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广东林业
春节年年过,年花年年有。1978年-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广东年花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这40年间,广东年花发生了些许转变。从以前的大、贵、种类少,到现在小、价格亲民、诸多种类;花从单一、外来品种,发展到现在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品种也向新、特、奇转变;从最初的只有部分人买得起,到如今已经走入千家万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牡丹、海棠也曾流行一时,但,广东人对年桔始终情有独钟。
那是因为,广东人采购年花,是讲究寓意的。
年桔讨的是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蝴蝶兰则是寓意来年生活幸福美满,简简单单一句大吉大利,便能概括广东人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60年代的新春,也曾流行过采购茶花,近年来代表富贵的牡丹,也曾受到人们的追捧,但他们仅流行一时,无法占据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东花卉市场也进行了革新。
深受群众喜爱的蝴蝶兰刚到中国时,一盆大概要900元。那时候的年花,更多的还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平常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而现在,广东本土种植的花卉品种日益增多,产量加大、价格下降……年花消费逐渐进入常态。各式年花争奇斗艳,走进千家万户。
1978年-1990年:恢复发展阶段
种植面积从1.95万亩增至1998年的3万亩。
1991年-2010年:调整、优化、提高稳健发展阶段
广东省花协根据全国花协“九五”计划这个精神对结构不合理及市场需求做出了相对应的改变。
改粗放生产与设施栽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及企业效益。
改区域化栽培,珠江三角洲生产盆栽叶阴生植物、盆栽鲜花及观赏苗木,粤西地区生产热带棕榈科植物及观赏苗木,粤北地区生产国兰、乡土树种观赏苗木。粤东地区生产国兰及观赏苗木。全省花卉生产得以稳健发展。
2012年起至今:转型创新阶段
根据广州市调整,花卉销售总量中,集团消费占50%,居民日常用量占20%,环境绿化占30%。
细数广东花市的历史,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广州越秀西湖花市有百年花市称号。新春佳节就要“行花街(花市)”已经成为广东人的新年习俗。
年花承载着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和文化底蕴,花市的文化浪潮已不再局限于广州本土,花市文化开始逐渐传播到内地,如:武汉迎春花市、北京迎春花市。这已不仅仅是一种商品的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大秀。——原广东省花卉协会会长罗泽君
一种文化的传承,逛花街,逛的不是花,看的也不是花,而是在享受一种过程,一种文化的体验。——南海花卉博览园董事长王建新
在繁浩的中华古史典籍,雅称牡丹城的洛阳和春城的昆明均以花事兴盛着称于世。但广州作为美丽的南方城市,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异邦的奇花异草最早移入广州,使得这里草香花韵故事,百代罕有匹敌。
“行花街”作为全独一无二的传统民俗,自古名扬四海,饮誉五洲。如果你是喜欢南风光的游客,不妨借着除夕之日,去逛一逛,那芬芳四溢的花市。
相关知识
40年,看广东年花的前世今生
梅花的前世今生
西方花艺的“前世今生”
插花花艺培训—花的前世今生
【植物科普“微课堂”】花亘四时,月季的“前世今生”
植物作为文学意象的前世今生
“月季|前世今生”
纪录片《云上花开》第三集今晚播出 探寻滇牡丹 茶香月季的前世今生
横州茉莉花→茶叶→奶茶!《周周有料到》探秘茉莉花茶的“前世今生”
月季博物馆:探寻月季的前世今生
网址: 40年,看广东年花的前世今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3949.html
上一篇: 中式花瓶的古典美 |
下一篇: 【精品赏析】定窑刻花花卉纹葫芦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