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香梦
荼蘼,不是荼靡。据考,名字来自酴醿,是原产蜀地的古代名酒,制法在 贾思勰《齐民要术·笨曲并酒》中有记载。《花木考》曰:【此花本作荼蘼,以酒号酴醾,花色似之,遂复从酉,则花作白色似无可疑矣。】不过也有开黄花的荼蘼,宋《益部方物略记》记述:【蜀荼蘼多白,而黄者时时有之,但香减于白花。人情尚奇,贱白贵黄。】花手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里说,其实这种酒不醉人,酿好之前要放入荼蘼花瓣,会制成荼蘼香酒。
在《花镜》里有荼蘼花,【蔓生多刺,绿叶青条,须承之以架则繁。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青附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密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又有红者,俗呼番茶糜,亦不香。】但在《中国植物志》中,作者脚着它疑似香水月季R. odorata(Andr.) Sweet而不是悬钩子蔷薇R. rubusLevl. et Vant.。花手功力尚浅,一般都是把荼蘼花脑补成【一大朵,有香味,的,重瓣月季】。
我年幼时曾追寻过一位名为安妮贝贝的女作家的脚步,仔细研究过【开到荼蘼花事了】这句话。这一句,来自于宋 王淇的《春暮游小园》,全诗如下: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这首七言绝句表面上讲了一个花园里一年四季的景色,但是花手读出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梅花,可能说的是民国,海棠那么红,对吧。荼蘼一下,春色一下子就没了,对吧。然后大家的孩子都纷纷出了围墙了,都移民了。其实这首诗讲的是当下的社会现象。我很佩服作者。
任拙斋诗:【一年春事到荼蘼。】【荼蘼香梦】这一句在《花月令》四月的最后一句,大概是喝了荼蘼香酒,就缓缓睡去,春天自此就结束了。而荼蘼自古就有到了尽头的意思,苏轼诗:【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里女仆麝月抽到一张花签,是【荼蘼——韶华胜极】。【韶华胜极】意指花事到了尽头,之后自然是群芳凋谢了,有完结的意思。【在座诸位各饮三杯送春】,也正是暗示着大观园最后一片春光落尽,美好生命离散消逝的悲剧结局。无怪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
没有读过安妮贝贝的《花事了》的人,也一定听过王菲的一首《开到荼蘼》,其中一句是【心花怒放 却开到荼蘼】,讲的就是这种心情,让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无比矫情,让而立之年的大叔唏嘘不已。其实我已经到了现在的年纪,更喜欢的其实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郭德纲相声选集》中的一首定场诗。让我们睡在这最后的香梦里。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言。
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卿有泪,荼靡花了我无缘。
小楼寂寞新雨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
《花月令》芍藥相于階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三尺。复叶,各小叶深裂为三片。春夏开花,单瓣或复瓣,有红、紫、黄、白各色。《本草》谓:【: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是中国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花卉,据说有4000年。
上期我们说到了【牡丹王】,牡丹是国色天香,但那是她在唐朝发迹之后的事儿了,之前她叫【木芍药】,用的是自己姐妹的名字。《埤雅》说:【今群芳中牡丹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给人一种,牡丹当了皇帝,芍药来做宰相的感觉。其实,牡丹当了皇后,芍药来做妃子,感觉起来会更好。
有句话是【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所以人们会把她们种到一起,牡丹芍药次第开放。且,一如怡红院的蕉棠两植,花文化上的搭配,让她们相得益彰。又因为这姐妹长的很像,越来越多人分不清她们两个。
其实区分芍药牡丹并不难:
1.牡丹的茎为木质,落叶后地上部分不枯死;芍药的茎为草质,落叶后地上部分枯死。正因如此,牡丹是【木芍药】,芍药的草本茎弱柳扶风,柔若无骨,又名【没骨花】。
2.牡丹的花都是独朵顶生,花型大;芍药的花则是一朵或数朵顶生并腋生,花型亦较牡丹略小。
3.牡丹叶片上表面绿色中略带黄,无毛,下表面有白粉;芍药叶上下均为浓绿色且叶较密。
唐宋时,扬州芍药名闻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芍药亦名红药,扬州有红药桥盛产芍药。宋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明清之际,北京丰台芍药最负盛名。《帝京岁时记胜》有【丰台芍药甲天下】之说。现代的芍药盛产地为山东的荷泽与安徽的亳县。
在西方,Rose是表达爱情的花,在中国是芍药,近些年国外也越来越流行在结婚的时候用芍药做捧花。个人觉得,芍药更好,不仅是没有刺,和更香。拿在手里整体的范儿都不一样了,真的,我打算以后不送月季,改送芍药了。现在拨打屏幕下方的电话,便可获得于花手约会的机会,会被送芍药油!
