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青兰
栗子,又名板栗,它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倍受人们青睐,可生吃、熟吃,可煮、可蒸、可烧,特别是糖炒栗子的味道更让人回味无穷。每到秋冬季节,济南街头特色小吃都会新添糖炒栗子的味道,而在济南南部山乡的大集上,早早便有人在热闹的十字路口,支起十二印的大铁锅,现炒现卖糖炒栗子。黑黑的大铁锅往往会架在一个废旧铁桶改造的炉子上,铁桶上对称着留有一大一小两个缺口,大的是炉子口,小的是烟囱口安着半截烟囱。炉桶里塞满烧红的木柴, 通过炉子口呼呼地向外吐着火舌。卖主两手抄着一把大铁锨不停地翻腾着锅中的栗子。铁锅里一半砂粒一半栗子,升腾着一股浓浓的栗香味烟气,锅中的砂粒因用的时间长了便黑的发亮,摊子早已围满了人,大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有等着买栗子的,有看炒栗子的,栗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人们都知道栗子好吃,却也少有人知道栗子的花是啥样的。栗子花没有桃、杏、梨等花的妩媚,却有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她的花色与众不同极其质朴,毫无靓丽粉嫩娇羞之姿色,唯有一份清纯惹人爱慕,就像一枚青玉透着一份清丽让人清爽。栗子花分雌花和雄花,一般人难以认清雌花、雄花、花萼、花瓣。雄花也即雄花序为条状,约五六寸长,称柔荑花序。雌花序为聚伞花絮,每一雌花序有3朵雌花,聚生在一个总苞内。雌花、雄花均从叶腋长出,故栗子花为雌雄共体。通常,人们看到的一串串细长的白花花、毛茸茸的是雄花条,而不太注意羞涩的紧紧地依偎在雄花条根部的雌花蕊,圆圆的雌性花序像个小小刺猬,授粉后就会结成果实。这让很多人不明白,明明栗子花是长长的,为何长出来的栗子却是圆圆的?
不同花期的栗子花颜色不同。雄性花序和雌性花序初露吐穗为绿色,随着雌花蕊的盛开和雄花条的伸长,其花色则变为淡淡的米黄,花败坐果时残花则变为苍黄。栗子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栗子被认为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在我老家这样的遗风传承至今,老辈人讲,谁家男娶女嫁,新郎新娘的婚床必要儿女双全的女长辈来铺就,这叫做“撒福”,有的地方也叫“撒帐”。“撒福”一般会在婚床的被褥下要洒些栗子、大枣、花生之类的吉祥果,意为“枣(早)栗(立)子”,不只生男或生女,还要儿女双全“花(着)生”。说来也巧,这“撒福”竟应验得很,数算一下周遭的亲朋好友,可不是因了“撒福”都如愿以偿。
栗子花更为独特的是她的香味。“一觉六月中,栗花香百里”,这绝非虚夸,不见其花,先闻其香。栗子花的香远远的即可嗅到,近嗅则有些浓郁刺鼻,故有人说栗子花有股疯狂的邪恶,我不尽然,或许说这话的人嗅觉出了问题,栗子花无论远闻还是近嗅,那是一股淡淡的清香中带着一丝丝甜甜的滋味令人陶醉。我的老家西营,地处济南南部山区,属泰山山脉片麻岩结构、砂质土壤,境内山高沟深,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理气候条件特适宜栽种板栗,是远近有名的板栗之乡。当地板栗栽培的历史比较久远,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时曾在西营安营扎寨,将士们的随身行囊装有板栗,他们在行军中遗漏丢弃的栗核,之后便在西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是传说无从考证,但其境内千年以上的板栗树确有很多,其中最为传奇的是云梯山口一株“高龄”栗子树,树龄已有两千多岁,树干须三人方可搂抱过来。据当地老人讲,该树几经雷劈火烧,树身主干形成了个空洞,可容下两个成人站立,至今却依然枝繁叶茂,它堪称“西营栗子树祖”,见证了山乡西营世代变迁,已成为家乡物华天宝的象征。
多少年来,一代一代的西营人匍匐在大山的怀抱辛劳耕耘,满山的栗子树,依山傍水,层落分布,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年年岁岁为家乡人遮挡着生活的风风雨雨,也为曾经偏僻闭塞、贫困落后的深山老峪撑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使昔日的穷山恶水变为济南南部山区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本世纪初,西营栗农研究探索的板栗嫁接栽培管理技术成功列入历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古老而传统的板栗栽种技艺实现了新的突破。
六月西营非平日,正是栗乡最美时。每年夏日,我总喜欢漫步山野,闻着栗子花香,看栗子花开花落,坐在栗子树下享受一份悠闲,慢慢品味着生活的甜美,陶醉在丰收的希望里。下山时,我总顺手捡一束栗子落花,回家搓几条栗花绳挂在墙上风干,之后制成熏香。待到盛夏的夜晚,熏香点燃,屋内弥漫着甜滋滋的栗花香,在梦里,我又见到了一树栗花开。
作者简介:王青兰,现为历城区发改局调研员,山东散文协会会员,历城作协副主席,闲情偶寄爬山摄影写作,作品散见于国内各报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春风拂面 穿越栗子花海
花开时节
栗子花,栗子花的作用与功效!
【栗子花】栗子花的功效与作用
一缕栗子香
栗子花束的寓意
【享乐瘦】10个栗子=1碗米饭?栗子这样吃,营养不长肉!
《花开时节》免费在线观看
灵芝和栗子泡酒功效(灵芝加栗子泡酒:养生好饮,提高免疫力!)
暮春时节,又见花开
网址: 【时节后窗】栗子花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74553.html
上一篇: 【步骤图】花形栗子包的做法 |
下一篇: 根都长不出来,养护再好都没用!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