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旋花,旋花的功效与作用

旋花,旋花的功效与作用

旋花
Xuán Huā 旋花 别名 狗狗秧、打碗花、筋根花、蚊子花、鼓子花、篱天剑、打破碗花功效作用 益气;养颜;涩精。主面皯;遗精;遗尿英文名 flower of Hedge Glorybind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毒性 无毒归经 肺经、肾经药性 温药味 甘

种中文名:旋花

中文别名:篱打碗,篱打碗花 ,篱天剑,喇叭花,打碗花,打破碗花

学名/拉丁名:Convolvulaceae.sepium (L.) R.Br.

科属分类:旋花科Convolvulaceae,打碗花属 Calystegia R. Br.

本属其他常见植物:

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 ex Roxb.),一年生草本,叶顶端钝尖,粉红色,花冠长2~2.5cm;全国广布,习见杂草,全草入药。

藤长苗 (脱毛天剑 )Calystegia pellita

性状描述: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缠绕,有棱,多分枝。叶柄较叶片略短,长3-5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长4-8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形或戟形,耳形。花单生叶腋.花梗长,有棱.小苞片宽卵状心形,长2-2.5厘米,有浅裂片或全缘呈先端钝尖.萼片卵圆状披针形,先端尖.花冠漏斗形,粉红色或白色,长4-6厘米,有不明显的5浅裂:雄蕊花丝基部有小鳞毛,子房2室,柱头2裂。蒴果球形,无毛.种子卵状三棱形,无毛。花期 5-7月,果期7-8月。

产地: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贵州等省区。朝鲜、日本、俄罗斯也产.  

中药旋花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Bkmiy.jpg

【拼音名】 Xuán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Hedge Glorybind

【别名】筋根花、鼓子花、篱天剑、打碗花、打破碗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花朵。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ystegia sepium (L.) R. Br.[Con-volvulus sepium L.]

采收和储藏:6-7月开花时采收,晾士。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不被毛。茎缠绕,有细棱。叶形多变,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长4-10cm,宽2-6cm,先端渐尖锐尖,基戟形或心形,全缘或基部稍伸展为具2-3个大齿缺的裂片。花单生叶腋;花梗长达10cm,有细棱或有时个狭翅;苞片2,宽卵形,先端锐尖;萼片5,卵形;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时淡红色或紫色,漏斗状,冠檐微裂,雄蕊5,花丝基部扩大,被小鳞毛;子房无毛,柱头2裂。蒴果卵形,长约1cm为增大的宿存苞片和萼片所包被。种子黑褐色,长约4mm,表面有小疣。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2600m的路旁、溪边草丛,农田边及山坡林缘。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状】古代《本草》所载的旋花,除指上种外,尚包括同属植物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参见面根藤条。

【化学成份】参见狗狗秧条。

【性味】甘;温;性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益气;养颜;涩精。主面皯;遗精;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剂。

【附方】秘精益髓:五色龙骨五两,覆盆子五两,莲花蕊四两(未开者,阴干),鼓子花三两,鸡头子仁一百个,井为未,以金樱子二百枚(去皮),木臼捣烂,水七升,煎浓汁一升,去滓和药,杵二千下,丸梧子大,每空心温盐酒下三十丸。忌葵菜。(《瑞竹堂经验方》太乙金锁丹)

【各家论述】《本经》:主益气,去面黑色。

【摘录】《中华本草》

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  

中国古建筑彩画之旋花

Bkmiz.jpg

旋花,在中国古建筑中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在藻头内用旋涡状的几何图形构成一组圆形的花纹图案。

中国古建筑彩画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三大类,即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及苏式彩画。坛庙、寺院多用旋子彩画,宫殿建筑多用和玺彩画,苏式彩画则用于一般园林住宅建筑。

旋子彩画经考查来自旋花变形图案。旋花,植物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茎细长,缠络他物之上,叶互生、戟形、有长柄,夏天开漏斗状合瓣花,色淡红,又名鼓子草。汉《神农本草图经》上有“鼓子革,又称旋子花”之说。可见旋子花的名称来历颇早。这种旋花纹状,以图案形式应用在器物的装饰上,早在汉代出土的瓦当上就发现了。据现存实物考查,宋辽时期旋花变形图案就已使用在建筑彩绘上。如辽统和二年(公元984)重建的蓟县独乐寺的梁枋上就出现了椭圆形旋花图案。北宋时期,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第十四卷彩画部分也有一些旋花图案。

Bkmj0.jpg

旋子彩画俗称“学子”、“蜈蚣圈”,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图案,即所谓旋子、旋花。旋子彩画最早出现于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是明清官式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彩画类型。

旋子彩画在每个构件上的画面均划分为枋心、藻头和箍头三段。这种构图方式早在五代时虎丘云岩寺塔的阑额彩画中就已存在,宋《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中“角叶”的做法更进一步促成了明清彩画三段式构图的产生。

明代旋子彩画受宋代影响较为直接,构图和旋花纹样来源于宋代角叶如意头做法。明代旋花具有对称的整体造型,花心由莲瓣、如意、石榴等吉祥图案构成,构图自由,变化丰富。明代旋子彩画用金量小,贴金只限于花心(旋眼),其余部分多用碾玉装的叠晕方法做成,色调明快大方。枋心中只用青绿颜色叠晕,不绘任何图案;藻头内的图案根据梁枋高度和藻头宽窄而调整;箍头一般较窄,盒子内花纹丰富。

清代旋子花纹和色彩的使用逐渐趋于统一,图案更为抽象化、规格化,形成以弧形切线为基本线条组成的有规律的几何图形。枋心通常占整个构件长度的三分,枋心头改作圆弧状,枋心多绘有各种图案:绘龙锦的称龙锦枋心;绘锦纹花卉的称花锦枋心;青绿底色上仅绘一道墨线的称一字枋心;只刷青绿底色的称空枋心。藻头中心绘出花心(旋眼),旋眼环以旋状花瓣二至三层,由外向内依次称为头路瓣、二路瓣、三路瓣。旋花基本单位为“一整二破”(即一个整团旋花,两个半团旋花),视梁枋构件的长短宽窄组合,又有勾丝咬、一整二破加一路、加两路、加勾丝咬、加喜相逢等多种形式。岔口线和皮条线由明代的连贯曲线改为斜直线条。

旋子彩画按用金多寡及颜色的不同可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五墨、雄黄玉等几种。

旋子彩绘是用或圆润饱满、或流畅柔韧的各色线条旋转盘结而成,带给我们的却是满眼的瑰丽奇巧,眩目迷幻。旋子彩绘比和玺、苏式彩绘的形成时间都早,是中国建筑装饰史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彩绘种类。

参考

《本草纲目 · 旋花》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Bk3gr.jpg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相关知识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旋覆花的副作用
旋花的用法
旋覆花的用法
【植物界全系列】茄目—旋花科:刺旋花
旋覆花:神奇的“旋转之花”
【植物界全系列】茄目—旋花科(一):刺旋花
旋覆花
田旋花的用法
旋覆花的研究进展

网址: 旋花,旋花的功效与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838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海边的喇叭花,肾叶打碗花
下一篇: 打碗碗花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