《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里有【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一篇其实讲了春天时候,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青少年们开始心思活络,对爱情的渴望在他们的心里疯长。骚年和女娃子们,三五邀约着,去河边参加春天party,他们往来如织,人人手拿兰草和芍药。一个女孩子和一个男孩子搭讪说,我们去那里看看吧,他们眉来眼去,互送芍药来表达内心的闷骚。
我好想也说说《红楼梦》史湘云醉眠芍药裀的故事啊,但是我不懂,以后,花手er陈姜花花一定会写一篇非常好的。
---------------------------
【花手】是勤劳和美丽,
是早上第一缕从花园照向你的阳光。
把花手当作礼物
分享给你爱植物,又善良的朋友。
微信平台账号【花手】
或搜号码【huashou1986】
【牡丹王】
我们讨论过国花,尽管很多小清新都希望把茉莉扶到国花的位置,但是现在最正统的还是牡丹和梅花。清朝时候国花是牡丹,民国时候是梅花。尽管我是亲民国的,更喜欢梅花,但是显然梅花太瘦了。牡丹的王者之风真是逼人,如果她是国花我也服了。
在何小颜先生的书中写到:【北宋牡丹称雄,南宋则梅花居尊。或许是因为两宋以前,国势昌盛,人们多追求外在的功名,所以喜欢富贵的牡丹;两宋之后,国力衰弱,人们转而追求内心的高洁,故崇尚傲骨斗雪的梅花。】读到这里我也就释然了。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毛茛科芍药属,落叶灌木。株高1~3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型花。花萼5片。描述中:小叶排列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叶轴分枝一次称为【二回】;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
唐朝之前牡丹、芍药统称芍药,自唐以后始分为二。牡丹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谓之木芍药。比如,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在英文里头【peony】,既是牡丹又是芍药,看来这个词传到外国的时候,人们是芍药牡丹傻傻不分清楚的。牡丹有【国色天香】的名号,也是因为唐朝李正封在《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一句。
唐朝之前就有植物叫牡丹,比如南朝(六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有【(巴戟天)状如牡丹而细】,但是显然巴戟天(上图)和牡丹完全不像嘛。南北朝有位叫驴友叫谢灵运,喜欢做背包客,一个背囊走四方,研究地理和植物,后写成《游名山记》,记载有【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永嘉也就是现在的温州地区,那里对牡丹来说过于温暖湿润,是成活不了的。《松窗杂录》记载【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所以说,我们现在说的牡丹,以前不叫牡丹,是唐朝时候突然改叫牡丹的。
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俗称【木心】。肉质部储有大量养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长,一般来说,根深的植株枝叶茂盛,植株较高,根浅则枝短株型矮。
根皮入药,称【牡丹皮】,是【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大黄牡丹汤】的成分。其中主要的药用成份叫牡丹酚(Paeonol),具有镇痛、抗炎、解热和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对压尾、醋酸等物理或化学因素所致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伤寒菌苗、三联疫苗等引起的体温升高,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II、III、IV型变态反应均具有抑制作用。(以上我也不太懂,但是和变态也有关系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嘿嘿。)
说到大黄牡丹汤,这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的方子,药材配伍是【大黄四两,牡丹一两……等】,但是那个时候的牡丹应该还不是现在的牡丹,所以,现在我们吃的这种药,要么是名字不对,要么就不是张医生的原方。
我的父亲是个人民艺术家,年少时以画画和乞讨为职业。现在我回到河北老家,一些村子的旧墙上还有他三十年前画的牡丹,旁边是熟悉的笔迹,【国色天香】四个字。其实,在我小时候村子里没有人种牡丹,但是到处都是它的画。貌似所有人都相信,家里有朵牡丹花,就一定能大富大贵。
牡丹还被比喻成美丽的女孩子。清朝刘鹗的《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里有【任三爷昨日亲口对我说:我真爱你,爱极了,倘若能成就咱俩人好事,我就破了家,我也情愿;我就送了命,我也愿意。古人说得好: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只是不知你心里有我没有?】后面这句话,后来成了我们骗女孩子的利器。
---------------------------
【花手】是勤劳和美丽,
是早上第一缕从花园照向你的阳光。
把花手当作礼物
分享给你爱植物,又善良的朋友。
微信平台账号【花手】
或搜号码【huashou1986】
【绣球落】
绣球,是《花月令》三月里最后一种花,这一句叫【绣球落】。同时,绣球是一位花手er,茉莉,非常喜欢的花。本篇,是我在她写的一篇文章的基础上改的。
第一次对紫阳花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东京。从国立美术馆出来,我在附近的小街小巷里漫无目的地走,在精致的日式小宅院前面,看到了许多绣球花,和日式小院的风格一样,很紧凑,很节约空间地一簇簇开着。
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在日本叫紫阳花(あじさい),绣球科绣球属,落叶灌木。叶子膜质,椭圆形渐尖,有锯齿。macrophylla在拉丁语里指的是大或者长的叶子,因为绣球对生的叶子可以达到15cm长。
绣球的花为伞房花序,特点是花轴不分枝、较长,其上着生的小花,花柄不等长,下部的花花柄长,上部的花花柄短,最终各花基本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开花顺序由外向内。小花基本为无性花,我们看到的花瓣,其实只是【萼片】而已,常见的雌雄蕊已经退化。
绣球花是一种很女人的花。
其一,它的花瓣受土壤酸碱性的影响,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酸性土壤中呈蓝色,碱性土壤中呈红色。更夸张的是,在一个多月的花期中,它的花瓣会呈不同的颜色。善变,是女人的特点,对不对?
