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蔷薇属植物的繁殖方法,尤其是一种月季的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月季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素有“花中皇后”之称,因其四季开花又被称为月月红。月季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不仅适合园林绿化也可作盆栽切花等。目前市场对月季需求量增加,而其传统育种方法包括扦插法和嫁接法因受原材料限制较大,难以大量快速繁殖。本发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外植体的取材时间及部位,外植体的消毒方法,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配方和激素配比以及培养过程中温湿度、光照的设置,移栽步骤及基质配比优化,提高月季的繁殖率,可以有效提高月季的繁殖速度实现月季的工厂化育苗,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月季快速繁殖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月季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外植体的制备、外植体的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步骤。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的制备
春季4-5月或秋季10-11月取材,选取当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康枝条,且选择枝条中上段饱满而未萌发侧芽,去叶去刺剪成带单腋芽的茎段;(春季4-5月或秋季10-11月是外植体取材的最佳时期,该时期的外植体在接种后污染率和褐化率相对较低,组培成活率相对较高。)
(2)外植体的消毒
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外植体先用洗衣粉水刷洗枝条表面,再用流水冲洗1h,在无菌环境下,先用75%酒精消毒30s,分两次进行,每次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5%次氯酸钠消毒15-18分钟,分两次进行,每次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消毒后置于已灭菌滤纸上晾干等待接种。
(3)诱导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好的外植体切去上下表面与消毒剂接触的部分,切成2-3cm带一个腋芽的茎段置于诱导培养基中,于23℃/白天,21℃/黑夜,12h/白天,12h/黑夜,湿度50%,光照强度3000-4000Lux条件下培养;诱导培养基包括MS+30g/L蔗糖+7-7.5g/L琼脂+0.5mg/L6-苄氨基嘌呤+0.0075-0.01mg/L萘乙酸,pH5.8±0.1。
(4)增殖培养
待经诱导培养的不定芽长至4-5cm且叶片完全展开时,进行增殖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诱导的不定芽完整的切割并去除原茎段,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于23℃/白天,21℃/黑夜,12h/白天,12h/黑夜,湿度50%,光照强度3000-4000Lux条件下培养,平均每3-4周继代一次,继代三次,增殖培养基包括MS+30g/L蔗糖+7-7.5g/琼脂+0.5-1.5mg/L 6-苄氨基嘌呤+0.01-0.1mg/L萘乙酸,pH5.8±0.1。
(5)生根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增殖培养的月季组培苗切成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于23℃/白天,21℃/黑夜,12h/白天,12h/黑夜,湿度50%,光照强度3000-4000Lux条件下培养;生根培养基包括MS+20-30g/L蔗糖+7-7.5g/L琼脂+0.1-0.3mg/L萘乙酸,pH5.8±0.1。
(6)移栽
待月季组培苗长出白根4-5cm后,先将生根苗移至室温条件下进行炼苗5d以上,将月季组培苗移出,移栽的基质为蛭石、草炭、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增殖培养中,第一次的增殖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琼脂+1mg/L 6-苄氨基嘌呤+0.02mg/L萘乙酸,pH5.8;第二次的增殖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琼脂+1.5mg/L6-苄氨基嘌呤+0.05mg/L萘乙酸,pH5.8;第三次的增殖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琼脂+1.5mg/L 6-苄氨基嘌呤+0.08mg/L萘乙酸,pH5.8。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月季组培方法进行优化,简化生产程序,既缩短生长周期又提高成活率。
具体地:
外植体消毒:本发明将外植体消毒方式进行改进,将消毒时间缩短,消毒次数增加,且每次消毒后尽快用灭菌水冲洗以减少消毒液对外植体的伤害,此方法既保证了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又降低了外植体褐变率,提高成活。
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的激素配比有效提高了出芽率,达到100%,且芽健壮,生长较快。
增殖培养:增殖采用三种培养基,依次提高培养基的激素,以增强芽的适应性,继代到第三周期增值率最高,达到3以上。
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激素浓度可有效提高生根率,根的生长情况较好,根数量5条以上且长势健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月季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外植体的取材
在秋季11月取材,选取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嫩枝,用饱满且尚未萌发的侧芽作外植体,侧芽选取中上部,去除顶部两个芽。剥除枝条上叶片、叶柄及皮刺,剪成带单腋芽的茎段以备消毒处理。
二、外植体的消毒
将步骤一处理后的外植体用洗衣粉水清洗,再用流水冲洗1h,置于滤纸晾干。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外植体用75%酒精消毒20s,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75%酒精消毒15s,用无菌水冲洗5次,之后用5%次氯酸钠消毒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5%次氯酸钠消毒8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次。之后置于已灭菌滤纸上晾干等待接种。
三、诱导培养
于超净工作台中,将灭菌后的外植体切去与消毒剂接触的上下两面,切成2-3cm带一个腋芽的茎段,晾干后垂直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保持形态学上端向上,置于诱导培养基中。于23℃/白天,21℃/黑夜,12h/白天,12h/黑夜,湿度50%,光照强度3000Lux条件下培养。诱导培养基包括MS+30g/L蔗糖+7g/L琼脂+0.5mg/L 6-苄氨基嘌呤+0.01mg/L萘乙酸,pH5.8。
四、增殖培养
经诱导培养长出不定芽后,待不定芽长至4-5cm且叶片完全展开时将不定芽切下并去除多余的老化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每3-4周继代一次,继代时将丛生芽切成单芽。继代到第三次,增殖达到最佳,达到3左右。第一次增殖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琼脂+1mg/L 6-苄氨基嘌呤+0.02mg/L萘乙酸,pH5.8;第二次增殖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琼脂+1.5mg/L6-苄氨基嘌呤+0.05mg/L萘乙酸,pH5.8;第三次增殖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琼脂+1.5mg/L 6-苄氨基嘌呤+0.08mg/L萘乙酸,pH5.8。增殖培养条件为23℃/白天,21℃/黑夜,12h/白天,12h/黑夜,湿度50%,光照强度3000-4000Lux。
五、生根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过增殖培养的月季组培苗切成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养基为MS+25g/L蔗糖+7g/L琼脂+0.3mg/L萘乙酸,pH5.8。生根培养条件为23℃/白天,21℃/黑夜,12h/白天,12h/黑夜,湿度50%,光照强度3000Lux。
六、移栽
待月季组培苗长出白根4-5cm,株高约8cm时,将生根苗移至室温条件下打开瓶盖进行炼苗7d,取出生根苗后要将基部的培养基洗干净以免生菌。移栽基质为蛭石:园土=2:1(体积比),移栽前先将基质于高压蒸汽灭菌(121℃,30min),基质要浇透水,在移栽初期套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和保温,温度保持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80%左右。
本发明40-50天可得到株高约10cm,根数量约为5条以上的月季组培苗,增加继代次数,可于70-90天扩繁植株3倍以上。本发明将月季组培方法进行优化,简化生产程序,既缩短生长周期又提高成活率。
相关知识
一种杜鹃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一种食用百合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一种防治月季白粉病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方法与流程
一种无花果树快速无性繁殖方法与流程
一种月季植物工厂育苗方法与流程
切花月季“卡罗拉”的微体繁殖方法与流程
一种大花蕙兰的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快速分离植物病原真菌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白芨快速繁殖成苗的组培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月季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39625.html
上一篇: 月季花哪个季节适合移栽 |
下一篇: 基地供应丰花月季 绿化用时令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