,微凹而中脉不显,叶背中脉两侧有两条与中脉等宽的黄色气孔带,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对生于叶腋,种子大形,核果状,长2-4cm,为假种皮所包被,假种皮淡紫红色,被白粉,种皮革质,淡褐色,具不规则浅槽,花期4月中、下旬,果熟翌年9月。
产地分布: 为中国原产树种。主产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地,以浙江诸暨赵家、绍兴稽东、嵊州谷来、东阳(磐安)分布最多。生态习性:为亚热带树种,喜光也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积水涝洼和干旱瘠薄。较耐寒,寿命长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用途:香榧树边材白色,心材黄白色,纹理通直,硬度适中,有弹性,不翘不裂,是造船、建筑、家具等的良好用材。树姿态优美,树干挺拔,细叶婆娑,终年不萎,是良好的庭院、公园绿化树种。
香榧为常绿乔木,属紫杉科榧属,是世界稀有干果之一。香榧在我国为原产,浙江是原产地之一,会稽山区山高岭峻,云雾缭绕,温湿凉爽,适宜香榧树生长,是浙江香榧的主产区,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成果期:香榧树雌雄异株,有性繁殖全周期需29个月,一代果实从花芽原基形成到果实形态成熟,需经历三个年头,每年的5至9月,同时有两代果实在树上生长发育,还有新一代果实的花芽原基在分化发育,人们称之为“三代同树”。香榧树寿命长达四、五百年甚至上千年,有“寿星树”之称。
香榧营养成分:每100克香榧种仁(果肉)含水分6.4克,蛋白质10克,脂肪44.1克,碳水化合物29.8克,粗纤维6.8克,灰分2.9克,另含钙71毫克,磷275毫克,铁3.6毫克。榧子所含脂肪油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脂、淄醇,糖份1.0-2.4%,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此外,榧子中还含有草酸、挥发油、鞣质等。香榧的内种皮是一味中药材,外种皮内含有醇、酮、醛、烯等植物芳香物质。陈振德等测定了榧属植物种子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结果发现榧子、香榧子、云南榧子、长叶榧子和巴山榧子含有19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10、9.90、5.03、7.26和6.07%;日本榧子、九龙山榧子和香榧子(炒)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4.11、9.87和9.22%。认为榧子含量氨基酸较高[5]。
香榧的功能成分和抗癌活性成分
陈振德等从血脂、血清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TXA-2/PGI-2比值及内皮素(ET)等方面探讨香榧子油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性。结果发现香榧子油实验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香榧子油实验组大鼠血浆TXA-2、ET水平及TXA-2/PGI-2比值低于高脂对照组,而血浆PGI-2水平高于高脂对照组。因此认为香榧子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6]。
香榧假种皮含二萜类成分[7]、挥发油、单宁、果胶、及β-月桂稀、玟瑰醇,β-金合欢烯等26种芳香物质,是提取高级芳香油和浸膏的天然原料。周大铮等采用低压柱层析、中压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对香榧假种皮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进行分离 ,用 1 HNMR、1 3CNMR、EI-MS、IR鉴定化学结构。鉴定到 5个二萜化合物 ,分别为香榧酯、18-氧弥罗松酚、18-羟基弥罗松酚、花柏酚、4–epiagathadial[7,8]。
榧属植物的种子外面有一层很厚的肉质化假种皮,约占种子鲜重的50%~60%。长期以来,榧属植物假种皮一直被作为废物丢弃,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陈振德等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榧树假种皮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经二级解析分离出精油Ⅰ和Ⅱ,榧树假种皮挥发油含量为5.83%,挥发油由柠檬烯等48个化学成分组成[4]。组分Ⅰ中最主要的成分是α-蒎烯、柠檬烯、β-可巴烯、α-卡丁烯,分别占24.11%、16.95%、10.80%、10.47%,组分Ⅱ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柠檬烯,和α-蒎烯,分别占33.37%和21.04%[4,9]。
周大铮等采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自8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木脂素化合物,应用光谱技术(IR,EI-MS,1HNMR,13CNMR,DEPT,2D-NMR),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发现该3个化合物分别为松脂素(I),二氢脱水二聚松柏醇(II),(7,8-cis-8,8′-trans)-2′,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III)[10]。
近年来从红豆杉科植物中发现了具有强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紫杉醇,对该科植物化学成份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对香榧假种皮中的各化学成份进行分离和鉴定,榧属植物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榧黄素(kayaflavone)是双黄酮类化合物,为该属植物所特有,具有抗病毒活性;托亚埃II号、III号(为多取代黄酮类化合物)有抗肿瘤活性[11]。张虹等对榧属植物叶的提取物经TLC法初步分离,再用HPLC法检测其中紫杉醇的含量。成功地检测出榧属植物叶中的紫杉醇[12]。