其二,不管怎么变,它始终是淡淡的,饱和度偏低的颜色,看上去柔柔弱弱。这像日本女人给我的感觉,偏好饱和度低的服饰色彩,温柔和顺。
其三,紫阳花通身有毒,但是可入药,治疟疾,清肺热。女人是祸水,是毒药,可你还是欲罢不能,对不对?
我非常喜欢的童话家,安房直子,很喜欢绣球花的蓝。在《我所迷恋的颜色》中,她说:
【但只要是一去花店,蓝色的绣球花、桔梗和龙胆便会在花丛中夺走我的目光;只要是一去服装店,我立刻就会在那么多色彩绚丽的衣服里,选择平凡的深蓝色的连衣裙。】
正是处于对这种蓝色的喜爱,她写了《狐狸的窗户》这篇童话。还记不记得:
某片高原上,一个连吹拂的风都被染成了蓝色的地方,那里有无边无际的蓝色的天空、蓝色的花田。一只小小的白狐狸,和一个拿着长枪的年轻人,走近了。
绣球,除了我们说的绣球,还有一种忍冬科、荚蒾属的木绣球(Viburnum macrocephalum),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是《广群芳谱》提到的雪球绣球(snowball)。本种的变种之一,称为【琼花】,是扬州的市花,是《花镜》里说的八仙花。
宋 张问 在《琼花赋》中描述它:
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尘凡,
惟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
至于【绣球落】,也许实际上指的就是字面的意思,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薛平贵和王宝钏的爱情故事。绣球落,被薛平贵接到,然后王宝钏等了十八年。
我真的真的真的不喜欢这种故事。
-------------------
【海棠睡】
提起海棠,朋友们纷纷说知晓一些,待我细细问来,却发现大家说的都不一样。明‧王象晋《群芳谱》中提到【海棠四品】,即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就从这里说起吧。
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小枝圆柱形直立,幼时红褐色,老时暗褐色。农历三月是西府海棠盛花期,花瓣为白色到淡粉色,单瓣或重瓣,四到七朵一簇挂在枝顶,开花时粉嫩如云霞。西府海棠的果实能够食用,也就是北京蜜饯中的【海棠果】。据传,西府海棠在晋朝时生长在【西府】这个地方,也就是如今的宝鸡,也难怪西府海棠是宝鸡的市花。垂丝海棠(M. halliana)同为蔷薇科苹果属,因花柄细长下垂而得名。
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蔷薇科木瓜属,由于花柄甚短以至于贴近枝条得名。它比蔷薇科的海棠开花略晚,而且红的非常浓烈,所以【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说的便是它。海棠四品提到的最后一种海棠是木瓜海棠(C. cathayensis),同贴梗海棠属于蔷薇科木瓜属。不过它和各位lady用来丰胸的木瓜不一样,那个是番木瓜科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
除了《群芳谱》说的四种海棠,还有好多被我们成为海棠的植物。
有一种草本的秋海棠(Begonia grandis),和我们提到的蔷薇科海棠没有关系,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秋八月开花,因此又称【八月春】,花色粉红、黄或白。秋海棠比海棠易于种植,易根即活不需花钱买,光照很少也能活不需要大院子,是古时种不起海棠树的【贫贱人家】的【海棠】。
此外,大戟科的虎刺梅(Euphorbia milii)、卫矛科的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藤黄科的黄海棠(Hypericum ascyron)等也被冠以“海棠”之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海棠,我心中的海棠是秋海棠。因为蒋公说过的【中国的疆土不止是雄鸡形状,而像是一片海棠树叶。】
秋海棠地图是中国1947年以前出版的中国地图。秋海棠地图就主要是包括外蒙古在内,连江东六十四屯、乌梁海、江心坡、新疆最西边的一段全都算在内的中国地图。秋海棠地图以山东半岛和塔里木盆地中轴为中心线,左右对称,是一片美丽的秋海棠树叶。缺少了外蒙古,就成了雄鸡状。
花手还有两位创始人,茉莉和姜花,都是红楼迷。红楼里有【海棠诗社】,但是我真想不出红楼中的【白海棠】是什么东西。理论上,蔷薇科的海棠在春天就开完了,秋天只有秋海棠。但是根据lady潇湘妃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其中梨和梅都是蔷薇科植物。
最后,海棠【睡】是怎么来的呢?我猜,应该是和苏轼的《海棠》这一篇有关。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杨入大水为萍】
根据《辞源》,杨花就是柳絮。
隋代无名氏《送别》有【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古代有运河,运河两岸种植很多柳树,其中的【杨柳】【杨花】【柳条】明显都是柳树,而我觉得【杨花】可能是风吹柳絮,将【花】给【扬】了起来。但是这一点没有考证。
