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土耕作(又称“水土保持耕作法”)是陕西农业遗产的重要部分,远在4000多年前陕西黄土高塬上就开始采用甽田法,商代伊尹创造了区田法,汉代又产生了代田法等,直到新中国建立后,陕西各地仍然继续采取这种耕作法,特别是陕北地区,一直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增产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包括等高耕种、等高带状间作,沟垄种植〔古名甽田,含水平沟种植(又名套犁沟播)、垄作区田(含平播培垄、中耕换垄)、蓄水聚肥耕作等〕、坑田(古名区田,又掏钵种)、半旱式耕作(适用于稻田)、水平犁沟(适用于夏休地和牧坡)等;第二类,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包括划田带状轮作,覆盖耕作〔含留茬(或残茬)覆盖、楷秆覆盖、地膜覆盖等〕、少耕和免耕法等。
一、古代几种保土耕作法
1.代田法。据《汉书·食货志》(以下简称《志》)记载,武帝末年赵过在总结畎田法的基础上,将一亩田划成三畎三垄,在垄播种,畎和垄的位置逐年轮换,有利保持地力,拦蓄雨水。代田种植方法比较科学,根据《志》的记述:禾苗生叶以后,经过锄草,附带使垄梁上的土壅培在禾苗的根中,经多次锄草培土,垄梁尽平,苗根自深,能耐风吹和干旱,禾苗得以旺盛生长发育。
代田比一般田既省工又增产。一种耕作方式的采用,往往伴随着耕作工具和劳动组织的改进。赵过“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晦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晦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赵过推广代田的工作方法是“三先三后”,即先领导后群众,先官田后民田,先示范后推广,可谓农业推广方法的先导。他首先让人教太常(官职,管理皇室陵墓)和京都附近的农民学种代田,并让执掌农业粮食生产的官吏“大农”设置工巧奴和从事,作好耕田的器械;又让郡守派县令、长者、三老等以及民间善于种田的父老接受这些耕田的器械,学习耕田、播种和管理代田的方法。赵过并试着让看守离宫的兵卒在离宫墙内的空地上种植代田,结果获得增产,就进一步命令其中的能手,用代田法种三辅(今关中地区)的公田。他又把这种方法教给了沿边几郡如张掖(当时居延城)的屯垦军。从此以后,三辅和沿边城塞的农民都认为代田法很便利,用劳少,得谷多,喜用此法种田。
2.垄畦作务是几千年前已经广泛采用的耕作法。《吕氏春秋·任地》说:“上田弃亩。下田弃甽”高田旱地把作物种在畦沟里,低田湿地把作物种在畦垄上。这是两千多年前利用水土、趋利避害的耕作法的记载。距今1400多年前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多处强调垄作法。在《种觳》篇中称“薄地,筑垄蹑之”,“苗出垄,则深锄”,“苗即出垄,每一经雨,白背时,辄以铁齿镛楱,纵横耙而劳之”。说明,贾是提倡用垄作法种谷的。在《胡麻》篇中称“垄种若荒,得用锋沟”。“垄种”是“漫种”相对应的耕作法。贾认为胡麻应当垄作。在《种苜蓿》篇中称“旱种者,重耧构地,使垄深阔”。在《种榆、白杨》篇中称“种白杨法:以犁作垄,一垄之中以犁逆顺各一到,中宽狭,正似作葱垄”,贾主张许多种竹、木的方法应采用垄作和区种法。
垄畦开始的年代相当久远。《汉书·食货志》载:“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日甽,长终晦。一晦三甽。”可见早在4000千年前就已有垄作了。
3.区田法。区田法是西汉成帝时仪郎汜胜之在他的《汜胜之书》(以下简称《汜胜》中记述的,距今已2000多年。区田法的施行比著书年代当要久远,据《汜胜》称“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汤是商代首帝,伊尹是汤的宰相,距今约3500年左右。
区田宜于建在有水土流失的可耕地上。《汜书》说:“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坂,及丘城上,皆可作区田。”这些地方正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方,说明当时就认识到了区田是一项保持水土的耕作方法。
