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姐爱吃瓜](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226/photos/middle/20241226064947_17kuo_3hgept4.jpg)
我们吃的米饭里有虫卵吗?米虫一开始就往米里钻,放大500倍就更恶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你为什么花更多的时间去看稻虫?尤其是我还比较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大概二十多年前,那时候大部分农民还在老家种地。四川的气候,一年只能种一季谷子,而且,主要产量集中在小水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那些不易长期被水淹的旱田,常被用来种油菜。等到油菜籽成熟了,可以榨一口,够一家人吃一年。多了就可以上街卖钱了。所以说到收谷子,大家最怕的就是下雨了。新芽发芽时,只能喂家里的鸡鸭,能储存的粮食就更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在农民工这个职业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家里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土地,所以当时特别有钱的家庭并不多。用粮食养牲畜,因为养牲畜换钱会比直接卖粮食更值钱,但是养牲畜需要更多的人力。
前几代人可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未雨绸缪”就像是一种自然的习惯。吃不完的东西总是喜欢存起来,吃的也是一样。所以,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些存粮,只是多少的不同而已。存放数年的陈粮,更容易长出稻蛀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以前大家的房子都不是很大,粮食的储存条件远不如今天。因此,如果时间过长,所有的谷物都储存在一个空间里,如果其他谷物长了虫子,就会蔓延到米饭上。再加上收起来的时候可能没有完全晒干,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家里的食物生了虫子。这个时候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再拿出来让虫子爬走,然后放一些有明显气味的东西来驱虫,比如辣椒、大蒜,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们的饭菜里有米虫卵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吃的米里面可能有米虫卵。有人用放大镜放大500倍看有米虫的米饭。虽然鸡蛋不像大人那么恶心,但是还是很影响食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人们之所以很少见到米虫,主要是因为他们吃的米都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没过多久就卖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人们通常没有大量囤积食物的习惯,一般都是吃完再买。因此,大米本身经过加工处理后,我们不会长期存放。就算米里面有虫卵,一般也来不及长出米虫吃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大家要防止米虫滋生有两点要点:
一是大米不要买太多放在家里。
其次,米饭要放在干燥的地方,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米虫,尤其是夏天气温达到30°左右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米虫长出来了就去晒干。事实上,它们只能长成大人,然后爬走。米饭里会有一些鸡蛋很难筛掉。这就需要将大米冷藏一段时间,因为低温可以杀死死去的稻虫,当温度低至5℃时,稻虫只需要21天就开始死亡。他们是怎么爬进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米包有两三层厚,为什么放久了还是会长虫?其实不管米虫是怎么长出来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们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这一点只要有基本的生物学常识的人都能理解。米虫不仅是可以在水稻中生长的蛾子,还可能生活在面粉和玉米等谷物中。如果你家里有木地板,你也可能会发现它们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人们一般都有专门的米袋、米缸或米桶来存放米。它们通常存放在封闭的仓库中。按理说是没有米虫爬进去的,但有时候还是会发现米虫。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在大米被放入储物器之前,米粒中就已经藏有虫卵,只是当时没有被发现,因为米虫会分泌一种特殊的产卵后的物质。白色的物质是用来封住开口的,一般人不会一一检查米粒,所以在合适的条件下才有机会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米虫本身来看,是完全变态昆虫。它一开始是卵,之后会经历幼虫、蛹和成虫三个阶段。不同的是,幼虫期储存在稻谷等里面,长大后会直接吃稻谷,其他谷物的过程也差不多。米虫繁殖速度很快,快到单次产卵500个左右,一年可繁殖八九代,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更容易受到米虫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米虫本身没有毒,但你吃的米里面很可能含有米虫卵,吃了大家没事,但是米虫的危害还是不小的。也就是说,食物会因为米虫分泌的物质而更容易变质。大米无论是被稻虫蛀食还是被其分泌物污染,都会造成粮食损失。因此,如果看到家里的米饭上长出稻蛀虫,要及时处理,以免破坏更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