【杨入大水为萍】讲的大概是,柳絮飘入春天涨水的河湖中化为浮萍。虽然不知道这句话在说什么,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苏轼很喜欢这个典故,在两首词中提起过。《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有【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还有,在《再和曾仲锡荔支》中,苏轼写到【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后面备注了【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荔支至难长,二十四五年乃实。】
这当然不是真的。柳絮是柳树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而浮萍是浮萍科(Lemnaceae)植物的统称。【杨入大水为萍】的说法大概来自于,浮萍生长的季节和柳絮飘飞以及春天河湖涨水的季节相同吧。
最后大家欣赏一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棣萼韡韡dì è wěi wěi】出自《诗经·小雅·常棣》中的【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其中,【鄂】通【萼】,指花萼,【不】通【柎】,读fū,是指花的子房。郁李花的花萼和花胚紧紧在一起,开得很繁茂,比喻兄弟之间应有的血浓于水的亲密关系。
棣,称常棣,棠棣,学名是郁李(Prunus japonica),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小枝纤细,灰褐色,老枝有剥裂;叶卵形或宽卵形,边缘有锐重锯齿;花与叶同时开放,花梗长5-12毫米,萼筒状,花瓣粉色或近白色。
李商隐《寄罗劭兴》:【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读到这句的时候,我就【咦】了一下。郁李明明是粉或者白色的花,怎么会是黄色?
清代学着,国史馆纂修冯浩笺注:【《尔雅》分列唐棣、栘,棠棣、棣,而疏以《召南·唐棣之华》、《小雅·常棣之华》分属之。《本草》合引於郁李下。今且未细剖,而其花或白或赤,皆不言黄。故程氏谓今人园圃中有名棣棠者,花繁黄色,义山其指此耶?所揣颇似之矣。】
冯浩说了,义山,就是李商隐,错了。义山指的其实是另一种开黄花,同为蔷薇科的落叶灌木,叫棣棠(Kerria japonica)希望大家不要【棣棠】【棠棣】傻傻分不清楚。(在线新华字典等好多地方都搞错了,这帮没知识的人,捉急。)
《论语》中也提到了棠棣:【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大概意思是:棠棣花开的好漂亮啊,翩翩的摇摆。我怎么可能会不想你,只是离得太远罢了。孔子说:(姑娘你别上当)他没有真的想你,要是真的想了,才不会嫌远。
孔子高级黑,跪了。
---------------------
【木笔书空】,木笔学名叫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花单生于枝顶,钟状,花被9片,3片排成一轮,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花萼绿色披针形,春季先花后叶或花叶同放。【外料料似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花月令》二月中提到【玉兰解。】说的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紫玉兰更耐寒,但是没有香味,一般会晩白玉兰20多天开放。
紫玉兰花蕾极似毛笔头,因此被称为【木笔】。清《植物名实图考》提到:辛夷即木笔,玉兰即迎春。余关木笔、迎春自是两种:木笔色紫,迎春色白;木笔丛生,二月方开。迎春树高,立春已开。
至于为是什么是【木笔书空】,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启示:
春和景明,芳草花影,木兰成笔,书画空穹。西湖边,流水泛酒,翠草成裀,花落为褥,独醉春风。少年白鬓,人老无情,待看木笔书空,旧日芳景。镜里孤鸾,箧中团扇,只是杯空少。故人倦旅时,终须再见,且乘风、高咏木兰花。
紫玉兰同属的一种木兰叫康定木兰(Magnolia dawsoniana Rehd. et Wils.),分布在四川地区,属于濒危植物。2011年我们关注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康定木兰综合保护行动,康定木兰的数量有了很大提升。希望它们也能安全的度过这次劫难。
相关知识
风花雪月|十二月令花,十二月花神,全介绍!!
《花月令》译文——学生帮看过来
十二月令花与花神
《花月令》、《瓶史月表》注评
看古人把日子过成花(上)----十二花月令
12月月令花与花神
中国花文化 十二花月令
典故传说 十二月令花与花神
基于花月令理念植物专类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十二月令花与花神是什么?
网址: 《花月令》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28218.html
上一篇: 郁李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郁李仁 |
下一篇: 郁李仁的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