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花材、选择花器、布置花供
插花无疑是一门手艺活
春节插花更是具有节日氛围
什么?不会插花?没关系!
我们早已准备了一份“插花攻略”
跟古人一起看看
那些年,他们是如何布置花供的
春节为何要布置“花供”
“花供”即“摆花”,“供” 有祭祀用品的含义。春节有着祭祀的习俗,但鲜花成为一种重要的祭品,进入人们的春节生活,其实是受到文人君子所喜爱的 “清供” 的影响。
▲图上展现了春节时供花果的场景:儿童们在供桌前燃放爆竹,而供桌上摆放了一瓶梅花、一盘供果,与神共享。摄影/逆光
君子之道是清供
春节,乃一年之始,又称“岁朝”。明清时,文人流行陈设具有风雅意味的清供。清供并非美食,而是鲜花、瓜果,甚至奇石、文玩一类陈设供物。
根据摆设清供的原因,分为岁时节日的“有名之供”和平时赏玩的“无名之供”。为庆祝新春佳节陈设清供,称为岁朝清供。
▲清嵌珐琅岁朝图挂屏上绘制的“十全”清供。摄影/张新
“十全”即梅、松、柏、兰、山茶、水仙灵芝、天竹、柿子和如意。
不时之花
大部分花卉都有自己特定的花期,“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是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四种花。可古人对反季节赏花也是情有独钟,还发明了许多反季节催花术。
古人发现,即便是寒冬腊月,有一些特殊的地域温暖如春,甚至连这一带的泉水都是温热的。于是便用温泉水灌溉花朵,利用地热养花。
▲清代画家赵之谦绘《岁朝清供图》。供图/FOTOE
方形花盆中盛开着数枝牡丹,佐以小草湖石点缀,近景地面上平放如意与柿子,寓意“富贵千春,百事如意”。
牡丹在5月开花,清代的花匠已经能用妙手催花术,让牡丹在冬季开放,出现在富贵人家的供案上。
第二个办法是盖大棚,也称为堂花术。在相对温暖的室内,花花草草们更容易开花绽放。
▲图为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绘制的画屏(局部),荟萃了四季花朵。古人发明出了“堂花”术,让人们在数九寒天也能观赏到春色。摄影/Panda
明清时期北京温室养花,主要采用地窖保温和坑洞加温的方法,来保障花卉的生长环境。
▲图为圆明园内的“花洞”景象
花洞中仙人掌与水仙花汇聚一堂。
春节为何要布置“花供”
想要学会插花
首先得知道如何“品花”
才能挑选出合适的花卉
异乡来客——水仙
作为异乡来客,水仙却得到了中国文人的喜爱,多半是因为它的清高之态。水仙生于清水之中,花色白而香气浓,足以和莲花相提并论。
在南宋理学家朱熹眼中,水仙“弱植愧兰荪,高操催冰霜”,节操不输于君子之花兰花,水中神女更要自愧不如——“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朱熹开创的朱子之学,数百年间被视为学术正统。水仙花经他认定,成为了花卉圈的“道德楷模”。
▲水仙花。摄影/动脉影
梅花偏要老的好
到了宋代,一股前所未有的梅花风潮,席卷而来,而人们偏偏喜欢“老梅”。对此,范成大在《梅谱》中总结得最为精辟:“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这种老枝怪奇的审美,是此时兴起的新风尚。梅树越老,盘曲得越厉害。于是,这种与岁月相抗、与霜雪相斗的姿态,焕发出一种苍劲刚毅的美感。
▲日本江户时期的狩野山雪所作《老梅图》。供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种“老态”,历来为中国文人所欣赏,甚以“龙”来形容,并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梅文化。
橘与桔——最吉利的误会
因为“橘”与“吉”谐音,因而“橘”被认为是新年吉祥的象征,这也不得不牵连出一个趣谈—— “橘子” 和“桔子”。
在今人的文化常识里,似乎“橘子”和“桔子”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事实上,“橘”指芸香科柑橘属类的植物,“桔”则是草本植物桔梗,读作jié,与“橘”毫无瓜葛。
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始编的《辞源》中,“桔”开始有了“橘之俗字”的注解。所谓俗字,是指通俗流行但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
故而,冬日里那一盆青黄斑斓、甘之于口的水果,实则只有一个正确的写法:橘。
▲斯为陋室,陈设极简。木几上的三枚丹橘,两只佛手,一剪梅花,却令陋室格外高亮起来。供图/文人空间
如何 挑选“ 花器 ”
欲善花事,必利花器,挑选出合适的花卉后,自然应该有相宜的花器。
▲砖器与菖蒲小景。供图 / 文人空间
插花工艺是一种“造景艺术”。中国人千百年来对这项工艺有个约定俗成的称法,它并非我们口中惯说的“插花”,而是叫做“瓶花”。“瓶”,便是承载艺术理念之器。
▲唐昭陵长乐公主墓壁画中的仕女形象,一人手捧长颈瓶,瓶内插有莲花与莲蓬,可能是用瓶花清赏的早期实例。摄影/李建
花艺大师袁宏道则认为:养花用瓶须精良,花器首选色泽青翠入骨的旧藏青铜觚,其次是“细媚滋润”的官窑、哥窑、象窑、定窑瓷。
“花栖之金屋”“花神之精舍”,便是他对插花之“瓶”的雅称。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腊月赏雪”的局部场景,案头上的青铜器样式的双子瓶格外别致。摄影/逆光
瓶花还有个名字叫做“清供”,即它是一件清雅的供品。每年正月初一,文人们要开笔,这种“岁朝清供”,便被落在画中保留下来。
▲图上应用了一件唐代越窑残件,作为承载花枝的花器。残器之美不亚于整器之丽,且增添了一抹禅意。供图 / 文人空间
正月初一,岁朝之际,以合宜的花器,插上生动的花草植物,这是古人所讲究的清供“吉祥”。
我们不妨借助古老的传统观念,DIY 一件合心意的瓶花,让开年更添吉利、祥瑞的古意,也让我们的身旁多一份值得品味的意趣。
相关知识
被鄙视的玫瑰:明清文人插花偏好之《瓶花谱》
三月花事指南
舌尖上的鲜花:花饮花膳花满堂,花香花梦花生活
姥爷的养花之道
中华花艺的发展史以及中华花艺插花的基本手法
插花人不能不读的《瓶花谱》
桂花树会结果的,桂花树结出的果实用处多!别再傻傻不知道了
发财树这样浇水,不但不会烂根,还能长得绿油油
鲜花的意思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网址: 花事,中国人的审美之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45.html
上一篇: 人文茶席 | 花的气质要与茶席吻 |
下一篇: 搞定壁挂花器安装,引阑珊春意入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