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型课程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型课程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型课程

一、课程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了解绿色环保志愿服务的意义及绿色环保志愿服务的主要项目;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意识,用我们的行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美化我们的共同家园。

责任担当:在志愿服务中提升志愿服务意愿、掌握志愿服务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社会调查的体验;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辐射引领开展家庭式志愿服务。

问题解决:1、学会如何开展绿色环保志愿服务。2、学会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校园周边区域的环境情况、垃圾分类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方案。3、学会收集、记录、整理资料,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学会撰写社会调查类研究报告。4、改善校园、小区绿化环境。

创意物化: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形成的志愿服务日记和心得。

二、课时安排:

  6课时

三、课程准备:

活动方案设计表 调查登记表 服务评价表 照相机 录像机等

四、课程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课时)

(一)播放《学校后勤卫生工作人员的心声》视频让学生观看。

【设计这个环节是基于目前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希望能通过这个视频来激发学生保护校园、周边小区环境的情感和意愿】

(二)有奖竞答,判断对错:

垃圾分类知识知多少

1、被油污污染了的旧报纸是可回收物。

2、废荧光灯管是有害垃圾。

3、螃蟹壳、贝壳属于其他垃圾。

4、旧衣物属于其他垃圾。

5、家庭用的沐浴露和洗发水的塑料瓶是可回收物。

6、家庭盆栽废弃的树枝(叶)属于其他垃圾。

7、废手机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8. 废旧的收音机和手电筒属于有害垃圾。

9、报纸、纸皮属于可回收物。

10、家庭的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

11、牛奶盒以及饮料盒也叫利乐包,属于可回收物。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这个环节,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

(三)学生小组合作确立研究小组分工及具体研究方向:

    (1)确定服务地点:                                                    

    (2)确定服务时间:                                                       

(3)确定服务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选定研究方向,注意人员的分配要合理,主要基础以学生感兴趣为主。可设置预分小组方向如下:

学校环境组:对学校的环境卫生及绿化展开调研。

周边环境组:对学校周边社区的环境卫生及绿化展开调研。

资源情况组:对学校内水、电、纸张等资源浪费情况展开调研。

垃圾分类组:对学校、周边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展开调研。

【绿色环保志愿服务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打扫卫生、清理白色垃圾、清除牛皮癣、植树等。基于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化、项目化的要求,各小组选择不同的环保志愿服务研究方向,先进行研究,对周边环境进行研究之后,再根据研究结果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的效果。】

(四)对选出的题目和服务计划进行完善,各小组填写服务计划表:

绿色环保志愿服务计划表

服务主题:

班级: 

组员:

指导教师:

主要内容:

服务意义及价值

服务时间、地点:

服务准备:

服务注意事项:

服务步骤:

服务预期成果:

【通过这两个环节,各小组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题目,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指明方向,为设定可行性方案奠定基础。】

(五)分小组进行论证并充实计划表

每个服务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服务设计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建议。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评价他人的设计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各组完善自己的志愿服务计划。】

第二阶段:调查收集与分析整理(2课时)

     本阶段各小组分组去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

 教师指导:

(一)交代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注意自身的文明礼仪

1、各小组经允许方可进入小区开展志愿活动或者调查活动,做好出入登记。

2、在小区内不可大声喧哗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积极维护小区环境卫生及秩序。

3、进行采访调查时事先与被采访者做好沟通,讲明来意以免造成误解。

4、及时做好信息记录,资料整合,形成初步成果。

(二)对调查来的资料进行及时记录

填写记录表:

调查采访表

采访时间:


被采访人:


地点:


记录人:


具体内容:

采访手记:

 在小组的努力下将本小组调查的结果制作成ppt 、调查报告、或是视频

(三)本环节在初设计时对学生的预期成果较高,最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成果和教师的预期有差距。在这环节帮助学生按照小组制定的目的努力把自己调查的情况如实的展现出来。

1、学校环境组:对学校的环境卫生作出具体的优良中差的评价,对绿化面积给出了具体的覆盖率统计数据。

2、周边环境组:对学校周边小区的环境卫生作出具体的优良中差的评价,对绿化面积给出了具体的覆盖率统计数据。

3、资源情况组:对学校内水、电、纸张等资源浪费情况进行统计。

4、垃圾分类组:对学校、周边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作出具体的优良中差的评价。

【通过本课时,我们详细调查了校园及周边社区的环境情况、垃圾分类情况,学生们学会收集、记录、整理资料,培养了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对校园及周边社区的环境情况、垃圾分类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提升志愿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迫切改善现状的意愿。】

第三阶段:志愿服务阶段(2课时)

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提升服务能力。根据第二阶段调查得到的校园、社区的环境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学校环境组

该小组调查研究了学校的环境情况和绿化情况,可以开展以下志愿服务活动:

1、打扫校园卫生,清理校园垃圾

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在校园内进行卫生打扫,将主干道、绿化带中的垃圾清理干净。使校园保持整洁、优美。

2、校园绿化带责任认领

校园的绿化带由各个中队、支部责任认领,各中队、支部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维护责任区域内的绿化带。

    3、开展校园环境保护主题讲座

    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间,向全校师生进行校园环境保护的宣传,增加师生的环保意识,倡导全校师生自觉投身到“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

    4、组织学生们进行环保宣言

环保宣言

我们承诺,监督家人朋友行为;我们承诺,节约粮食爱惜物品;我们承诺,参与绿化爱护花草;我们承诺,减少污染保护生态;我们承诺,身边垃圾分类处理;我们承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我们承诺,保护动物拒绝皮草!

