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香道,人们应该对其非常熟悉,香道就是品鉴香的美感之道,与常说的茶道、花道、书道、琴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五道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的魂魄。
书道可以明志,花道可以养心,茶道可以静雅,琴道可以怡情,香道则可以静心养神。不论是哪种方式,关键在于养心,这才能称之为道。
中国人用香是很早的,香道在中国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先民就有了一种祭祀仪式,叫做:燔木升烟,告祭天地,以此来看,香是被当做祭祀用品,可见其地位很是高贵。
关于香的故事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上古时期的一位孝女使用熏香,因为她的父亲不喜欢喝汤药,于是想到将药进行熏烤,让药性散发在空气中,没想到父亲的病竟慢慢好起来,这大概就是香道的起源,香,最初也是药物。
先秦时期,香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会随身携带香囊香包,寓意是驱邪纳福,祈福消灾的。汉武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外国香料的大量涌入,香,很快就成为王公贵族、皇宫妃嫔的喜爱之物。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人喜欢将香囊夹在腋下以驱臭,还有人将香料涂在靴子之上,这些有香味的药物不是驱病就是驱臭,只是后来发展成了香料,香道主要是以静心为主,定则静,静则思,思则悟,悟则通,通过学习,形成一种仪式感,以此修身,以此生活。
香道能静以修身,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它与中国传统的东方哲学也很契合,清净、恬淡、内省、修行,香道文化传统又高雅,对香的品类的感触与鉴赏让人沉浸在香薰的世界当中,感悟生命,静心修思。
香道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味,在芬芳四溢的房间品茶读书乃人生美事,香道具有意境情调和神秘的光环,使用的人多了之后也遍成了文化,渐渐地将其品出道来。香的使用使人们四五成群聚集,形成了最初的仪式。
到了唐宋时期,经济逐渐繁荣社会逐渐稳定,国家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香料成为这一时期的流行之物,抚琴修禅、幽香缕缕。到了明清时期,香道发展大道了鼎盛时期,香的品类也是非常畅销,人们会选择精致的器具来承载它,明清时代的香具也是非常考究,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器物做工精湛、造型典雅,纹饰丰富、绚丽多姿。
到了近代,人们对香道更加重视,中国传统香道文化也重新走向繁荣,香道和佛教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我们常听到的坐禅还可以称为:坐香,意思是提醒人们时时刻刻要散发出芬芳,香能够勾动我们种种美好的感受和体验,能让我们的信仰得到洗涤,难得清静。
熏香也不在多,舒服就好,关键在于自己是否静思,能否在烟雾飘渺中悟道修禅,凝神静气观察屡屡青烟,用心屏息香气,馥郁、清新、雅致……香的如梦如幻,虚无间世界万物都皆成泡影。
闻香方能入道,闻香方能悟道。曾有香道四句偈曰:“鼻观妙悟,心静神闲。炉烟匪是,香光庄严。”焚香虽然只是鼻观之事,然而通神明和五脏,最能静人心神,最好的香气乃是我们每个人的修养品德,也就是《尚书》里说的“明德唯馨”。香,就是我们的福德,只有身心清静了,才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炉妙香,而非仅仅辨炉器、别香材。
如今,人心粗劣,环境污秽,能够静下心来焚一炉香,饮一瓯茶,则善莫大焉。正如俗谚所谓的:“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我们的生活真的富裕了,文化真的归复了,身心自然就会清净,可以修习这般雅事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新书首发式在菏泽举办
“氤氲”的用法(杜老师语文信箱)
35《香道和花艺文化赏析》课程教学大纲.pdf
6月茶道花道香道课程回顾
翰方香道公开课《芳香疗法在防治疾病和养生中的应用》(主讲:王世红)
中国人的香道,为什么成了日本的荣耀?
中国金匠榜-牡丹香金匠李文双
《玫瑰香片》原创香方 花香片制作 入门 中国香事文化 香道
“氤氲五月,香气舒心 | 香氛冥想解压放松心理活动
成都园林:千年城市文化的镜像
网址: 香道文化,氤氲千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75007.html
上一篇: 观行文化谈|日本香道 |
下一篇: 三七的植物形态和生长特性 |