当时的区田布设是相当科学的。根据保水保土的要求,其布设有两种形式,一是适用于平地的带状区种法:《汜书》说,“以亩为率,令一亩之地,长十八丈,广四丈八尺。当横分十八丈作十五町;町间,分为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广一尺五寸;町皆广一丈五尺,长四丈八尺(见图4—1—1),尺直横凿町作沟(见图4—1—2),沟广一尺,深亦一尺,积壤于沟间,相去亦一尺,悉以一尺地积壤,不相受,令弘作二尺地以积壤”(见图4—1—3)。二是适用于坡地的小方形区种法,即根据土壤肥力和劳动能力,挖筑区坑。《汜书》说:“上农夫,区方深各六寸,间相去九寸。一亩三千七百区。一日作千区。”“中农夫,区方七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亩千二十区。一日作三百区。”“下农夫,区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三尺。一亩五百六十七区。一日作二百区”。这种区田的布设方式,既能保土蓄水,又能充分利用水、土、光、气、热等自然条件。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汜书》对区田播种和管理技术的记述颇有科学性。在播种之前,“区……美粪一升,合土和之”,“复加之骨汁粪拌种”,“若无骨,煮缲汁蛆和溲”。区田播种方法是:“种禾黍于沟间,夹沟为两行。去沟两边各二寸半。中央,相去五寸;旁行相去亦五寸。……种禾黍,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过一寸,亦不可令减一寸。”“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五十二株,麦上土,令厚二寸”。对区种大豆、荏、胡麻等都有株行距的规定。在作物生长期间,要求作好中耕除草,这些作法是很符合合理密植、精耕细作的要求,所以它比一般田谷产量能够成倍增长。
┏━━━━━┳━━━━━┳━━━━━━━━━━━━━┳━━━━━━━━━━━━━┳━━━━━━━━━━━┓ ┃ ┃ ┃ 平 种 ┃ 水平沟种植 ┃ 增 产 ┃ ┃ ┃ ┣━━━━━━┳━━━━━━╋━━━━━━┳━━━━━━╋━━━━━━┳━━━━┫ ┃ 年份 ┃ 作物 ┃ ┃ ┃ ┃ ┃ ┃ ┃ ┃ ┃ ┃面积(亩) ┃亩产(斤) ┃面积(亩) ┃亩产(斤) ┃增产斤/亩 ┃ % ┃ ┣━━━━━╋━━━━━╋━━━━━━╋━━━━━━╋━━━━━━╋━━━━━━╋━━━━━━╋━━━━┫ ┃ 1972 ┃ 谷子 ┃ 67 ┃ 115 ┃ 30 ┃ 275 ┃ 160 ┃ 140 ┃ ┣━━━━━╋━━━━━╋━━━━━━╋━━━━━━╋━━━━━━╋━━━━━━╋━━━━━━╋━━━━┫ ┃ 1974 ┃ 洋芋 ┃ 20 ┃ 1150 ┃ 20 ┃ 1675 ┃ 610 ┃ 53 ┃ ┣━━━━━╋━━━━━╋━━━━━━╋━━━━━━╋━━━━━━╋━━━━━━╋━━━━━━╋━━━━┫ ┃ 1976 ┃ 谷子 ┃ 210 ┃ 115 ┃ 90 ┃ 275 ┃ 160 ┃ 140 ┃ ┣━━━━━╋━━━━━╋━━━━━━╋━━━━━━╋━━━━━━╋━━━━━━╋━━━━━━╋━━━━┫ ┃ 1977 ┃ 洋芋 ┃ 100 ┃ 400 ┃ 20 ┃ 2000 ┃ 1600 ┃ 400 ┃ ┣━━━━━╋━━━━━╋━━━━━━╋━━━━━━╋━━━━━━╋━━━━━━╋━━━━━━╋━━━━┫ ┃ 1978 ┃ 谷子 ┃ 440 ┃ 101 ┃ 990 ┃ 213.2 ┃ 112.2 ┃ 111 ┃ ┣━━━━━╋━━━━━╋━━━━━━╋━━━━━━╋━━━━━━╋━━━━━━╋━━━━━━╋━━━━┫ ┃ 1979 ┃ 洋芋 ┃ 40 ┃ 51.6 ┃ 40 ┃ 166 ┃ 114.4 ┃ 222 ┃ ┗━━━━━┻━━━━━┻━━━━━━┻━━━━━━┻━━━━━━┻━━━━━━┻━━━━━━┻━━━━┛
2.垄沟种植法:适宜于川、塬、台、沟坝地和较为平缓的坡地上推广。基本原理与山地水平沟相似,由于沟深垄宽,多在春播作物上推广应用,一般是在秋耕保墒的基础上,翌年春季播种适期,用拖拉机或畜力深耕起垄,开沟深达25~30厘米,畜力开沟20厘米左右,集中施肥(农家肥和化肥)于沟中,再顺沟浅犁一次,随后播种,深种(种在20厘米深处)浅覆土(盖土5~7厘米),采取顺沟镇压,注意保留沟垄。相关知识
百喜草培肥保土生态效能研究
第六章 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园艺植物种植园的土壤管理 营养和施肥 灌排水 节水栽培的技术.ppt
生态沙地修复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耕作学复习重点
关于陕西土壤改良的过程你知道吗?
第二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ppt
cult=耕作
第三章土壤孔性与结构性.ppt
柑橘土壤耕作七要素,值得一看
第二节
网址: 第二节 保土耕作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162902.html
上一篇: 椒花水库最新动态及相关论述综述 |
下一篇: 泡沫箱种花教程?(已有5条解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