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尽管许多老师都进行过教学改革,但是他们的改革重心都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而对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却不高。有些老师习惯性地把课本上的内容向学生灌输,让他们把笔记背下来。这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阻碍他们的思考。因此,教师应适时进行调整,充分发掘和创新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资源;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的阶段,初中生物教学除了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外,还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总之,在目前的教育领域,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潜力的课程资源,是教育界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以中学生物为中心,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使其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课程资源主要可以被规划成两大类,一为物质资源,二为无形资源。物质资源指的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客观存在的工具,例如教材教具、实验设备、实验仪器;而无形资源指学生自身所积累的学习经验、教师及家长对于学生学习所提供的支持辅助。在多种不同的课程资源中,教材资源可以算得上是所有资源的基础,也是师生所能够接触到的最频繁的资源类型。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当教师在挖掘并利用课程资源时,便可以教材资源为基础,既能够降低整体工作的难度与压力,也可充分发挥教材的真实教育价值,实现双赢的效果。
在挖掘教材资源时,教师可围绕教材内容的主题划分不同的资源类型。例如观察思考、资料分析。在讲解本部分知识时,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自身的引导功能。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侧重发展学生的观察意识与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资料分析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知识掌握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阶段,教师可利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基础学习、合作讨论两种。初中生通过合作,可有效开拓自己的思维,将其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相互整合,从而生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初中阶段,实验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教材大纲分析来看,初中生能接触到的实验主要有探究实验、模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加深知识理解,也可锻炼其自身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与操作能力,辅助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充分利用教师资源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是学生的主要引导者,也是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利用者,对于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前进发展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自身也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也要充分开发并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辅助。
首先,教师要转化教学思想,不要一味地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单方面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而是要多多给予学生自主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开拓,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意识与核心素养。其次,教师要提高个人的实验能力与教育能力。初中生物教学中包含大量且丰富的实验类型。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种子的萌发、细菌真菌的分布。在开展类似主题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片面地照本宣科,只采取口头描述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知识,而是要切实真正地带领学生开展实验,在亲自体验、亲自观察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记忆与学习感受,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以种子的萌发这一实验为例。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由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能够推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生活经验,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猜想。之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教育辅助,帮助学生制订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例如若干植物种子、玻璃瓶、卫生纸、胶水以及标签纸。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来回游走于学生小组内,对存在操作不当的小组,提供合理建议,规正学生的实验方向,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结论。
三、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现阶段,开发校本素材,贯彻因地制宜的教学原则,也在我国新课程教学理念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要关注的本土资源。开发本土资源不仅可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也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爱国情操,有助于学生能力素养与认识的综合发展,促使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完善。第一,实物模型。一般来说,学校方面要为学生采购基础生物模型,例如化石、人体模型、心脏模型、人体不同结构的模型等,将课本中的知识以真实具象的物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第二,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特定的生物环境与丰富多彩的自然风景。讲解类似的生物学知识时,例如植物的生殖与发育、健康的生活、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师便可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自然中,以真实的体验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内涵,加强学生认知。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总结,撰写报告以及心得体会,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四、积极开发家庭课程资源,使生物与生活建立关联
如上文中所介绍的那样, 所谓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课程编制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等。根据侧重点和范围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 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以及信息化资源三个不同的类别。除此之外,家庭式课程资源也同样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重要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生的生长环境和家长的支持。
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是通过课内的学习来掌握知识、提高生物素养,而很少在课外进行学习和复习,也很少在家庭中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其实,家庭中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教师应该对其加以挖掘,引导学生通过家庭活动来建立生物与生活的关联,体会到“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资源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本土资源、音像资源以及媒体资源,其具有极高的丰富性、广泛性,能够辅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利用课程资源时,教师要转变自己的错误教学思想,不要继续坚持应试教育理念,单纯带领学生学习与考试相关的信息。如此一来,即便其能够挖掘出多样的教学资源,也无法真正地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世界,无法发挥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史进.初中生物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5):121-123.
[2]朱尕五.初中生物课堂应用互动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12):73-74.
相关知识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生物科技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
初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研究
幼儿园课程中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启示基于T园的研究.docx
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ocx
教师工作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ocx
“双减”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docx
农业专业:《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专题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
网址: 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56181.html
上一篇: 高中生物新教材文本资源开发策略探 |
下一篇: 2.《花的学校》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