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刻与花草为伴,每日与鲜花为伍,呼吸着花香,摆弄着花草,每天面对鲜花的花艺师,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鲜花不再是重大场合上仪式感的象征,市民日常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台州,大街小巷的鲜花店也是越来越多。
从造型组合到色彩搭配、构图比例,从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情绪,花艺师的巧手让花的美更为打动人。本期悦读城市,我们采访了花艺师苏群和米长城,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含苞待放的花朵、沁人的香气,花的美吸引了很多人。而有一个职业,能让花的魅力成倍增加,那就是花艺师。
苏群,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台州市花艺文化研究会会长。因为喜欢花,她20余载践行于花路。
见到她时,是在市民广场的台州花事工作室里,穿着一身宽松的棉麻料衣服,言谈中总是轻声细语、不紧不慢。
“和花艺结缘26年,花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苏群说。
1
因为喜欢,8年“流浪”在国内外学习花艺
每个姑娘都有一个花店梦,苏群也不例外。
“妈妈是个绣花师傅,可能受她影响,我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1994年,24岁的苏群凭着一腔热情,兼职开了一家花店。
那会儿,她啥都不懂,不知道去哪进货,就跑到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零售店购买。“看着这些漂亮的花,心情就会很好。”苏群说。
花店开业后,不少朋友前来捧场,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不会包装,不会插花,他们就说‘什么都不会开啥花店’。”受到打击后,苏群萌发了学习的念头。
第一次接触花艺,是在上海。在那,苏群听了来自日本知名插花老师和国内知名插花老师的课。直到现在,苏群还记得老师们对花的专注神情,这也深深打动了她。
为了深入了解插花艺术,1997年,苏群决定放弃工作、放弃花店,踏上了学习花艺之路。“家里一开始反对,可我坚持要走自己的道路,最终他们尊重我的选择。”
到台湾,到日本,美式、欧式、法式、德式……苏群徜徉在花艺知识的海洋里,学习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知识。
众所周知,日式插花起源于中国,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插花体系,称之为“花道”,苏群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日本。
学费不便宜,苏群就一边游学,一边兼职赚钱,比如接一些工作室花艺设计的活等;很多老师是外国人,如果没有翻译,她就靠简单的口语和比划,和老师沟通交流。
“流浪”8年,学习了那么多风格后,苏群才明白自己最想走的路:老师传授的是技巧,说不出背后的故事,她要去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插花艺术。
这一钻,就是十几年。
引领审美,她回到台州传授花艺
2
为何选择回到台州发展呢?
时光回到2005年,苏群回到台州时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花艺作品的款式却基本没变。对此,花店老板的回答是“客户喜欢这样的”。
为何要做客户花艺的跟随者,而不是花艺市场的引领者呢?苏群陷入了沉思,她觉得台州花艺行业的审美需要得到引领。
“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开始年老了。”苏群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选择回到台州,创办了花韵花艺学校,面向专业的花艺工作者、业余爱好者开放。她希望,这是一个插花艺术的学习、培训基地。
此前,苏群认为自己的性格安静、话少,而老师教学生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她不适合当一名老师。
“老师影响了我,她觉得我很适合花艺老师这个职业。”苏群口中的老师是台湾的陈香桦老师,在她心里,两人亦师亦友亦母女。
在一堂课上,陈香桦让学生上台演讲。“我第一个上台,名字、家乡,三句话就介绍完了。”苏群说,后面上台的学弟、学妹都滔滔不绝,激起了她的好胜心,她争取了第二次上台的机会,结果介绍的内容太多,超时了。
此后,苏群慢慢习惯了向更多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开始,学习花艺的人群偏年轻,且以女性居多,现在各个年龄层的学生都有。
办学的同时,苏群也举办各类公益插花活动,尤其在2017年入驻市民广场,成立台州花事文化活动平台以来,经常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花朝节、乞巧节、中秋节等一些花文化活动,向更多的人传播花文化。
2019年,她开始百场公益课程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台州市民了解插花艺术。
列入非遗,插花是生命的一部分
3
一花一叶,讲述的是生命的灵动;一剪一插,彰显的是匠心的魅力。
在苏群的眼里,花花草草有生命、有表情、有思想。在创作花艺作品的过程中,是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也是诠释花最美一面的过程。
传统插花主要是表达植物的自然美,创作者要了解这些素材的特性,才能源于自然、取于自然、再现自然。
“插花比漂亮的造型更重要的是传递出情感,让花成为生活态度的承载。”苏群说,创作作品时,首先要静下心来,心静了,花之美就展现出来了。
如果说,一开始开花店是创业,后来是学习技能,那现在花已成为苏群生命的一部分。“与花为伍,这是我一辈子的选择。”在苏群的手里,花就如笔,绘心中天地。
2017年,第六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台州插花艺术榜上有名。不少人好奇,插花艺术为何能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群说,在很多人眼里,插花是近几十年开始流行的。其实,台州插花历史悠久,中国第一部关于插花的理论体系《花九锡》作者罗虬就是临海人。
同时,台州是和合文化圣地,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和谐是融合,而插花所遵循的自然法则是和合的最佳体现。
“台州插花艺术是国内花界第一个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内第一个将插花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区市。”苏群说,列入非遗后,她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目前,她正着手在布置台州插花艺术非遗陈列展示馆。未来,市民可以在那里看到台州的插花历史,可以去了解初学者的入门知识等,可以看到一些好的作品。
□施亚萍 实习生 李祎晗/文
受访者供图
相关知识
“花界”非遗
世界公园非遗艺术节暨2024世界非遗博览会发布、郁金香国际文化周成功启动
非遗
非遗「奇袭」品牌营销,越古老越新潮
南京绒花走进国际舞台 非遗文化融合当代生活
中国非遗手作之美绽放巴黎 “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盛大启幕
小小太阳花传承非遗文化
中国非遗之“花”绽放英伦
JOYYE卓艺染韵生花新品发布会,传递非遗文化生活美学
后申遗时代非遗的现状及保护.PDF
网址: “花界”非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3640.html
上一篇: 插花非遗技艺亮眼 杜鹃花传统插花 |
下一篇: 年花,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