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宿根花卉
第一节概述
一、宿根花卉的概念与范畴
宿根花卉(perennialplant)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
宿根花卉依耐寒力不同可分为耐寒性宿根花卉和不耐寒性宿根花卉。耐寒性宿根花卉一般原产温带,性耐寒或半耐寒,可以露地栽培,此类在冬季有完全休眠的习性,其地上部的茎叶秋冬全部枯死,地下部进入休眠,到春季气候转暖时,地下部着生的芽或根蘖再萌发生长、开花,如芍药、鸢尾等;不耐寒性宿根花卉大多原产温带的温暖地区及热带、亚热带,耐寒力弱,在冬季温度不过低时停止生长,叶片保持常绿,呈半休眠状态,如鹤望兰、花烛、君子兰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适于水生的种类如睡莲被列入水生花卉;叶的观赏价值较高,花不明显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则被列入观叶植物,如龟背竹、绿萝;香雪球、长春花、美女樱等虽为多年生,但多作一、二年生栽培,被列入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兰科、蕨类植物也另列为一类。·
二、宿根花卉的特点
、侧根和须根。主根、侧根可存活多年,由根颈部的芽每年萌发形成新的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芍药、飞燕草、火炬花、东方罂粟、玉簪等。也有不少种类地下部能存活多年,并继续横向延伸形成根状茎,根茎上着生须根和芽,每年由新芽形成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荷包牡丹、鸢尾、玉竹、费菜、肥皂草等。
、半耐寒宿根花卉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器官(芽或莲座枝)需要冬季低温解除休眠,在次年春季萌芽生长,通常由秋季的凉温与短日条件诱导休眠器官形成。春季开花的种类越冬后在长日条件下开花,如风铃草等;夏秋开花的种类需在短日条件下开花或短日条件可促进开花,如秋菊、长寿花、紫菀等。原产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宿根花卉,通常只要温度适宜即可周年开花,但夏季温度过高可导致半休眠,如鹤望兰等。
,即利用其特化的营养繁殖器官如萌蘖、匍匐茎、走茎、根茎、吸芽、叶生芽进行分株和扦插繁殖,有利于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维持商品苗的一致性与花的品质。此外多数宿根花卉还可用播种繁殖。
、花境、篱垣、地被应用的突出优点。作为切花生产,如花烛、鹤望兰等,一次种植可多年连续采花,大大减省育苗程序,延长产花年限。:
,植株在原地不断扩大占地面积,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要预计种植年限,并留出适宜空间。宿根花卉根系比一、二年生花卉强大,入土较深,定植前更应重视土壤改良及基肥施用,以便较长期地维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和保持足够养分。每年注意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尤其是地下害虫的防治。宿根花卉生长一定年限后会出现株丛过密、植株衰老、产量下降及品质低劣的现象,应及时复壮或更新。
第二节主要宿根花卉
一、菊花
[学名]DendranthemaXgrandi//oru~Tl(Chrysanthemummori/Olium)
[别名]黄花、节华、鞠等
[英名]floristschrysanthemus
[科属]菊科菊属
[产地与分布]原产我国,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栽培历史]早在3 000年前,《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句,用菊花指示月令。春秋战国时著名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晋代以后,菊花的栽培逐渐从食用、药用向园林观赏发展,如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明菊花已在田园栽培观赏。唐代菊花栽培已很普遍,采用嫁接法繁殖,并出现了紫、白花色。宋代是栽菊全盛时期,逐渐由露地栽培向整形盆栽过渡,已能栽培一株开上千朵花的大立菊和用小菊盘扎的扎景。有关菊花的专著也相继问世,如刘蒙泉、范成大等著的七部《菊谱》,记载了百余个菊花品种的形态和栽培方法,明清两代品种增加到400余个,专著达30余部,对品种的记载中逐渐形成了按花型分类的概念,明代王象晋著《群芳谱》记载了16个花型,330余个品种。菊花在公元709
—749年经朝鲜传人日本,明末开始,菊花传人欧洲。欧美国家大都喜爱花,朵整齐、丰满的类型,培育了许多可供周年生产的切花品种。我国民间偏爱千姿百态的盆栽秋菊以及裱扎成多种造型的艺菊。近年来,菊花栽培与育种有了新的进展,从多方面展开了品种选育工作,包括不同季节开花的切花新品种、露地栽培的大菊和小菊以及抗性强的地被菊。
[形态特征]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30—150cm,茎基部半木质化,茎青绿色至紫褐色,被柔毛。叶互生,有柄,叶形大,卵形至广披针形i具较大锯齿或缺刻,托叶有或无。头状花序单生或数朵聚生枝顶,由舌状花和筒状花组成。花序边缘为雌性舌状花,花
花卉栽培学电子书籍 (10)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花卉栽培学电子书籍 (11)
花卉栽培学电子书籍 (5)
花卉栽培学电子书籍 (9)
花卉栽培学电子书籍.doc
花卉栽培学
《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享~芳疗电子书籍大合集38本pdf
花卉学试卷
花卉栽培学精品教案.doc
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
网址: 花卉栽培学电子书籍 (10)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24153.html
上一篇: 花卉育苗技术手册 常美花编著 2 |
下一篇: 辣椒育苗的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