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红肉火龙果传粉生物学研究及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初步克隆分析

红肉火龙果传粉生物学研究及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初步克隆分析

红肉火龙果传粉生物学研究及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初步克隆分析

【摘要】: 本论文以红皮红肉和红皮白肉火龙果品种为研究材料,对火龙果授粉特性进行研究,包括红肉火龙果开花生物学特性、影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因素、不同品种花粉特性、花粉贮藏条件,并调查不同品种自交和异交结实特性;观察花粉在花柱中的萌发伸长情况,明确红肉火龙果自交不亲的模式,初步克隆与自交不亲和相关的S基因。以期为火龙果授粉树合理配置、自交亲和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为今后火龙果自交不亲和深入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火龙果花期5-7个月,一年有11-14批花,花在晚上开放,单花开放时长为12-14 h。红肉火龙果从花蕾初现观察至果实成熟共历时48 d。自交亲和品种和自交不亲和品种在花的形态结构上存在差异,自交不亲和品种柱头裂片较少,柱头突出;而自交亲和的品种柱头裂片较多,柱头被花药包围。(2)火龙果花粉呈圆形直径80μm以上,属三孔沟类型。不同火龙果品种花粉大小存在差异,所研究6个品种中,大红和红水晶花粉最大,白肉、粤红、莲花红及石火泉花粉居中。不同品种间单药花粉量有所差别,花粉数量最多的是粤红品种其次是石火泉品种,二者花粉数量显著多于花粉数量最少的白水晶品种。白水晶品种在花粉大小、花药花粉数量上均是待测品种中最低的。(3)火龙果花粉萌发具有群体效应,适当的花粉密度有助于提高花粉萌发率。离体条件下,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10 h之后趋于稳定。花粉萌发温度范围比较广,最适萌发温度为25℃-28℃。花粉离体萌发率高低与自交亲和强度有关,自交不亲和性强的花粉萌发率低。(4)蔗糖、硼酸和pH值三因素均对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产生极显著影响,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对花粉离体萌发率的作用大小表现为硼酸×蔗糖>蔗糖>蔗糖×pH>硼酸>硼酸×蔗糖×pH>pH>硼酸×pH,对花粉管长度影响程度为蔗糖>pH>硼酸×蔗糖>硼酸>硼酸×pH>蔗糖×pH>硼酸×蔗糖×pH。促进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分为500 mg/L硼酸+25%蔗糖,pH 6.5,促进花粉管伸长的最佳组分为300 mg/L硼酸+20%蔗糖,pH 7.5。(5)不同火龙果品种花粉活力相差较大,大红最高(80.7%),石火泉花粉活力最低(25.9%)。不同保存方法对火龙果花粉活力影响不同。常温干燥12 h后花粉失活,置于4℃冰箱保存的花粉表现为花粉活力先降低再回升的趋势。火龙果花粉活力变化可能与光照、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6)利用自交亲和程度不同的品种为父本,对3个自交不亲和品种红水晶、莲花红、粤红进行异花授粉,结果表明自交亲和性越高的品种做父本,结果率越高。同时,火龙果异花授粉坐果率与花粉萌发力存在联系,花粉萌发力越强坐果率越高。(7)火龙果自交后花粉能在柱头萌发但在花柱内伸长受阻,属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类型。与花粉管发育情况相对应的是,通过授粉实验结果显示红水晶及粤红2个品种自花授粉几乎不能坐果,二者的异花授粉坐果率远远高于自花授粉的坐果率。自花授粉花粉管长得比较慢,可能是导致火龙果自交不亲和的一个重要原因。(8)在火龙果花柱、花粉中克隆得到S-RNase基因、F-box基因。分别对得到的2个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果显示S-RNase基因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摩尔质量为25.57 kD,等电点pI为9.31,半衰期大于20 h,属于稳定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含有2个保守的功能域。F-box基因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摩尔质量为40.70 kD,等电点pI为5.19,半衰期大于20 h,属于不稳定蛋白,其氨基酸序列是一个保守结构域。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相关知识

茶树自交不亲和类型的鉴定及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灯盏花自交不亲和性S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在菊花自交不亲和方面取得新进展
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分子机理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柴继杰研究组发文揭示十字花科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分子机制
遗传发育所在自交不亲和分子机理研究中提出新假说
甜菜花叶病不亲和基因的克隆及抗病反应机制和遗传研究
金川湿地两种植物传粉生物学及繁殖系统畸变的研究
华北耧斗菜繁殖行为研究
马蔺的花部构造及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

网址: 红肉火龙果传粉生物学研究及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初步克隆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118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巴中市火龙果苗价格
下一篇: 台湾火龙果苗价格预测、台湾火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