王建锋等从南方红豆杉皮层分离到一株瘤座孢TF5,其发酵提取物经TLC、HPLC分析以及抗瘤和促微管聚合活性测定,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紫杉醇或紫杉醇类的活性物质。其含量达到185.4 μg/L[13]。王建锋等从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及香榧中分离到172株植物内生真菌,利用抗肿瘤体外细胞毒筛选模型(MTT法)对其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占总分离菌株的14.5%)对KB(人口腔上皮癌)或HL-60(人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及香榧内生真菌的抗肿瘤活性菌株占各供测菌株的3.3%, 19.6%和8.6%。其中7个菌株的细胞毒ID50为1,000以上,占总供测菌株的4.1%。抗肿瘤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拟青霉属及头孢霉属中[14]。植物内生真菌是指生活在植物组织体内的一类并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包括了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营表生的腐生菌,对宿主暂时没有伤害的潜伏性病原菌(Latent pathogens)和菌根菌(mycorhizafungi)。它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真菌类群,几乎所有的植物组织中都发现有内生真菌的存在。研究表明,在某些药物植物(如红豆杉)中,存在一些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代谢产物(如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而且由于真菌与植物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进化,其代谢产物十分丰富,包括杀虫、抗菌和抗肿瘤等活性物质[15]。
李桂玲等从三尖杉 ,南方红豆杉及香榧中分离出 172株内生真菌 ,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 结果表明共90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如红色面孢霉 (Neurosporasp .) ,木霉 (Trichodermasp .) ,镰刀菌 (Fusariumsp .)等有抑制作用,来自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和香榧的抗菌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 40 %,54.2 %及 57.1 %。其中平板抑菌圈直径大于1 5mm的高抗菌株有 3 5株。按Ainsworth等鉴定系统和方法进行鉴定 ,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主要分布于拟青霉属、镰孢菌属等 1 8个属中[16]。
香榧的药用功能
有很多古书记录香榧的药用功能,例如《神农本草经》说香榧“主腹中邪气,去三虫。” ;《食疗本草》认为香榧“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本草新编》认为“榧子杀虫最胜……。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唯榧子不然。” ;《本草从新》认为香榧“治肺火,健脾士,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咳喘,去瘀生新。”;《本草纲目》认为“常食香榧,治三痔,去三虫蛊毒,鬼疟恶毒。” 香榧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杀虫消积,润肺化痰,滑肠消痔,健脾补气,去瘀生新。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便秘,痔疮,体虚脚弱,小儿遗尿等病症。香榧果衣还可驱蛔虫,故食用时不必细加去衣。香榧仁含脂肪50%左右,脂肪酸中以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8.4%以上,有降血脂功能,可预防血管硬化、冠心病等。当地民间认为香榧主要有以下几种食疗作用:1)驱除肠道寄生虫,香榧子果实富含油脂,味具芳香,有杀虫和润肠的作用.香榧炒熟(勿焦),5岁以上小儿每次吃2粒,成人每次20粒。目前认为榧中所含的大量榧子油,能有效地驱除肠道中绦虫、钩虫、烧虫、蛔虫、姜片虫等各种寄生虫。并且具有杀虫而不伤人体正气的特点,是有效的天然驱虫食品[17]。2)治疗丝虫病临床研究证明榧子对微丝蚴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将本品与血余炭制蜜丸服用,可使微丝蚴转阴率达45%。3)增强食欲,消积化谷。榧子中所含脂肪油气味微香略甜,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改善胃肠道功能状态,起到增进食欲,健脾益气,消积化谷的作用。4)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力。榧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补充人体的必需营养物质。同时,榧子中大量的脂肪油具有润肺止咳祛疾,润肠通便的作用,有利于排除体内的致病毒素,达到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5)消积堕胎香榧子含有一种生物碱,能消症化积,对子宫有收缩作用,民间常用以堕胎。除榧子作为药用外,尚有巴山榧子、云南榧子和长叶榧子在产地亦作为药用[18]。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植物。香榧子油有防止血管硬化作用[19]。
