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让和睦和美的中华家庭 传统美德之花盛放

让和睦和美的中华家庭 传统美德之花盛放

台传媒记者彭 洁/文 杨 辉/摄

11月2日下午,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家庭文明建设”分论坛在天台举行。

论坛着重聚焦和合文化在应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课题、新挑战中的运用,为共建“和合家庭 幸福人生”家庭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启迪和实践启示,是一场思想碰撞、实践分享、精神激荡的文化交流。

台州市妇联与澳门妇女联合总会、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妇女委员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多方面,共同谱写友好合作的新篇章。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妇女委员会还向台州市妇联公益捐赠5万元,用于帮扶台州地区留守和困境儿童。

论坛现场,4位学养精深、影响广泛的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阐述了和合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的关系,也为应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新挑战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场氛围热烈。

于建福,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现场分享了《尚中贵和 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尚中贵和,是传统家庭美德之本。而包括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即五种人际关系的教育,是家齐家和家文明之先声。

于建福认为,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妻贤夫安、相夫教子,知书达理、诗礼传家,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积善余庆、亲仁善邻,知恩报本、慎终追远,正心修身、家国天下,是需要挖掘阐发活化的中华传统家庭美德。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委会副会长沈奕斐将“和合文化”应用于家庭教育实践,带来题为《和谐家庭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的演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主要提供情感支持和人格培养、个性化教育、爱育机制……亲子关系与亲子教育是统一的,父母的角色应该从权威者变为支持者……爱需要学习,幸福需要练习。”既有独到思考又生动有趣的发言,让人深受启迪。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郝海波从进一步认识和合文化对婚姻家庭的塑造功能、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推进和合文化与新时代婚育观的相契共融三个方面分析,带来了《弘扬和合文化,培育新时代婚育观》的发言。

如何将和合文化融入新型婚育观培植,郝海波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对策与建议。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是保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在思想认识层面崇敬中华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政策制度层面,注重因俗制礼和以礼化俗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在实践执行层面,坚持刚柔并济,突出正向教化。

最后,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喻丰带来了《以积极之心构建和合之家》的精彩发言。

积极心理学,也被认为是“幸福的学问”,是引导人们寻找幸福、保持正能量的心理学。喻丰提出积极心理学的“十八般武器”,从丰富、韧性、乐观、支持、成长、自主六个方面细分为亲近自然、体育锻炼、品味生活;延迟满足、最简一事、安于不安;因人随事、及时阻断、远景思考;友伴协助、感恩宽恕、去掉计划;日行一善、自我辩论、表达写作;主动选择、拒绝比较、福流体验。

相关知识

走进“中华母亲花”,致敬最美的妈妈!
多彩活动弘扬传统美德,新时代文明实践“花式”庆祝母亲节
让文化创新之花“经久盛放”
论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
三山经济开发区龙湖街道:开展“多彩七夕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主题活动
让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绽放德育之花
东平街道:让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之花绽放
亲情之花(康乃馨——诠释亲情之美的花朵)
内蒙古扎鲁特旗:蒙汉家庭用爱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6篇)

网址: 让和睦和美的中华家庭 传统美德之花盛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93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家庭和谐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重要条
下一篇: 家庭和睦议论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