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仙属石蒜科(Amaryllidaceae)水仙属(Narcissus)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中多花水仙是福建特产,主栽品种为花冠白色副冠橙黄色的中国水仙(N.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此外零星种植的还有白色花、黄色花以及花冠白色副冠淡黄色等几种不同花色的品种类型。为了解它们的亲缘关系和起源,前人曾对这些品种类型进行了形态学和核型分析,本实验选用7个品种类型的多花水仙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同工酶和RAPD分析,从分子水平推断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三倍体水仙基因组的来源;建立了水仙单染色体显微分离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品种特有的中着丝粒染色体的体外扩增和文库构建。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通过对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得出供试7个水仙品种聚成三类的聚类图。其中Ⅲ-1(两色花,2n=30)和Ⅲ-2(两色花,2n=30)归为一类;Ⅱ-1(黄花,2n=20)和Ⅱ-2(黄花,2n=30)归为一类;Ⅰ-1(白花,2n=22)、Ⅰ-2(白花,2n=22)和Ⅲ-3(两色花,2n=32)归为一类。以同工酶作为水仙品种类型分析的依据比形态学分析当更为可靠。 2 RAPD分析 RAPD分析结果表明7个水仙品种可分为四组,Ⅰ-1和Ⅰ-2归为一组;Ⅱ-1和Ⅱ-2归为一组;Ⅲ-1和Ⅲ-2归为一组;Ⅲ-3单独为一组。它应比形态学、同工酶分析更为客观地反映水仙品种类型间的亲缘关系。 3 原位杂交分析 1) 用45S rDNA和5S rDNA为探针,分别与Ⅰ-1、Ⅱ-1和Ⅲ-3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杂交,根据其结果对这三个水仙品种类型间的关系进行了推断。 2) 分别以Ⅱ-1和Ⅰ-1的基因组DNA为探针,与Ⅲ-3的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证明Ⅲ-3包含了一套x=10和两套x=11的染色体组。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Ⅲ-3是起源于x=10和x=11杂交的同源异源三倍体。 3) 以Ⅱ-2的基因组DNA为探针,与水仙Ⅲ-3进行原位杂交,和Ⅱ—1与Ⅲ-3的原位杂交一样,在32个染色体中也出现10个染色体有杂交信号,为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水仙11一2是n一l的同源三倍体提供了佐证。 4,水仙单染色体微分离与微克隆 l)水仙I一1的根尖为材料,制备出用于微分离的染色体标本,利用显微操 作系统,采用粘取法成功分离出I一1中一个特殊的中着丝粒的染色体。 2)利用LA一PCR方法成功地对该单染色体进行了体外扩增,获得了片段 大小为500一2500bp的水仙中着丝粒染色体DNA库。 3)用pGEM一T Easy Vector克隆PCR产物,构建了单染色体的DNA质粒 文库。随机分析部分重组子,发现文库的插入片段大小为600一2500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1 宋志文,曹军,杨光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J];植物研究;2001年01期 2 陈万秋,叶新太,李思光,薛喜文猕猴桃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1年03期 3 丁志勇,许崇任,王戎疆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中几种同工酶的比较——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生理指标初探[J];生态学报;2001年02期 4 吴丽圆,陈少瑜,项伟云南红豆杉天然群体内同工酶遗传变异的研究[J];遗传;2001年03期 5 苏冬梅,陈书君,毕方铖酸枣及17个枣品种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1年03期 6 王毓美,李武兴,陈曦,贾敬芬几丁质酶基因转化亚麻、红豆草、骆驼刺的同工酶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1期 7 魏亦勤,张改生,李树华,李国庆,刘旺清,李红霞,张双喜,龚月娟,裘敏,王平Ven、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春性 F_1 杂种的优势表现及与叶绿素含量和同工酶谱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6期 8 赵俊杰,姬生栋,王莹离子注入等方法处理小麦种子后幼叶同工酶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周敏,庄东红,郑奕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技术在花生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花生学报;2001年03期 10 兰秀锦,魏育明,郑有良,刘登才,周永红中国半野生小麦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知识
多花水仙若干品种类型的亲缘关系与进化研究 I.POD同工酶分析
亚洲系百合九个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桃种质的亲缘演化关系研究
多花水仙繁殖新技术研究
花卉品种分类的研究概况
水仙的名称、品种
重要观赏兰科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8个多花水仙品种露地栽培的物候期及观赏性状比较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in Studies on Narcissus plants
花卉品种分类的研究概况.pptx
网址: 多花水仙若干品种类型亲缘关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0115.html
上一篇: 中国蒿属花粉过敏原分子生物学分析 |
下一篇: 分子育种技术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