香榧的加工和产品
香榧的传统加工主要是炒制,历来由专业炒制工场用木炭以文火烘焙加工,70年代改用“双炒法”,即先砂炒一次,入盐水浸后再砂炒一次。80年代后期起,兴办香榧炒制加工厂,炒制方法有带壳淡炒、带壳盐炒及脱衣椒盐炒等多种。炒食加工后还可生产香榧糖、糕、酥等食品。香榧油色泽黄橙,有果香味,香榧含油量比油菜好、棉籽、大豆高且品质好,是优质木本油料植物。
香榧还可以做香料。每百公斤香榧假种皮,可获蒸馏油200-300克。
一、育苗: 1、实生苗繁育。在9月上中旬香榧外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微开裂,种衣呈紫红色时即已成熟,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子(可用细榧或圆榧),去假种皮后在室外用湿沙与种子层积贮藏进行催芽,在播种前的催芽过程中,要经常洒水翻动,保持湿度,以使种子种皮开裂,露芽基本一致,出苗整齐。到11-12月即有少量种子萌芽,到翌年3月发芽率达80%左右,即可拣出分批播种,取已露芽或种皮开裂的种子在冬春季节条播,条距40cm,株距5-10cm。出苗后及时搭棚遮阴,中耕除草,并根据苗期根系分布浅的情况,要特别注意防旱,二年生苗可上山定植,培育成实生苗。
2、嫁接苗繁育。实生苗培育1-2年后,于3月中下旬,采用破心接或挖骨皮接法,用良种接穗进行嫁接,香榧以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嫁接为好,只要操作熟练,接后管理细致,成活率可达90%以上,再培育2年后,即苗高达50厘米左右时可定植造林。
二、种植
香榧的人工种植。一般可先定植砧木待生长达一定大小后进行就地嫁接;亦可先在苗圃杉藿用绾蠼卸ㄖ病6ㄖ彩逼谝匀 孪卵 詈谩O汩家搜≡裨诜饰帧⑸詈瘛⑹杷傻纳橙劳粱蚴 抑史缁 燎遗潘 己昧俜缦蜓舻牡胤街种玻灰酥衷谂潘涣肌⒅卣惩痢⒏珊雕け〉牡胤健T谖仪室嗽灾苍诤2?00米以上群山环绕,土壤肥沃的山谷、山坳中。山村的四旁常是栽植香榧的好地方。
栽植前要全垦或水平阶梯或带状整地,坡度较大的山地可块状整地(1米见方,60厘米深)。先挖好种植穴,一般挖穴的标准为长 lm、宽lm、深0.6m,密度一般5×4米,同时应间栽2%的雄株作为授粉树,或者在临风处配种3-5%的授粉雄树。亩栽30株左右,土质肥沃地方可稍稀,土质瘠薄地方可稍密。定植穴内预先施腐熟厩肥30-50公斤,上覆土一层后栽种。一般在冬季冻前或春季开冻后种植,选雨后或阴天带泥球移栽,随起苗随定植,如长途运输,须做好枝、叶、根的保温工作,并用钙镁磷肥沾根。种后立即浇透水,使根系和土壤充分密接,上覆松土刚好盖了嫁接口成馒头状,不宜种得过深,栽后要及时遮荫,可以因地取材如竹枝、松枝等,最好能做防护竹筐,既可遮荫,又可防止人畜损害。
三、管理
香榧根系多分布在20-60厘米的浅土层中,喜疏松、通气性好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条件,林地除砌坎培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外,每年1-2月份,需深翻一次,消除枯枝、落叶埋入土中,改善通气条件,7-8月浅锄一次,并割取杂草、嫩柴覆盖根际,以降低地温,减少水分蒸发。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结合深翻时施入,亩施腐熟厩肥2000-2500公斤,或株施饼肥0.5公斤;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施以磷、钾为主的保果肥,促使种子的充分发育,减少生理落果;第三次在香榧采收后,为了促使翌年花芽的形成和幼果的发育,加快恢复树势,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争取翌年丰收。
为促进处树生长,10年生以内的幼树,除冬季施用迟效性的有机肥外,自春至秋分宜施速效肥3-4次。每株每次用尿素50-150克;成年树除冬季基肥外,在花前或谢花后和9月采收后,应各施追肥一次。每株每次尿素加复合肥1-2公斤。
香榧生长缓慢,幼龄期可套种豆类与草子等绿肥作物,改善土质,增加收益。
香榧枝叶具有自然消长规律,会自然脱落,除疏、剪部分过密枝和枯枝外,一般不必进行修剪。
人工授粉,在当前雄花不足的情况下,为预防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方法是,在晴天,在雄树上抹取或疏剪成熟未开的花蕾或花枝,薄摊于通风、干燥处,第二天即有少量花粉撒出,3天后撒尽,即可收集,并掺5-10%松花粉拌匀作填充剂,放入撒粉器内,在雌花盛开时进行撒粉或把花粉加水(1-2%)喷雾。在始花后2-3天内受孕率最高。花粉在常温下可保持生活力15天左右,雌花可授期为12天左右。选择最佳授粉期,一般在开花后 3—7天受精率为最高,用粉量一般每株50g左右。
时采收: 会稽山区一般在白露前后有, 1/3果实的种皮由青转黄,有少量榧蒲开裂时采收为好。
特别注意,新种植的成活前不施重肥,可薄肥勤浇,投产后以土杂肥为主。
造林后头几年,应实行间种,以耕代抚。成林后进入开花结实期.应加强施肥和保护,保留雄株的数量。对雌榧林通过修剪,力求树冠低矮开展,以利于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野生榧苗多的老榧林区,可采用砍灌除杂草,就地嫁接(劈接、切接都可)改造的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益。
相关知识
香榧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何发展香榧
香榧栽培关键技术
香榧图片
香榧的修剪方法
皖南山区香榧丰产生态栽培技术
香榧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香榧不同微型嫁接方法初探
香榧人工授粉技术
全网最全!诸暨中国香榧博物馆打卡攻略来了
树形调整对香榧树冠光照强度和种实品质的影响
网址: 香榧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0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