我们承诺,学习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意识、履行环保义务、参与环保行动,从自己做起。

我宣誓,我承诺,我践行!

【通过以上这些持续性志愿服务来树立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周边环境组

该小组调查研究了周边社区的环境情况和绿化情况,可以开展以下志愿服务活动:

1、打扫周边社区卫生,清理白色垃圾

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到周边社区进行卫生打扫,将社区道路、绿化带中的垃圾清理干净。还社区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

2、社区植树

与社区联系,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在社区制定区域进行植树活动,增加社区的绿化。

    3、开展社区微宣讲、发放宣传手册

    与社区联系,在社区内开展环保微讲座,给社区居民发放环保宣传手册,邀请社区居民签名,增加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这些持续性的志愿服务,还社区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倡导小区居民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三)资源情况组

该小组调查研究了校园内水、电、纸张等资源的浪费情况,可以开展以下志愿服务活动:

1、节约资源宣讲

利于周一升旗仪式的时间,向同学们宣传节能观念,唤醒大家的节能意识。

2、组织义工巡逻

组织学生义工在教学楼内各个楼层中“巡逻”,关掉无人教室里的电灯、关紧洗手池的水龙头,并对未及时关灯的班级登记并反馈给学校。

通过以上这些持续性志愿服务,引导全校师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为节约能源,创建绿色校园尽自己一份力

(四)垃圾分类组

该小组调查研究了校园、周边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可以开展以下志愿服务活动:

1、垃圾分类宣传

在学校、周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向全校师生和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和倡议。

2、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绘制、张贴

组织义工绘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经社区同意,张贴在相应垃圾桶边,引导居民投放垃圾时注意分类。

3、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在校园内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的活动,借此来推广、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4、垃圾分类督查

每天组织义工对各个班级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查,对于垃圾分类情况做得不好的班级及时提醒、教育。

【通过以上这些持续性志愿服务,在师生以及社区居民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

第四阶段:汇报评价阶段(1课时)

(一)教师组织学生将本小组的服务成果进行展示、汇报,可以用以下形式来展示:

志愿服务登记表:通过填写志愿服务登记表,对自己的志愿服进行一个自我总结。

照片:服务过程中,我们用镜头捕捉了许多生动的画面,将那一刻定格为永恒。照片一定能带给人们震撼和感动。

心得体会:我们把自己融入社会,在志愿服务中感受了自己的责任,我的心得体会非常深刻。

报告:我们将志愿服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我们通过分析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措施,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一个课题来申报。并及时将各小组汇总的调查结果及相应的措施反馈给学校以及所调查小区物管处能做出必要的改进来完善校园和小区环境。

黑板报、手抄报:出一期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黑板报、手抄报,宣传环保知识。

【通过此环节,总结课程中的收获与体会,进行反思与提高,并对服务成果进行积累,将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出去。通过成果的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到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变化,使他们有了自豪感、成就感,同时也引导同学们将志愿服务坚持下去,进行持续性服务。】

(二)发放评价表,对志愿服务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同学志愿服务评价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小组


自我评价

服务表现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能力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效果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对象评价

服务态度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能力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效果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团队互评

服务主动性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团队协作能力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效果影响力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老师评价

服务主动性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团队协作能力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服务效果

☆☆☆☆☆☆☆☆☆☆   根据表现程度涂黑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服务对象评价、团队互评、老师评价等。主要针对于服务过程中的表现、服务的效果、服务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不同的评价者,评价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为了引导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还会专门登记家庭式志愿服务次数和材料,进行专题表扬。

【志愿服务情况将作为评选优秀义工个人、优秀少先队员(团员)等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这一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过程性评价,将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毕业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打造家庭式志愿服务。因为家庭式投入志愿服务活动比个体化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更符合社会发展。只有以家庭为单位认可志愿服务活动,肯定成员间所有的努力,把志愿服务精神变成一种家风,才能真正的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多元化的发展。】

、课程成果:

学生的志愿服务日记和心得以及校园及周边社区的清洁环境、栽种的树等。

终审:长郡双语教科室(新闻审核)

相关知识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型课程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精选11篇)
【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超高人气是樱花色的,科普教育是硬核的……沪上公园如何实践新时代文明?|为志愿加油
各地各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参与者和推动者
采花、抄纸......学习中药文化,感受劳动乐趣
人间四月花盛开 志愿之花“别样红”—“美丽深圳”志愿者2023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志愿服务
园艺园林学院21级学硕班开展春季学期植物育种课程实践活动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山东花境设计服务课程
环境保护主题活动简报(精选20篇)

网址: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型课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4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
下一篇: 姚明叶莉清晨拍婚纱照 环保意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